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65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让有多动症的孩子读经是否有帮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7 09:5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题目显得有点咄咄逼人似的,我其实是想把这篇送给曾经专门写过豆豆读经的豆豆姑姑。很长时间没来论坛,找不到那贴了,索性重开一贴,希望能对豆豆的父母有所启发。下面摘抄托尼巴赞《快速阅读》中一段关于多动症的描述:

 当玛丽卢利通还在幼儿园时,她就是一个特别爱活动的孩子,以致于幼儿园的老师建议她的父母送她去接受药物治疗,以减少她的活动性。幸运的是她的父母持不同的看法,并请求学校能寻找更恰当的方式去利用她过人的精力。
 十三年以后,以无穷的精力及热情闻名全世界的玛丽卢利通,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轻松地赢得了世界女子体操金牌。
 在玛丽早期在学校遇到困难的前几年,一个名叫达利的英国小男孩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类似地,他的父母也被鼓励让他们的孩子接受平静药物治疗。像玛丽的父母一样,达利的父母也坚持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煅烧和能吸收他狂热的一些活动。大达利证明了他几乎不厌倦的精力,并使每一个可利用的体育老师精疲力尽。当达利汤普逊成为世界和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并不断打破以前的纪录,处在他运动的颠峰达十年之久时,这一切都得到了很好的报偿。

  汤姆哈特曼在他的优秀著作《注意力缺乏混乱--不同的理解》中坚定地阐述了这一观点:许多注意力缺乏和多动综合症是不恰当的。


  我就摘抄这么多,我在想,把也许强迫孩子安静下来换成给他动起来的机会,也许对孩子来说更加适合。希望豆豆能像一个普通孩子一样,开心,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3 10:45:41 | 只看该作者
多动症,可以试一下用多成中医治疗一下!

www.duosuccess.com

希望对你有用!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2-27 08:54:2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要是碰上孩子自己喜欢的 事情,估计心就能定下来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12-27 08:15:26 | 只看该作者
想法与行动往往背道而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12-26 19:27:00 | 只看该作者
“爱也在自我退隐的地方”。如同欣赏美一般,让孩子如如呈现他的真实,他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值得赞叹和敬畏的生命。一旦掺加任何意愿,我们都不会了解孩子,推而广之,这种心态,也不能理解其他不同的色彩缤纷的各类生命。

    果版咋都说得那么入心呢?不行,我还得转走保存起来,时时提醒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26 15:48:13 | 只看该作者
坛子里都是牛蛙,恐怕多动症的孩子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2-22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想强加我的愿望,可是进入小学后,一次又一次老师投诉实在让我崩溃,我以为读经会对孩子有益,我想试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您似乎没有认真看前面的几位妈咪的建议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4-10 09:31:48 | 只看该作者
我家的也好动,整天都不知疲倦,看了果行的话,感到自己以前的方法都是错了。
爱究竟是什么?我曾以爱的名义认真伤害孩子,强加我的愿望。那不是爱,无论你的目标多么伟大崇高,那都不是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4-10 08:29: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非常感谢热心人的回复.
对于女儿的多动,我自己认为大概是遗传了我的基因吧,我小时候也比较好动.我女儿不过是更上一层楼了.至于楼主的帖子意思是要让孩子旺盛的精力找到对路的地方去宣泄.但你要这样的孩子唯一宣泄精力的地方就是体育.虽然我自己也比较喜欢体育但我绝对没有让女儿走这条道路的想法.
女儿的好动,她自己有时也意识到,她自己跟我说在幼儿园[现在读大班]里上课的时候老师不准动,她就搞书包,扣子,玩铅笔.我说,你可以自己控制一下呀,我女儿则说,我不知道怎么控制,不搞,我难过.,我女儿还有个坏习惯,睡觉的时候必须要用嘴,手去蹭被角或者商标,不蹭就睡不着.由于我们的疏忽没有及早发现,到发现的时候她已经有这样的习惯了,再怎么去给她改都无法改.
我现在在网上找到了赖思佳背诵经典的视频来天天鼓励女儿,我自己也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我们家根本就没有坏脾气的遗传.我的父母几十年了,我就几乎没有看到她们正儿八经的炒过一次架.我向来也认为自己脾气也较好.但现在我也时常易怒,暴躁.或许是生活的压力和对女儿过高的期许造成的吧.我自己也要认真学习,提高修养,讲个时髦的话,也要和女儿一起与时俱进吧.

再次感谢楼上的朋友们,能与你们交流真是非常的荣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4-9 22:36:04 | 只看该作者
九百里,楼主说的办法都这么好了,你怎么视而不见呢?

果行说的更是语中肯綮,只是做起来很难,要看父母的决心。你先试试楼主的办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23:19 , Processed in 0.082291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