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2010-9-28 15:41:25
|
只看该作者
主题:吴蓓:有一种生活叫华德福 穿跑鞋的灰姑娘 发表于2010-01-21 18:38:38 摘自宝宝树
虽然过去了九个年头,吴蓓回忆起改变她后半生的那一天,依然很激动。
德国,一所私立学校:朴素的小木屋,每一件植物标本都好像艺术家的作品,从屋顶垂下来的花束宛如瀑布。课本自己编写,自然课是榨苹果汁洗羊毛种地,手工课是做木工打铁编制毛毯,他们的考试是演莎士比亚戏剧……虽然按照世俗的标准,他们的大学录取比例毫不逊色于普通学校,虽然他们也培养了很多艺术家、政治家,但是他们最自豪的是毕业的学生吸毒率、犯罪率最低、幸福感最强。
这样的学校遍布全世界70多个国家,从幼儿园到高中、成人教育机构、特殊教育机构,超过3000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德福。
吴蓓一次一次被感动,她渴望了解华德福。“开始我没有放弃大学工作,只是作为一个母亲,一个环保主义者的好奇。2000年去日本开会,有人鼓励我一定要去了解华德福。我就请假一年去英国留学,学了一年不够,还想接着学。学校就说不能再为我保留岗位了,想留学只能辞职。”
留学并没有具体学什么教育学心理学,第一年的课程大都是手工和艺术活动。第一次上课用蜡块画自己的一生,从来没有搞过艺术的吴蓓,竟不知道如何下手。华德福学校的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是做针线,而吴蓓最后的针线活是8年前缝过被子。“千里迢迢跑到英国来做针线,这不是中国农村妇女才干的事吗?”这种心理让她的针线和别的同学相比,针脚太大、不均匀。“我只是想赶紧完成作业,别人是享受过程。在动手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
就是在实践中,担任过13年大学物理老师的吴蓓挖掘出了潜能,她努力学习唱歌、做泥塑、写诗、编故事、做玩具。她对记者说:“回想我和我孩子过去的生活环境,就好像物理实验室,四周是白白的墙壁,什么装饰都没有。我学了华德福以后,会在墙上挂一些画,一些手工作品,让家里变得温馨一些。环境布置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吴蓓相信华德福教育专家Freya Jaffke说的话:“幼儿的环境应该是:愉悦的家庭气氛,正常的谈天和歌唱声,而非噪音和吵架声。我们也应尽可能保护幼儿不受工业技术产品的‘污染’。例如:电视、录音带等。柔和、单纯色系的摇篮床巾和儿童卧房的墙饰,比起所谓可爱、稚气的动物图案的布料和五花八门的壁纸,对幼儿更能发挥镇静作用。如果我们上街,也应尽量避免让幼儿接触太多视觉刺激和人声鼎沸的喧哗。”为什么英国孤独症孩子越来越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太多的信息、太多的选择,幼小的孩子承受不了。因此,华德福幼儿园要求家长尽量让孩子远离媒体,包括电脑、电视、收音机、音响等。尽量给孩子穿棉、麻、丝绸等质地的朴素衣服。
吴蓓2003年回国,留学期间的日记集《英格兰的落叶》由三联书店出版。翻译的两本华德福教育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和《解放孩子的潜能》,看过的人都说好,就是找不到出版社。辗转到2006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现在已经销售一空。还翻译出版了两本印度圣雄甘地的著作。2005年9月她在天通苑创办了北京第一所华德福家庭式幼儿园。后在房山某幼儿园开办华德福实验班。2007年11月,协助3位家长在西三旗创办华德福家庭园。今年2月被聘为李跃儿巴学园华德福教育的顾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