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429|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关于爱和乐,有经验的家长请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3 10:2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下载了爱和乐的mp3,但我在爱和乐网站上看到说,mp3格式的音乐文件有损失,效果不行,不知哪位有高见哦?专业点的意见!

问 题:为什么不可以把“爱和乐”cd转成mp3 ?

    解 答: Cd拥有高品质的音质,它的音频范围超出了人耳听觉范围,而mp3是一种将高品质的数字录音中普通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信息压缩删除,来减少了容量的录音格式。

    “爱和乐”cd,是借助超出了成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来开发大脑的,所以如果使用mp3音乐格式来播放“爱和乐”,听起来音乐似乎却并没有什么失真,但实际上声波在压缩过程中已经遭到了损失变形,而我们需要的那种听不到声波已经被完全过滤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听,听这样的音乐,已经完全失去了我们所需要“开发右脑”的效果。

    因此,我们强调,如果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好不要听mp3格式的“爱和乐”音乐,尤其特别不能用来做胎教,或给刚出生宝宝听,因为他们的耳朵是最敏锐的。所以建议大家不要为了省钱而做出难以预料结果的选择,结果往往错过了孩子右脑开发的最佳时机,使孩子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4-11-10 11:01:1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大家看法还真不少。其实,作为一个小孩子来说,听力也在不断发育中,至于需要用一个数万元的音响,本人不敢苟同。
懂音响的人都知道,高级音响所谓高级,是指对声音本身的还原性,但真的有能完全还原自然声音的音响吗,答案是没有的,最原味的倒应该自己去买把小提琴去学习演奏算了,不过好象不现实。而且,不经过训练的耳朵根本听不出许多声音细节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玩音响的人越玩越高了。
一个好的音乐就是让人听得很爽,自己能够沉静在音乐声中,和多好的音响关系不大,关键要听起来舒服。声音本身并不是开发智力的原因,而是旋律,旋律不需要一台超级的音响去演绎的。我才买了一部180元的多媒体音箱,清净的时候播放如流水婉婉道来,声音很清澈、舒服,比有些一两千元的音响舒服很多,它的牌子是朗度,大家可以去买来听听,(当然你如果是个听惯了数万元的超级玩家也就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4-11-8 06:02:09 | 只看该作者
aqswr_0001+-->引用:aqswr_0001 非常认同#6和#15的讲法,我也是这样想的.

这位朋友很有意思. #6和#15是完全相反的讲法, 你都认同证明你"大肚能容", 但同时也是这样想的说得就很有意思. 呵呵, 非常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4-11-7 23:29:22 | 只看该作者
[quote]#15 认同爱和乐,或不认同爱和乐,如果要有这么多理性分析,就真的要死很多脑细胞了,谈何开发大脑。也有另外一面的:把爱和乐当作灵丹妙药,总是在想怎么不见效。我认为“音乐生活化,生活音乐化”才是一种真正有可能达到“移风易俗,莫良于乐”的功效,与其争论,死脑细胞,不如了解他老人家到底在说什么!
就如我们卖的《论语》书,可能10000人中买了,还不超过100人能重头到尾读一遍,正版又如何?怎么比得上自己把书抄一遍。但好象更少人会把盗版或是自己刻录的东东变成自己的“音乐生活化,生活音乐化”。
好多东西对于太理性或是太“科学”的人来说,永远只是一个他探究的对象而已。

