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689|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教育心理学:为什么小学生每天有效学习时间不足一小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0 16:0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题记:送孩子上小学,完成人生中12岁以前的教育,面临三个最根本的问题难以解决:
第一是教师素质问题。
12岁以前是最重要的教育时期,本来应该由最好的老师来教。美国的小学教师中,有不少是教育博士。可是在中国,基本上都是由整个教育体制中相对来说几乎是最不擅长学习的一个群体来任教(参阅应试教育 用打不中靶子的老兵来培养新兵的怪异培养模式一文)。所以孩子必然遭遇先天不足,您幼儿时期打下的所有“天才教育”的基础,都会在中国的小学校里破坏掉。
第二是教学内容问题:
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总体来说是很简单贫乏的。无论从内容质量还是教学方法以及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都是如此。这些教学内容,更缺乏“生活性”,死板无趣,学生们都不喜欢。请家长们仔细地看看您孩子的课本,就知道这些东西简直不需要教。
第三是学习效率问题。
孩子上小学期间,绝大多数时间是被浪费的。孩子每天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小时。所以教学效率低下。
如果这三条都属实,您否是觉得自己来教,可能对孩子更好?
而且,如果您在孩子小学阶段都不敢尝试一下,南到到了初中和高中,您还有机会吗?
小学阶段,是您大可放心一试的时期!而且,您会失去什么呢?
失去的只有枷锁!


教育心理学:为什么小学生每天课堂有效学习时间不足一小时?
**校长张健柏
  
家长们可能基本上没有算过这笔账:您辛辛苦苦地把孩子送到学校,到底有多少时间会真正用在“学习”上?如果学校里每天只有一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孩子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被大量浪费掉,您觉得冤不冤?
现在的小学课堂模式是:每天六节课,每节课40-45分钟,因为“教育专家”说,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能超过这么多。实际上你会简单地发现这些专家在说屁话:您的孩子很早开始,玩她喜欢东西的时候就能持续很长时间,孩子们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更可以连续十几小时“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家长们别太把“专家”的话当话。生活实践才是最好的专家。
所以,您一定知道:把“学习”像是积木一样,整齐地拼成一块一块的“课程”,不符合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大脑不是机器,不会上课说“开工了”就开始“出产品,出知识”。
实际上,由于小孩子本来就容易被各种新鲜的事物吸引,所以不太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毫无兴趣的课本教学内容上。所以孩子上课的时候,大量时间是身子在“听课”,大脑不知跑到哪里了,东西西想的。即使老师很好,学生也会常常走神,特别是老师水平再差一点的话更是这样。
家长们要想体验这点很容易:您可以找一份在您的理解水平以内的学术讲座的录像来看看,计算一下自己分神的时间:您能够集中注意力听一半左右就很不错了,您会丢掉很多内容。而您的孩子显然会比这更差。上课开始,他需要很多时间才能慢慢“回到课堂”,中间很多时间,他在走神分心。这几乎就是必然的规律。
您要怎样学习才能完全不分神?如果让您来做准备这个讲座,即使水平差些,但是您肯定不会分神。而且,这比您去听听专家讲座,会更深入了解懂得您学习的内容。
这就是西方教育理论中,认为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前,不能依赖课堂讲授的方法来学习。必须用“体验式学习”来代替成传统的“灌输式学习”,“填鸭式学习”。否则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美国的大多数小学课堂就是这样设计的。在中国的教师看来,美国的教室散乱无序,学生们似乎次序不良,教室的座位也不整齐,经常为成一个圈,师生坐在一起“玩”,很不“正规”。但是,美国的孩子在小学阶段不会有压抑,也不会有散乱的思维,他们在看是无序的教学中学会了思维的有序。
显然中国的学校不是这种学习法。中国的学校在看似整齐有序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出了大批缺乏基本的思维能力,心智散乱的下一代。

教育学理论还认为:除了体验式教学外,互动式教学效率更高。所以教学中要加强师生的互动内容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比如:您准备的学术讲座,安排了提问环节,您必须面对另外一些有水平的专家的质疑,显然,您因此会准备得更充分,会去了解对立的理论和各种不同的见解,来维护自己的理论体系。如果您讲完后,有人发现并指出了您演讲中的漏洞,提出了您无法解决的问题,您显然会印象更加深刻。
上面这几种学习教学模式,都是“高效率”的模式,当事人很少会“分神”。灌输式教育,特别是由水平并不高的教师来实施的,简单化的灌输式教育,对于小学生阶段的孩子来说学习效果很差。能够有20-30%的时间有效利用就相当不错了。这样算下来,最多每节课只有不到15分钟是“有效学习时间”。这还是教师课堂不说废话的情况下计算的效率,如果算上缺乏真正的教学水平的中国小学老师往往喜欢废话连篇这个因素(有时候我都不知道她们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小学生就更不知道了)。有可能课堂教学效率几乎就是“零”效率。

