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幼儿学习数学的步骤
[打印本页]
作者:
jiangyo4
时间:
2010-5-5 01:05
标题:
幼儿学习数学的步骤
其實幼兒學數學就像學說話、學走路一樣,必須「有系統、有合理」層次的自然學習,來幫助孩子製造感覺「feeling」的環境 ,製造【數感】、【量感】、【形感】、【空間感】。讓孩子言之有物,思之成理的感覺。並同時學習學會「數學世界的遊戲規則」。
【學習數學的程序】︰數感、量感、形感、空間感
(一)﹒數感(基本概念)
1﹒數量與數字的對應:〈分離量〉
A﹒○→ 1、○○→2、△→1、△△→2、□→1、□□→2‥‥‥
分離量可以一一清楚的分開數量︰
a﹒等量(3個圓○○○)。
b﹒不等量(3個幾何圖形○△□)。
B﹒唱數、認字與念字︰
a﹒(1~3、1~5、1~10、1~20、1~40、1~50
‥‥‥1~100)。
b﹒分階段以遊戲的方式學習。
C﹒序位︰
序位與數量的數字解釋是不一樣的
a﹒序位︰第1個、第2名、第3階‥‥
b﹒數量︰2個、2枝、2雙‥‥‥
2﹒數字的量化概念︰(連續量)
連續量︰不能一一很清楚的分開(數出),唯有用人為的方式制訂出相
當於1」的單位後,而根據測定來了解多與少,才能將它以數字形式表達
出來。
A﹒十進位的建立︰
a﹒所謂十進位,即有10個 1聚成10時要進位,10個10聚成
100時也要進位‥‥的結構。
b﹒正方形(方塊)可讓人輕易瞭解十進位的結構。
c﹒方便於數量「整理與計數」。
B﹒數字符號的認識與運用︰
a﹒加法(合成與進位概念)︰
1﹒2個+3個=5個
2﹒第2階上移3階=第5階
3﹒2克水+3克水=5克水
b﹒減法(分解與借位概念)︰
c﹒倍數(單位量與倍數量的關係離清)︰
5的3倍=3個5=5×3=15
3的5倍=5個3=3×5=15
5×3=15和3×5=15雖然總數量相同,但本質已改變
d﹒二分法和三分法概念的建立︰
偶數(均分、對稱)與奇數(不均分、不對稱)
e﹒分數與除法︰
分配、因數與質數
(二)﹒量感(度、量、衡)
1﹒單位時間量的制定︰(以360°來分割)
A﹒連續量的線分化
粗估︰1日分割24小時,也就是「點→日」採24進位法。
細分︰1時分割60分,1分分割60秒,也就是「秒→分、分→
點」,都採60進位法。
2﹒單位距離量的制定︰(CM)
A﹒遠與近、高與矮的比較。
B﹒2D座標(X,Y)、方向、面積(CM2)。
C﹒3D座標(X,Y,Z)、方向、體積(CM3)。
3﹒單位重量的制定︰(G)
A﹒以 1CM3盂水在4°C時的重量為1克重。
B﹒非固定形狀的測重。
C﹒平衡(槓桿原理,四兩破千金、省力)。
(三)﹒形感(形的特性)
1﹒形的基本外框︰
A﹒點→線,線的延伸(幾何外框、構圖的基本要素)。
B﹒封閉曲線的定義︰
何為?正方三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2﹒形的實體︰
A﹒分解與合成。
B﹒對稱與不對稱。
C﹒分數、倍數、分類。
3﹒形的堆疊︰
A﹒幾何等形的堆疊(柱、體)。
B﹒幾何同形的遞縮(錐)。
C﹒形的倍數比例、形的架高堆疊。
(四)﹒空間感(點、線、面)
1﹒空間骨架結構︰(點的接觸)
A﹒物體的透視架構︰
譬如︰可同時看到正立方體有12個邊、8個頂點。
B﹒模擬化學分子鍵︰
線型、扭曲型、平面三角型、金字塔三角型、四面體、平面四角型
‥‥‥。
C﹒力學原理︰
人的骨骼、樓梯、橋樑、鷹架‥‥‥‥。
2﹒空間表面結構︰(邊的接觸)
A﹒錐、柱、體的區分。
B﹒物體的外體結構。
C﹒封閉空間、球體變化。
3﹒空間實體結構︰(面的接觸)
A﹒基本幾何實體的組合變化。
B﹒等積異形的組合變化︰
相同的單位元素,組合後結構體改變了。
C﹒面體與體積的倍數變化。
D﹒三視圖。
數學的學習是有一定的步驟,以此循序漸進。
首先孩子要先學會有「量與數」的感覺,
等孩子有了「數字量化的概念」後,他才會進行「數字的符號運用」。
有了數的感覺,才能制訂度(角度)、量(重量)、衡(距離)的標準。
有了單位的標準,才會有幾何形狀的感覺。
有了形的感覺,才會有物體空間立體的概念。
其實,每一位孩子天生就是觀察家,從他一出生之後,
他就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與幻想,他會根據過去的生活體驗,
與現在的實際情況相配合,不斷地自然學習與修正。
只要在他的學習過程中,他認為最有趣的事,也就是好玩的活動。
如果學習的過程中是一種遊戲化,那麼他的學習速度一定會增快數倍。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