#15 ,我们工薪层的支持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4-11-5 10:05:05 | 只看该作者
同意s18的观点,任何东西一旦神话,就难免有欺人的感觉。好的音乐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一旦过分强调,就有点过犹不及的意思。为什么音响有HI-FI,有发烧,那上千的功放上万的音箱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的。若没有这些这些高档的外围设备,如何完整再现CD中的音质?况且CD还有分发烧碟和普通碟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4-11-4 23:28:3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认同#6和#15的讲法,我也是这样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4-11-4 11:20:31 | 只看该作者
chengba+-->引用:chengba 认同爱和乐,或不认同爱和乐,如果要有这么多理性分析,就真的要死很多脑细胞了,谈何开发大脑。也有另外一面的:把爱和乐当作灵丹妙药,总是在想怎么不见效。我认为“音乐生活化,生活音乐化”才是一种真正有可能达到“移风易俗,莫良于乐”的功效,与其争论,死脑细胞,不如了解他老人家到底在说什么!就如我们卖的《论语》书,可能10000人中买了,还不超过100人能重头到尾读一遍,正版又如何?怎么比得上自己把书抄一遍。但好象更少人会把盗版或是自己刻录的东东变成自己的“音乐生活化,生活音乐化”。好多东西对于太理性或是太“科学”的人来说,永远只是一个他探究的对象而已。
  楼上的认识实现是很启发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9-30 08:05:28 | 只看该作者
chengba+-->引用:chengba 认同爱和乐,或不认同爱和乐,如果要有这么多理性分析,就真的要死很多脑细胞了,谈何开发大脑。也有另外一面的:把爱和乐当作灵丹妙药,总是在想怎么不见效。我认为“音乐生活化,生活音乐化”才是一种真正有可能达到“移风易俗,莫良于乐”的功效,与其争论,死脑细胞,不如了解他老人家到底在说什么!就如我们卖的《论语》书,可能10000人中买了,还不超过100人能重头到尾读一遍,正版又如何?怎么比得上自己把书抄一遍。但好象更少人会把盗版或是自己刻录的东东变成自己的“音乐生活化,生活音乐化”。好多东西对于太理性或是太“科学”的人来说,永远只是一个他探究的对象而已。
你这么理性分析,为你死去的脑细胞默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4-9-30 06:37:27 | 只看该作者
是啊s18,你分析得那么清楚干什么?文化商人就是图的大家不明白,所谓混水才好摸鱼.你这么一分析,自己有没有死脑细胞倒是小事,搞得大家都知道了是这么一回事了,叫人家这么卖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9-29 14:15:52 | 只看该作者
s18+-->引用:s18 我来说两句:
"Cd拥有高品质的音质,它的音频范围超出了人耳听觉范围,而mp3是一种将高品质的数字录音中普通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信息压缩删除"----------说得基本没错,可是这里我们要明白,光有CD我们还不能听到音乐.因为音乐是要通过播放机解码并做信号基本放大、功放放大信号功率、喇叭才能送到我们耳中,CD确实可以做到录制的音频范围超出了人耳听觉范围(20HZ-20KHZ),但后面的三个部件(播放机、功放和喇叭)同样重要,如果任何一个部件不能把CD中超出了人耳听觉范围的音频范围完好送出的话,那么“借助超出了成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来开发大脑的”爱和乐cd就起不到任何开发大脑的作用。
    来看看现实中的情况,目前除了极少数极品设备外,绝大多数的音响设备(播放机、功放和喇叭)接在一起能勉强达到人耳听觉范围(20HZ-20KHZ)就已经很不错了,这里还没计算设备连接线对信号的衰减。到此不知道大家明白没?如果要达到所宣传的听爱和乐cd必须用正版CD才能开发大脑的效果,必须还要保证你的音响系统至少要数万元以上。爱和乐为何不宣传这些而只是强调他们的cd?嘿嘿。。。。。。

认同爱和乐,或不认同爱和乐,如果要有这么多理性分析,就真的要死很多脑细胞了,谈何开发大脑。也有另外一面的:把爱和乐当作灵丹妙药,总是在想怎么不见效。我认为“音乐生活化,生活音乐化”才是一种真正有可能达到“移风易俗,莫良于乐”的功效,与其争论,死脑细胞,不如了解他老人家到底在说什么!
就如我们卖的《论语》书,可能10000人中买了,还不超过100人能重头到尾读一遍,正版又如何?怎么比得上自己把书抄一遍。但好象更少人会把盗版或是自己刻录的东东变成自己的“音乐生活化,生活音乐化”。
好多东西对于太理性或是太“科学”的人来说,永远只是一个他探究的对象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06:01 , Processed in 0.08255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