另外,教学效率高低好坏,与老师教学对象的人数多少密切相关!
对于中国的学生,特别是“名校”学生来说,“有效学习时间”要比普通学校的学生更低。因为,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时间,还与班级大小有关。西方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老师面对三个以下的学生,基本上就是一对一模式,学生很不容易分神,学习效率最高。(但是学校显然不能这样办,估计只有西方贵族式的学校,以及中国的皇帝的太子教育是这样的)。对于普通的学校体系教学来说,班级学生在八个学生以下学习效果最好,正常的班级也最好不要超过12-16人。
而中国的名校,每个班都在50-60人左右。据说还有百人班的。要让这种班级的学生全体集中注意力,显然是“不可能的任务”。再好的老师,对此也无能为力。而且,分神的学生们还会互相影响,特别是小学阶段,“课堂秩序”问题是小学低年级老师最重要也最关注的问题,而不是教学内容。
如果家长有机会去您孩子的教室实地看看,就知道上课的时候,大多数学生的大多数时间是花在走神上。学校老师也知道这点,但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要学生不干扰课堂秩序,他们就假装一切OK
所以,小学课堂教学中,每天上午四节,下午两节课。共六节课,每节课45分钟的最多有效学习时间15分钟(按30%的有效时间计算),每天有效学习时间可以有一个半小时。如果再算上每天四节主课外的时间,另外两节课往往是混混日子的“副课”,这个有效学习时间就更短了。如果您的孩子属于不太用心的学习者,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很可能连半小时都不到。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义务教育课程的内容很简单,特别是小学阶段。走神少一些的孩子,就可以轻松掌握,成为“好学生”。还有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进行大量的机械训练,逼得孩子不得不“集中注意力”自学一点东西,所以才会“出成绩”。所以,名校里学得好的学生,其实不是老师教的好,基本上都是自己学出来的。
我们学堂新转来一个五年级的女孩,很乖,原来的学习很好。我有一次问她:你在原来的学校上课是不是总走神?她有些惊讶和不好意思,说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得很没意思,所以很多时间都没听课。我又说:没听课会做作业吗?她说重要的地方听一点就懂了,不懂的看看课本就行了。
我说:你不觉得这样上学是浪费时间吗?她回答:是很无聊。
我又问:在今日学堂上课你会分神吗?她说很少,因为老师总要提问,学生之间要互相讨论,看书,忙都忙不过来,没时间分神。而且,老师讲课的时候,如果她分神老师马上就会发现,会抓她起来回答问题。所以也不敢不用心。
我说:这样学习压力大吗?您喜欢吗?
她回答:很喜欢,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内容很有趣,很多知识很实用,是在普通学校学不到的。而且,在这里玩的时间,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多。在普通学校,没事也只能傻傻地坐在教室里发呆。

实际上,中国小学阶段的这种低效率学习的教育弊病,会给孩子造成一生的困扰。
首先,孩子们被“强迫”坐在并不舒服的教室坐椅上呆一天,他们会很累。而且会让他们的身体越来越缺乏活力
第二就是在课堂上学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没有学习对于他们有挑战性的内容,会让他们觉得很无聊。心理上会压抑和茫然,造成个性和心理障碍。因为孩子其实很愿意探索我们的世界,很愿意学习新的,有趣的内容。
第三就是孩子们的大脑总是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思维会变得迟钝。长大后会变得无法适应更快速和更大量的学习任务。实际上,上中学后,很多孩子无法适应变得多起来的学习任务,被应试体制淘汰。
所以,您很容易发现:自己的孩子上小学后,变得越来越没精神气,总像是很无聊很无奈的样子,即使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她也总是不太高兴的样子。可是又说不出为什么。
这就是小学老师常说的:进学校的时候,孩子每个都不一样,出去的时候,每个都差不多。中国的“学校”和“老师”,就是这样“制造教育产品”的。
家长们知道这个“教育秘密”,会不会很沮丧?

一般来说,孩子随年龄的长大,会慢慢主动控制自己的思维。到了大学阶段,就比较适应这种“听课模式”了。只要他们愿意就会主动通过听讲来吸收知识。可是小学生阶段基本上办不到。
而且,就算是大学生,实际上听课的效率还是不高,各位家长都当过大学生,应该知道“听课”是怎么一回事,一堂课能有50%的内容是专心听下来的就很不错了。
小学生的思维和自控能力不知比大学生差多少,居然用于跟大学生一样的办法“上课听讲”,哪里讨得了什么好处?

