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193|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山之石] 您的孩子是什么学习类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1 12:4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每次学习时手里都得拿点东西鼓捣着,让他别动认真听,可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又估计重演了。我一度以为孩子是多动症,可偶然一次看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研究员王晶的讲演,才明白原来孩子的有不同的学习类型,只是我们不了解他们。
  今天我吧把这篇文章贴出来和大家共享,也为那些和我一样的家长解决一下困惑。文章有点长,但读后一定有收获的。
王晶: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清华大学,我们2003年的时候,因为拿到一笔基金,我们做了清华500个学生家庭的家庭教育的调查,用了大概两年的时间,因为既要访谈家长,又要访谈学生。


结果有很多,但是有几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第一条,我们在这个访谈的500个家庭中,两个孩子的家庭占了103个家庭,103个家庭中有一半家庭的家长说,考上清华的这个孩子不是在我们家学习最好的,或者不是在我们家学习用的时间最长的,但是最后考试的结果每次都是非常好,他说老师你是研究心理学的,能不能解释这个问题。
  第二条,普通考试的学生,一般在大学学习时间,进图书馆的时间,在图书馆中午自己带了一些饭,然后吃完不出来图书馆。晚上出来,8——10个小时在图书馆一天,有过这样经历的普通学校出来的学生,占90%,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而且不是一天,不是临到考试磨一磨。我们特招的学生,比如体育特招生,艺术特招生,包括美术学院的学生,能连续在图书馆待四个小时的,不到20%。同样一个学校,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有巨大的落差。还有一个引起我的关注,就是美术学院的学生,我调查了40多个家庭,这40多个家庭的美院学生,没有一个说自己会唱歌,或者唱歌不会跑调。当时拿了这几份的汇总差异之后,很多老师觉得很奇怪,怎么解释孩子的行为模式的差别。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第一部分,走进孩子的大脑。
  群体性的差别是这样之后,我们怎么去走进孩子、了解孩子。一个人从婴儿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人,生命是一个苦短的现象,而且生命充满了变化。我们经常有人问,这些阶段哪个阶段的人是我们,其实哪个阶段都是我们大家,哪个阶段不是我们,因为我们不曾停留,我们的生命是一直往前走的。我们就感觉很奇怪,说我们生命中有没有不变化的东西,为什么人和人有这么大的差异。心理学分支于哲学学科,所以属于社会科学,过去心理学讲了很多行为模式,包括跟孩子的沟通,没有量化的标准,所以大家觉得没有办法表达。今天脑科学给心理学注入了一个很大的解释平台,我刚才说清华的那些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差别在于什么地方呢?
  差别在于他们的脑构造,现在的行为心理学和脑科学已经证明,人的大脑是存在差异的,从认知结构来讲,也就是我们学习的渠道来讲,人类一共分五种吸收信息的渠道,每个人的主渠道不一样,最后他的思维方式、学习模式、沟通模式是不一样的,所以虽然都是清华的学生,但是有巨大的差异。
  什么样的差异呢?我今天讲课,包括大家学习,首先用眼睛,大家在看,第二是用耳朵,在听。还有第三个认知渠道,那就是我们的触觉。其实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尤其在传统课堂学习,用眼睛,用耳朵,但是是不够的,因为有些东西是靠其他部位学习的,比如冷和暖,软和硬,这时候老师怎么讲,一个学生都是不明白的,所以就要肢体参与。这是人类的三大渠道,就是接受外界信息的三个大渠道,同时还有两个辅助渠道,一个是我们的嗅觉,一个是我们的味觉。这五条渠道构成了我们的生命认知系统。每个人的这五个认知渠道都是畅通的,但是为什么每个人有千差万别的区别,因为每个人的脑结构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脑图,现在的脑科学家已经给心理学一个很大的技术性的支撑。


过去我们说人和人不一样的时候,我们说努力就要达到了,中国有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但是中国的文化是一个想象的文化,它缺少一个过程,这句话只说了对了一半,它缺少一个前提,就是说手里拿的要是一块铁。今天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我们看人的标准是多维的,你的孩子可能是铁,也可能是一块宝玉,也可能是珍贵的钻石,不同的材质我们就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的孩子是块宝玉,你还在磨,最后的结果可能是真的把孩子磨残废了。如果孩子是宝玉,就要按照他的纹路去雕琢。如果你的孩子是珍贵的紫檀木,那么也要按照它的大小成为一个器物。这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有一个前提,我们要因材施教。
  孔子2000多年前就说因材施教,所以他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士。我们今天传统的教育西中还是认为努力是最重要的。其实我不认为努力是最重要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方向不对,努力也是白费。方向错了,你特别用功,你付出的特别多,最后你没有得到成功,你得到的伤害也特别大。人的认知渠道不同,学习方法就是不一样的。人有这五大种,以视觉为主的就叫视觉学习型,就是他的眼睛非常发达,视觉神经非常敏感,其他四条渠道也是好用的,如果不好用就属于残疾人。好用,但是是以一条渠道为主,四条渠道为辅,整合了一个人生命中对世界认知的结构。科学家给出了这样的论断。现在给出了一个推理,比如一个视觉区域最发达的人,他喜欢用视觉来学习,他学习的时候学习效果最好。我们为什么说他是视觉型呢?这个图中,如果你的视觉区域发展得最好,就是说你的视觉神经的细胞是最多数目,那么你的数量多,处理问题的功能也就最强大。有的人可能是听觉型,听觉型的人,同样他的听觉中枢神经的细胞是最多的,有的人可能是触觉,就是动力皮层,这是在国外脑科学的杂志上剪下来的,这也是要证明每个人的脑结构不同,所以他的行为模式不同。好多年前拿破仑说过一句话,他说人的身体结构决定你的命运,现在科学家说你的脑结构决定你的学习方式、你的职业方向,甚至是你的生活状态。这是一个科学的前沿,我们现在把它引用到行为心理学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7 金币 +27 收起 理由
婧珂妈 + 2 + 2 认真学习了。
勇者无敌童小虎 + 1 + 1 精品文章!
韦祎宝贝 + 2 + 2 谢谢你了
candyxiao020 + 10 + 10 精品文章!
zhonghuapx + 2 + 2 真好哇!
woodhead + 10 + 10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1-12-1 12:15: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1-12-1 08:52:2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好像很难归到某一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1-11-28 14:29:05 | 只看该作者
我迷惑了,我的孩子好象是视觉的,但说话不如女孩子那么快;似乎听力不错。整个迷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1-11-24 22:48:48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我的宝宝是听觉型的,看来要多给他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1-11-23 12:4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高启萌 的帖子

绝对同意这论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1-11-23 11:49:25 | 只看该作者
很受教啊!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1-11-22 14:32:5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启发!值得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1-11-18 14:3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ww_dm 的帖子

跟我儿子好像,是不是偏向听觉型的孩子平时话就多,王晶说听觉型的孩子话很少,又对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1-10-15 09:42:1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值得我们思考。但更多的是学校教育要因才施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9 14:40 , Processed in 0.090390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