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632|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试着熏习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1-4-28 09:3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在一个群里老师讲作文,因为时间忙,零零星星地看了一些。
  模仿着老师的熏习思路,试着给洋洋熏一下,似乎兴趣很大。
  前几天音乐课学了“猫虎歌”。孩子问猫教了老虎什么?于是翻出水浒传关于武松打虎那一段,慢慢研究。虽然看过几十遍水浒传,这次和孩子一起重看其中一段,感觉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一个接一个的动词应用,真是好。还有那首老虎出现前描写风的诗,一个风字都不带,却把风的特征写得清清楚楚:无形无影透人怀,四委能吹万物开。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孩子说诗里有吹,那是风的动作。
  最近学校语文学《瀑布》,自然要再看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中用到夸张的修辞手法。于是回忆李白的其他诗,看看还有那些夸张的诗句。《危楼》,《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的手法真是豪迈。
  孩子很感兴趣,希望这样他能爱上语文。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水浒》的确不错。过段日子俺家孩儿能 ...
zty1122bb + 10 + 10 支持,熏习味道才能地道。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2:02:40 | 只看该作者

读三国,关于称呼的对话

  洋洋已经开始阅读《三国演义》。
  洋洋:“这个嵩曰的嵩是什么意思。”
  洋爸:“你看上面嘛,这个嵩是指的曹操的爸爸曹嵩。”
  洋洋:“那这个嵩又是谁呢?”
  洋爸:“这个嵩是指的皇甫嵩。三国里面的经常省略人物的姓,只说名,要知道是谁得看上下文。”
  几天后,洋洋:“省略姓,单独用名,是不是要看下文?”
  洋爸:“一般是看上文哦。”
  洋洋:“那这个卓应该指董卓,前面没有董卓的嘛。”
  洋爸:“哦,是的,应该是上下文都看。”
  洋洋:“那董公是什么意思呢?”
  洋爸:“指董卓,用某公称呼别人是表示尊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11-18 08:31:40 | 只看该作者
多大的孩子呢?西游记原版都看完了!开始三国演义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22:1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开始阅读《三国演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3:19:23 | 只看该作者

六贼无踪的背后

  洋洋:“唐僧念过几次紧箍咒?”
  洋爸:“三次吧。”
  洋洋:“不止。”
  洋爸:“我想想,好象是五次。”
  洋洋:“就是五次,其中两次是惩罚。”
  洋爸:“哪两次?”
  洋洋:“一次是白骨精,一次是真假美猴王前打死那些强盗。”
  洋爸:“其实第一次,依旧是‘六贼无踪’那次,也算是惩罚。”
  洋洋:“六贼无踪后,就无眼耳鼻舌身意。”
  洋爸:“什么?”
  洋洋:“眼耳鼻舌身意。”
  洋爸:“哦,其实这是人的六感,和非常老师的六根六尘是一回事。孙悟空扫除六贼,实际是斩断六根,皈依佛门的意思。和尚不能有七情六欲。回目也叫‘心猿归整,六贼无踪’。”
  洋洋:“那为啥唐僧要惩罚他呢?”
  洋爸:“这个嘛,杀人对和尚来说总是不对的。想做好事做错事的时候也是不少的。”
  洋洋:“那就是说他打死六贼是做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11-7 13:12: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看到的很及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1:39:10 | 只看该作者

孙悟空与六耳猕猴

  以前就讨论过六耳猕猴的来历。
  洋洋:“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他们是一体的。”
  洋爸:“以前不是讨论过吗?”
  洋洋:“我又发现新东西了,金箍棒和紧箍咒都是唯一的,如果六耳猕猴不是孙悟空,就不会有金箍棒和紧箍咒。”
  洋爸:“哦,不错,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哪里看到的?”
  洋洋:“我自己想出来的。”
  洋爸:“好,那你总结一下有那些证据证明六耳猕猴和孙悟空是一体的呢。”
  洋洋:“在学艺的时候,孙悟空对菩提老祖说‘此间更无六耳。’这回的回目上说‘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就说明他们是一体二心嘛。另外真假猴王以后,唐僧就再也没有念紧箍咒,说明孙悟空变好了嘛。金箍棒和紧箍咒都是唯一的。”
  洋爸:“对了,你这样实际就是在写一篇论文,论证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恶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0:47:53 | 只看该作者

孙悟空与大禹

  谈论《西游记》,谈到孙悟空是石头所生。
  洋爸:“知道金箍棒以前的主人是谁吗?”
  洋洋:“大禹。”
  洋爸:“对。除了金箍棒,大禹和孙悟空还有很多相联系的地方。”
  洋洋:“有哪些呢?”
  洋爸:“有传说说大禹也是石头里面蹦出来的,相传大禹的爸爸鲧背舜派去治水,失败了,舜就把他杀了,鲧变成了石头,大禹从鲧变的石头里面蹦出来的。”
  洋洋:“哦。”
  洋爸:“然后舜又派大禹治水,大禹遇到一个水妖,叫巫支祁,这个巫支祁是只猴子,老和大禹捣乱,大禹就把这只猴子杀了。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候肯定研究过这段传说”(洋爸这里记错了,山海经了大禹没杀巫支祁,而是锁住。)
  洋洋:“那是不是巫支祁死后变成石头,孙悟空从里面蹦出来的呢?”
  洋爸 :“这个,好象不是哦,西游记不说说那块石头是女娲补天剩下的吗?”
  洋洋:“哦,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1-3 22:42:3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刚过度到字书,名著都还一本没碰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1-3 14:25:26 | 只看该作者
这种熏习的方法真不错
孩子接受的也好

我想起上次和我家小家伙一起看湘江,本想给他来几句诗词,以词入景,结果当时楞是忘记了
今后真得先自己做好准备功课,先把自己武装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1-3 10:15:13 | 只看该作者
“把文学郑重地捧给童年”的提法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17:00 , Processed in 0.11239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