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001|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转帖】对某寄宿学校的一些感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8 17: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mayavati 2010/2/28 16:41 ......有精力的话,都转贴吧。

那些回帖对了解“事实”没什么帮助,就不浪费版面资源了......
有精力的话,我还是赶紧把那个置顶帖整理出来吧。

这个帖明显是软文,具体我就不分析了.....
家长们了解私塾的手段很多,粗线条的有搜索引擎,细致点的站短Q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22:0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果行育德 的帖子

呵呵。我光注意自己的思行是不是真实与合理,没来得及考虑别人是否乐意。。。检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3-2 21:41:16 | 只看该作者
懒懒的上了论坛,看见哥哥妹妹们这会子又聊起些非主流,明知世人都是往文学哲理上用心的,独鸟儿还发些个神神叨叨不知好歹的帖子,扰了大家的兴致,往后还是改了些吧,做个和谐社会好公民的好。

(红楼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0-3-2 21:38: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涯在小楼 于 2010-3-2 18:32 发表

我不是很喜欢这样辩论
当然你可以说这不是辩论,不过不用咬文嚼字了,因为我没想到其他可以精确表达的词汇。

就对你说的九九乘法表回复一下。

就我个人来讲,我觉得学堂是不需要教乘法表的,王教授也是这个意思,我比较认同他的观点。不过那位家长所质疑的主要不是该不该教,而是如何教的问题,我觉得后者的误区比前者更大。教不教,这可以商榷,但如何教,却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因为这不局限于乘法表,乘法表本身此时已不重要。

...



辩论和解释是有区别的,
当我误解你的时候,你如果肯做出解释,我会很喜悦于误解得以澄清。

咬文嚼字的另一个版本是“精确表达”,
要求自己尽量规范而准确地传达信息,避免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谓的歧义上,
这在交流过程中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没有要求别人这么做,自己尽心而已。
王教授在咬文嚼字方面做得很好,我很佩服。


转过来的原话,是“九九乘法口诀表(这个大概也是纯背的,比较汗)”。。。“背口诀表”是如何教的问题(记忆之定法就是背诵),而“是否在课堂背”是该不该教的问题。

你可能担心由此而导致“儿童读经”整个教育理念体系受到质疑。这个无需多虑,反复读诵式的纯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共识。当然,仅靠“反复读诵”是不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3-2 21:38: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3-2 21:25: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3-2 20:41: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anguoyun 于 2010-3-2 17:35 发表

看出版主转这个贴子的用意了,对于符合您的看法的贴子转,不符合的就攻击(1)那怕是一个普通家长的感想也攻击为所谓的软文,我不知道你们对于“软文”的定义,我也没时间去了解(2)   。网络是一个自由发表看法的平台(3)   ,作为版主这样攻击人,似乎有悖于论坛的初衷吧!

...



(1)找管理员hq1966投诉,本坛严禁版主滥用职权,尽力捍卫会员的正当权益。

(2)论坛规则的确没必要了解,夫子每事问,庄子入乡随俗,是在“有时间”的前提下。

(3)网络是自由发表看法的平台,版主除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3-2 18:3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如是:

我不是很喜欢这样辩论(当然你可以说这不是辩论,不过不用咬文嚼字了,因为我没想到其他可以精确表达的词汇)。

就对你说的九九乘法表回复一下。

就我个人来讲,我觉得学堂是不需要教乘法表的,王教授也是这个意思,我比较认同他的观点。不过那位家长所质疑的主要不是该不该教,而是如何教的问题,我觉得后者的误区比前者更大。教不教,这可以商榷,但如何教,却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因为这不局限于乘法表,乘法表本身此时已不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3-2 17:3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看出版主转这个贴子的用意了,对于符合您的看法的贴子转,不符合的就攻击,那怕是一个普通家长的感想也攻击为所谓的软文,我不知道你们对于“软文”的定义,我也没时间去了解。网络是一个自由发表看法的平台,作为版主这样攻击人,似乎有悖于论坛的初衷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抱歉,刚才评分时看花眼了,是我把帖子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3-2 15:48:12 | 只看该作者

与“小楼的费解”对话



1、九九表不“纯背”还能怎么“背”?

“数学是不用教的”这个命题或许比“九九表是不用背的”更难理解,因为这两个命题在思考上有着明显的层次差异,一般人不容易看透。然而“白话文是不用教的”与“九九表是不用背的”之间,是不是有着更浅易的骨肉相似性?

在学堂里,学习时间的“所有权”是属于孩子的,因为他们既是“教学目的”又是“现金消费者”。面对一个将“背诵九九表”列入“教学时间”的学堂,我们应该费解的,是学堂的教育智慧,还是有异议的家长?

私塾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是值得保护的,然而我们要注意“实质保护”而非“情感偏护”——传统文化的实质是人类的理性,是实践的智慧文化。这种文化令我们“宽容”教育过程中的迷失与疏漏,谅解教育工作者在成长历程中的各种表现。但“宽容不足”不是隐藏不足,更不是“保护不足”。

2、一般人很難區分喜感跟冷嘲熱諷之間的不同

一般人会怎么理解我在2楼的发言呢?很简单,这不关我的事。因为人们的心灵,对外部事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解释,并且将“自己的解释”当做“真相”看待。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能做的,只是对自己诚实一点,再诚实一点。
我看那些跟帖,的确是笑得要死——这是事实陈述,不是价值判断,也没有动机表露。你为什么要越过这个简单的事实陈述,去“解释他人的动机或心态”是“冷嘲热讽”,则与我无关,也与“一般人很难区分什么什么”无关,只跟你自己的“心灵内容”有关。

3、你有什麽理由判斷我說的可笑含有嘲諷的意味?

我的意思是:你认为我说的“笑死了”含有嘲讽意味,所以你说“天下可笑的事情很多/希望如是兄能秉持互相尊重的態度/畢竟我們并沒有拿其他論壇的帖子來當笑料”。。。那么,你说的“可笑”一词,是不是含有“嘲讽意味”?注意,不是说你嘲讽我,而是说你提到的“可笑”一词有“嘲讽”的含义?

你之所以感觉对话很累,是因为你处于深深地误解之中,你“以为”我误会你在“嘲讽如是”。
现在明白了吗?。。。建议再回头看一遍。


4、私塾“好见闻”与“坏见闻”。。。

我说的是这里的情状,你说的是“那个论坛”的情状——坏见闻那么多——你可能是试图告诉我,私塾现在面临的情况不容乐观。关于私塾的发展和建设,这个话题咱们可以专题讨论——希望在误解较少的情况下讨论。

[ 本帖最后由 传说中的小鸟 于 2010-3-2 15: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12 15:27 , Processed in 0.082430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