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帖]要善于等待----王财贵教授回复夏薇老师 [打印本页]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3-25 15:08
标题: [转帖]要善于等待----王财贵教授回复夏薇老师
夏日的薇

                                                          学校读经午间半小时(三)

      今天中午读经的孩子更多了一些,老师也多了三个一个低年级的老师,还有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也跟着来读了。今天中午仍是将《学而第一》读了十遍。
       下午负责业务的副校长找我,说这种读经的气氛真好,问我能不能在低年级物色一位老师,让一二年级的孩子也开始读经。我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呢,低年级的孩子跟着我们高年级的孩子读,速度跟不上。我正为此事想办法呢。算算有意跟着读经的老师有四位了(全校一一共十位语文老师啊,差不多是半壁江山了),低年级有两位,高年级也有两位,这样可以先培训老师,然后再在全校扩大范围。我在想,下周开语文教研会,我是否可以带领老师们观看先生的《一场演讲  百年震撼》呢?这还得跟他们学校商量。当然我会殚精竭虑,寻找合适的机会通融的。呵呵
   
   晚上,把《小学阶段经典诵读推广方案》拟好,发给了教研室主任,建议把目前我所在的这所学校做为试点学校。不知是否可以?这些天来,上级领导、学校校长、中层干部还有一线老师们,我几乎在轮流游说。要是按照以前的脾气,可能是早就不耐烦了。可是现在很平和地去做这件事情,经该读,读;游说该进行,进行;两不耽误。即使最后大家都不接受,我还是继续像现在这样,在我班里带孩子们读。其实呢,天道酬勤,现在原来越多的人主动来找我了。愈来愈发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最好的方式,因为最后回报你的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哦!

季謙(王财贵教授)

下面引用由夏日的薇發表的內容:
今天中午读经的孩子更多了一些,老师也多了三个一个低年级的老师,还有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也跟着来读了。...


還是夏薇的力量大。

下面引用由夏日的薇發表的內容:
问我能不能在低年级物色一位老师,让一二年级的孩子也开始读经。我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呢,低年级的孩子跟着我们高年级的孩子读,速度跟不上。我正为此事想办法呢。 ...


一,读经是愈早是愈好的,所以到了小学已经嫌慢了,但在不得已中,一二年级是最好的时机了,一定要专心致志于一二年级的推广,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二,若能分年段成班,当然是好。但机缘未熟,需要混龄时,也可以。一时之间,低年级跟不上高年级的现象,就如同一个一两岁的孩子,读不出比较长的整个句子一样,在此时,如老师以为他能力不够,就教他三字经一类的东西,以为他可以跟得好读得全而自喜,则孩子的进步速度可能被延缓了。如果教论语或大学,句子参差错落,或短或长,孩子一时之间,短句跟得上,长句跟不上,但日子一久(约三两个月),他渐渐跟得上了,则见其能力一下提高起来--不是能力一下提高起来,乃是这三两个月来,天天默默地逐步在提高,尚未表现出来而已。我们大人往往就只知看结果,不知酝酿已在暗中进行也。所谓变化变化,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吾人于不可只观其顿化,而不识其渐变也。
所以,不得已时,让小孩子和大孩子一起读经,是可以的--不只是可以,或许是最佳的选择。
不过,大人的心态要对正,大孩子念得全,小孩子念不全,没关系,都说好,多鼓励,不可以有嫌弃的脸色,更不可以要求责备。我们看天下父母对其婴儿,父母平时在婴儿面前的讲话都是正常的讲,在婴儿面前走路,都是正常的走,这是婴儿到后来能正常讲话和走路的最大关键,如果父母因为家中有婴儿,于是家庭对话都故意用儿语,走路都故意歪歪倒倒,那婴儿将来就不健全了。但这时父母听婴儿说话没说全,不会责纠正他重讲一遍非得要把话讲清楚才罢休;看婴儿走路跌倒,不会责罚他叫他再来一次非得走好才甘心。为什么我们大人能容忍婴儿说话不全走路跌倒呢?因为大人们知道再过一段时间就自然好了,那为什么我们大人不能等待一个孩子的读经,再过一段时间就自然读好了呢?
有人说,如果小孩跟不上,他会挫折,其实小孩表现好不好,他是不在乎的,在乎的是大人。往往因为大人的在乎,才打击了小孩纯真的心灵了。
如果老师教学,都能像父母对婴儿般地只给他最正常的状态,不要急,而善于等待,教育的问题会改善很多。



下面引用由夏日的薇 發表的內容:
经该读,读;游说该进行,进行;两不耽误。即使最后大家都不接受,我还是继续像现在这样,在我班里带孩子们读。 ...



即使 ... ...我还是 ... ...
夏薇的这种造句法,真有汉子气!
所以,我常说:读经的推广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美事。
因为无从失败。除非自己失败--因为放弃。


下面引用由夏日的薇發表的內容: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最好的方式,因为最后回报你的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哦! ...


