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943|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渊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9 16:0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来源:郑渊洁博客
http://622008599.qzone.qq.com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16 金币 +16 收起 理由
杨树叶子 + 1 + 1 引发深思
烟雨遥 + 1 + 1 值得深思
zxh-0820 + 1 + 1 学习一下。
unique_t + 1 + 1 我很赞同。
颜妈妈 + 2 + 2 同意hq1966
hq1966 + 10 + 10  不能搞简单的二元思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0-2-8 09:1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at2046 的帖子

输得起才能赢得起,输不起的人怎么可能赢得人生大奖,有理,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0-2-7 21:41: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杨树叶子 于 2010-1-26 16:37 发表
心理上是支持这种说法的。可现实中,没办法呀,你看看现在的家长和幼儿园,都疯了一样的教孩子这个,教孩子那个,有几个家长敢拿孩子的未来作赌注啊。

您还是没看懂,这是长远很眼前的问题,您想眼前看效果?还是长远看效果?不可以兼得吧,各位家长自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0-2-4 15:03:1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儿童教育应该是: 小学注重心智,中学注重哲理和逻辑, 大学专业研究,中国的问题出在中学,使得学生变成分数的奴隶,顺便把小学和大学也带坏了.根源就是是万恶的高考(我指的是现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0-2-3 00:48:4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我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只要进了同一所大学,高考状元与一个刚刚够录取分数线的人又有多大的区别?走上社会后,EQ高,兴趣广泛,能力中等偏上的人,才能正真独占鳌头!这是我上大学的个人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0-2-1 13:12:11 | 只看该作者
敢于对抗现行的教育体制,能够顶住当下的教育压力者,凤毛麟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0-1-30 13:14:40 | 只看该作者
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赞同这句话。
史是现在的教育有些变态,不想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要顶很大压力的。虽然我坚信儿童的天职是玩耍,但有时也免在这种压力下彷徨失措,给孩子加点负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0-1-29 20:52:2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不是实验品,谁也说不好没有孩子的个体差异,有的适合长跑,有的适合短跑,家长要了解孩子,跟孩子做朋友,给孩子制定一个适合他的方案才是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0-1-29 13:5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at2046 的帖子

见仁见智吧。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养育观点。没有谁对谁错。因为就算最后以成败论英雄,这个成败的定义也因人而异。 有的做大官是成功,有的做富翁是成功,有的是开心喜悦一辈子是成功。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0-1-28 20:25:12 | 只看该作者
不拔苗助长,但顺其自然下来,进入小学后,才发现多么力不从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4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14:05 , Processed in 0.083678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