所以,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小学,不管什么“名校”,大多数时间都被浪费了。不少家长还发现,自己在家里教孩子,仅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可以学完学校一个学期的全部课程,所以觉得自己和孩子都很“天才”。其实,只要是一个正常智力的孩子,在家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后,每一个都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不是什么难题,你算算学习时间效率,就知道提高六倍一点都不稀奇。虽然我认为这种学这些课本内容毫无意义。
我们说:今日学堂学生的学习内容五倍于传统学校,不少人大惊失色,认为我们不知把孩子累成什么样子,哪里知道他们玩的时间更多,更开心。
而且,真正的学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越学,孩子越活泼,越精神,眼睛里面越有光彩。那种越学越焉巴的“学习”不是真正的教育。从普通学校转来今日学堂的孩子家长们很奇怪,也非常高兴的就是:孩子们往往送到学校后没几个月,精神面貌就完全变了个样。变得有精神多了,而且很开心。
我相信妈妈们在家办学,也会让孩子越来越活泼可爱,也越来越聪明能干的。
我们学堂已经作了很多“探路”的工作,而且这些实践已经证明了事实,您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如果您还是有怀疑,就试试让孩子在家学习一个学期,或者半年如何?您自己会看到效果的。

[ 本帖最后由 如果 于 2009-12-24 17:02 编辑 ]

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子.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439.25 KB, 下载次数: 33, 下载积分: 金币 -1

创办家庭学校的心路历程和教育思想阐述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5 + 5 学习一下。
如果 + 1 + 1 请不要做软广告,谢谢。
cuijlmsm + 1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2:1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4 mahbz 的帖子

“标新立异也未必是什么好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情商”

呵呵,您这个观点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已经很“标新立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2:1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2 果行育德 的帖子

关于这个有一整套的教育理论体系,我在这里一两句讲不清楚。
如果感兴趣,欢迎登陆本人相关博客。
总结的说,思维方式有一元、二元、多元之分;
价值观的核心是“责任”与“荣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0-1-26 09:42:04 | 只看该作者
国内教育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大家都这么来的呀,标新立异也未必是什么好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情商,我身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小时候学习好的典范,但是现在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相反一些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现在都是领导,骨干,所以学习好、学的知识多只是代表这一阶段比较成功,并不表示以后也会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1-23 20:26:35 | 只看该作者
不怕,敢闯,敢折腾,有独立思考能力,才更有机会成功。

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小孩送到哪里都可以说是当小白鼠,遍地的让人感到失望的学校教育,换个私塾,损失未必更大,从概率上说。

一个好的学校,应是有着充分的思想上的交流,沟通,碰撞,启发,以培养小孩独立的思考和学习能力和兴趣。不像咱们这些学校,就是灌,记忆,题海战术。

人格培养更是谈不上,当然这也和社会风气有关。

把小孩花那么大力气搞成考试机器有什么用,浪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有梦的人生 + 2 + 2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1-23 15:50: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赵刚 于 2010-1-23 15:39 发表


我们的“效果评估”最重要的就是看孩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


这个就难喽,评估是有个标准滴,知识结构好好说,价值观、思维方式,这个怎么评估呀?以什么为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5:39: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10-1-22 17:36 发表
不矛盾,教学水平可以从头尾两头来观察,一个是资格认证制度,一个是效果评估体系。


我赞同hi的观点,教育的关键是看效果。
“效果评估体系”说得有点复杂,我们的“效果评估”最重要的就是看孩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

[ 本帖最后由 赵刚 于 2010-1-23 15: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1-22 18:55:22 | 只看该作者
目前的公立学校(也包括绝大部分的私立学校)教学的确有非常多的问题,眼下的教育垄断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但是一个实验性质的学校怎么能证明自己的教学是有可能成功的呢?
这才是根本性的问题。
不信仔细去研究一下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你一定会感觉非常美好: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但是实际落实在教学行动中呢?往往就是以考代学,以培养优秀的考试工具为要了。

一所新型的学校要表明其能力,绝不仅仅是找出现行体制的弱点并猛烈抨击就可以的。——问题人人知道,关键是你做不做得到。
你选择、考核师资的依据是什么?
你的教育理念如何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之中?

说实在话,遇到这方面的语焉不详,我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做小白鼠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赵刚 + 1 + 1 我很赞同。 一所好学校不仅要有教学理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1-22 17:3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 赵刚 的帖子

不矛盾,教学水平可以从头尾两头来观察,一个是资格认证制度,一个是效果评估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2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6 老易 的帖子

“这个水平,不是说批判水平,
还是有建设性的东西有多少。”

非常赞同您对“水平”的要求。
但是,我认为学校都是先办起来,然后再来证明自己的水平的。
毕竟不拉出来溜溜还真不知道是不是真如说的那么好。
进私塾的确有把孩子当“试验白鼠”之嫌,但是大多数公办学校却是一直把孩子当不用思考的“死老鼠”教。
要我选,我觉得做“试验老鼠”总比做“死老鼠”强,毕竟试验半年没效果,我还可以再把他送到其他学校去。
关键是家长肯不肯尝试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20:48 , Processed in 0.093556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