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982|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我怎样教古诗——优秀青年教师丁慈矿演讲摘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9-15 08:2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读诗经历
  读诗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很重要,没有诗的人生是不完满的人生。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认为诗教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温柔敦厚。
  很遗憾,我小时候却没有接受过诗教。我的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煤矿工人,他不识字.每天在漆黑的矿井下辛苦劳作。父亲希望我把书读好。可我偏偏不争气,一年级下学期我就开始逃学,我们校园的围墙上有一个洞,墙洞的外面便是青翠的乡村。每天下午,我和几个顽皮的孩子从那里钻出去,掏鸟窝、钓青蛙、抓知了……现在想想,倒也充满了诗意。
  但是很不幸,因为语文考试不及格,我留级了。
  当我第二次渎一年级时,姐姐买了一本《少儿古诗一百首》送给我,一诗一画,画是工笔线描,美极了!作为留级生。
  十分不光彩,自然没有人跟我玩,我便拿出《少儿古诗一百首》自己翻看,照着上面的图画乱涂乱描,也读读上面的诗,我至今还记得一首王昌龄的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大概是我生命中最初接触的诗歌,图画上有一大片的云,云影罩着高耸的山峰,一个穿着铠甲的人横刀立马,好不威武,他的面前飞沙走石。我描着画,并给这将军加了两撇胡子,诗也就记住了。虽然不明白诗意,但这首诗、这幅画却永远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许多年后,我去了青海,看到那岿然屹立的群山,那巨大的云团映在雪峰上的影子,我才知道了什么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句诗真是神来之笔啊!由此,我觉得没有必要把每句诗歌都给孩子讲透,对诗歌的理解,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尤其是对古诗的理解是要由人生经历去印证的,先让诗沉淀在你的生命中,某一年.某一天,某一朵花的开放,某一阵风的吹过,唤醒你心头的诗意与诗情,你也就会恍然大悟,这才是人生的幸福体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明先生15岁离开家去当工人的时候,心里只是想家。有一天读一首小小的唐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他忽然就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他自己的背影啊,心里一下子有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生命中有诗歌为伴,是多么好啊!
  我开始自觉读诗歌,是进入初中以后。那时我们的语文教材,除了课文以外,书末还附有古诗文,这些诗选得太好了,初中第一篇古诗就打动了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上去好听,想一想很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就更美了,在水一方啊!我们那里有一个大湖,烟波浩淼,每次来到湖边,我都会念起这苜诗。后来的几册还选了李后主的词、苏东坡的词、辛稼轩的词、李易安的词……我还不知道什么是豪放派,什么是婉约派,但这些词我都喜欢,无论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是“天下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我都喜欢!课堂上,老师在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的玩意,我就抄书后的古诗词,抄得是如痴如醉,这些诗词也就在这个时候进入了我的生命。
  进入了师范,教我们《阅读与写作》的是展望之老师,展老师是陆小曼的人室弟子,徐志摩的崇拜者,曾撰写了《飞去的诗人——徐志摩传》。他上课一激动就大讲徐志摩,并为我们朗诵徐志摩的诗歌,听着他深情地朗诵,我也喜欢上了徐志摩,买来徐志摩的诗集抄读。
  后来,一位师兄介绍我去见了商友敬老师,我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商老师并不教我们课,我每天放学后到他办公室去和他聊天,向他借书,并把自己读书时的困惑向他请教。坐在老师对面的椅子上听老师谈掌故,说诗词,娓娓道来,我感到如沐春风。
  最难忘的是毕业前一次的春游,在富春江上,老师给我讲《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先生抑扬顿挫的讲解,弥漫在山水的氤氲之中,我由此进入古人所描绘的意境,终生难忘!
  回首读诗的经历,我觉得最好的读诗方法是抄读,边抄边读,抄抄读读,当古人的诗句在你的笔尖流淌的时候,它也就悄悄地进入了你的心间。最好的教诗方法就是聊天,从自己对诗的感受聊起,聊着聊着,大家一起融人了诗境。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曾说:“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这个“化”字用得太好了!我觉得在抄读的过程中,可以“化经典为血肉,化经典为灵魂”,我们生命的质量便得到了提升。从此告别粗鄙和庸俗。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fgcp102 + 2 + 2 学习一下。
jianhong727 + 2 + 2 精品文章!
luckyreddouding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8-5-30 15:50: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发帖际遇]: yudian7506 捡到的钱包找到了失主,获得新儿教奖励 3 威望,恭喜啦!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7-4-19 22:22: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1-5 10:56:43 | 只看该作者
正在学习古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11-15 18:26:52 | 只看该作者
叫孩子背古诗非常困难,丁老师的方法可以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9-13 13:49: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方法学习,,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9-13 13:09:58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和孩子一起背了60多首诗,其中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将进酒》,背诵的时候很有气势。很喜欢这篇文章作者的文化底蕴,这不是我们这些家长一朝一夕能学出来的,给自己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9-10 10:22:21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学习中。看了这篇文章,收获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9-10 02:01:17 | 只看该作者
很受启发,真是个好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7-27 11:43:14 | 只看该作者
读了后,有所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4-18 16:35:39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转贴,到网上搜相关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18:12 , Processed in 0.08414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