此说非也!
读经教学与推广,不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而是一份耕耘,十份,百份,千份,百千万份,乃至算数所不能尽的收获。
因为这是教育,凡是教育,都会影响深远,
更因为所给人的是智慧,智慧会起永恒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10-4-1 14:46 编辑 ]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0-3-25 19:12
标题: 回复 #1 春花 的帖子
但這時父母聽嬰兒說話沒說全,不會責糾正他重講一遍非得要把話講清楚才罷休;看嬰兒走路跌倒,不會責罸他叫他再來一次非得走好才甘心。為什麼我們大人能容忍嬰兒說話不全走路跌倒呢?因為大人們知道再過一段時間就自然好了,那為什麼我們大人不能等待一個孩子的讀經,再過一段時間就自然讀好了呢?
經典文章....
作者: 逗逗1123    时间: 2010-3-26 09:34
深受教育,只耕耘,不要问收获
作者: mayavati    时间: 2010-4-1 14: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天津清羽    时间: 2010-4-2 07:28
学习再学习支持再支持!
作者: huishi_ning    时间: 2010-4-2 16:29
“如果老师教学,都能像父母对婴儿般地只给他最正常的状态,不要急,而善于等待,教育的问题会改善很多。”   讲的真好!在孩子现阶段读经过程中,我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4-9 13:52
木木工:

3-5岁的私塾孩子到底如何教呢?
他们上课时间开口读经的兴趣很少,
基本以听为主,坐得住就不错了,
试了很多方法,最管用的还是戒尺,
但是真的不想再这样打孩子了,
他们还这么小,也不想吼他们,
吼和打不该是让孩子读经的手段.
想问问有经验的家长朋友们,
能不能交流分享一下?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4-9 13:53
趙升君:

小孩子都是这样。实际上,小孩子学习不是用认真去学的。他是无意识的,耳朵很灵,都听进去了,但又不能表现。听到生命深处,做一辈子的背景,所以好像又记不住。不管什么现状,都不用急,多听即可,能念就跟着念,要善于等待和变通。小孩子不能指书,那就把生字写出来让他认。一两年下来,听得多了,字也认得多了,自然能指读了。

总之,对于越小的孩子,多听即可,多读次之。多听即可,会背次之。

每天多听,不要在意会不会。把遍数听够就更换。找点时间单独识一下字,一两年下来,听过好多经典了,字也认识一两千了,孩子也大了,再让他跟着读曾经听过的东西,就简单了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4-9 13:55
季謙(王财贵教授)

一看到 木木工说教读经教到吼孩子打孩子,我就想,木木工,不是木木工,乃是挑砖头工或公安工!(请看本网教育的智慧一文)

理虽是一,事有多样,
各个人,各个读经班有其特别的风貌,有不少的幼儿读经班或幼儿园教读经的老师告诉我,他们的喉咙沙哑了,因为孩子念书的声音太大了太兴奋了,老师要用更大的声音提醒他们小声一点再小声一点。

基本上,三至五岁的孩子是最喜欢表现,最喜欢大声念书的,不知这一班何以不开口?

我想:是否老师太在意他们了,太要求了。譬如要求坐要如何坐好,手要如何摆好,口要如何念好,甚至下课如何有礼貌等,而且如果不符老师的期望,老师就不高兴。如果这样,那孩子的天性就被压抑了,就不念了。

请试着放松一点看,有念也说很好,没念也说很好,念得稍好,就称赞有加,甚至就摸摸他们,抱抱他们,一天到晚和小孩一样,笑咪咪的。几天之后,大家都争相大声念了,到那时,恐怕你的喉咙也要沙哑了。

小孩有小孩的本性,不是你用大人的心态可以制服的。就如同有一些家长跟我说他听人说要给小孩听古典音乐或经典诵读,他很认同,就常常播放。但过不久,他三四岁的孩子就掩耳不听,要求放别的东西,甚至跑去狠狠关掉。我问:你是不是告诉他:要给你听人类最伟大的作品了,这是要让你有智慧你给我好好坐者,安静的听着!然后你在旁边督察着?他说:就是啊!我说:你不了解人性,自己累了,把孩子也教坏了。以后,你告诉孩子说:爸爸妈妈要听音乐,爸爸妈妈喜欢听经典,宝宝乖,到旁边去玩。结果孩子一边玩一边都听进去了。如果家长还装腔作势地拿著书跟着CD读,过不久,孩子就凑过来也要读书了,那时最好还要作势把他赶开一下,才是通情达理哩。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4-9 13:55
木木工

感谢二位老师教诲
批评得及时
我要将他记到本本里面
为了孩子们
我对他们深深地忏悔
我都做了些什么
想到自己扬起的尺子
我泪流满面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4-9 13:56
齊謙學堂

呵呵。小孩子那么简单,用糖就可以了。虽然糖也不好,但总比打好呀!给孩子照相,鼓励的语言多激发孩子,孩子就喜欢了。

总之我学堂里的孩子没那么费劲,每天读经都美滋滋的。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4-9 13:56
wjymm

古代私塾一直用戒尺是针对哪种小朋友的呢?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4-9 13:58
季謙 (王财贵教授)

古人往往不懂儿童心理,
至少不太能体贴,所以管教偏严。

尤其因生活艰困,家长功利心太重,老师受托教学,有相当的压力。

铃木镇一先生算作是很有爱心的一个幼教主义者了,但他也说对恶性顽劣的孩子是可以用戒尺的,他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爱他,才可以打他。

所以,如果作恶犯规,用戒尺还有话说。。
不过,如果背书背不下的用戒尺,是不该的。但古人恨铁不成钢,认为是应该的。

又,古代私塾学生大部份是七八岁以上,甚至是十几岁,顽心已成,有时难免需要收其烕也。

不过,古代私塾好像专门以打学生为乐,那是五四别有用心过份的宣传,不能一概而论。体恤学生,受学生所爱的老师也不在少,此天地必然之理也。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1-12 21:06
这样的帖子应该多看看,学习了,有收获
作者: Avatarfly    时间: 2010-11-12 21:25
多谢楼上的顶上来。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

善于等待

一天到晚和小孩一样,笑咪咪的

如果背书背不下的用戒尺,是不该的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0-11-13 04:35
谢谢,我也学习了。。。
作者: bwwdxs    时间: 2010-11-13 16:12
这标题“要善于等待”看的咱心一喜呢

等待是对的,

特别像说话晚的宝宝,

我等着和宝宝一起读经。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