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004|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心神不宁-网游-为老易悲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9 14:1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大家关注的话,会知道最近网络上流行了一个词,叫做“心神不宁”,其起源来于央视《焦点访谈》一次失败的节目策划,尽管平时他们都是这么做的,但这次被人抓住了尾巴。而之所以大家把其中的“心神不宁”这个词作为笑谈,则是因为他的夸张。

现代社会下,一个大学生,看了几眼黄色的东西,就“心神不宁”了,就很黄很暴力了,都会让大家觉得可笑。

但是在以前我们那个年代是完全可能的,因为那个年代是整个社会严格管控的,可以接触到这些东西的机会很少,包括我这个好学生,也都亲手传抄过《少女之心》之类的手抄本。尽管我本人没有变坏,但在那个年代,相比有看了这本书会心神不宁的。

但是后来我在2000年以后,看过一位很知名的教育工作者的演讲,在演讲里他提到了:“当今的中学生道德水准堕落,看了《少女之心》的书籍后,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看到这里我就哑然失笑了,21世纪的孩子那个还会去看什么《少女之心》呢,新浪、网易的社会新闻里,可能随便找一篇,都比那部《少女之心》还要黄色,和现代的很多公开的电影和小说比起来,《少女之心》这个手抄本,几乎是纯情小说了。

所以这个教育工作者的可笑之处在哪里呢,在于他的无知。他只听说过《少女之心》是一本知名的黄色小说,但他没读过,他也不了解当代的中学生都在读什么。就凭自己的想象,杜撰出中学生在读《少女之心》的故事,然后进行批判。

老易也是这样,他内心把游戏看作是一个罪恶,所以他说他玩了几个小时以后就会自责,
如果那个游戏不是要注册,我可能会继续玩下去,玩过之后,除了深深地自责与空虚,
就如同接受了蛇的苹果一样。看起来游戏也让老易开始“心神不宁”了,在这种心态下,他根本没有能力写出关于正确对待游戏的方法来,只能是写的东西越来越极端,越来越偏执。

老易的论点也同样获得了一些网友的支持,这些网友的支持基本都是认为对于孩子需要严格的控制和“正确”思想的灌输。下面我就说说这两个问题。

关于控制着在育儿话题中是一个老话题了,以前僵硬和我说过左右派分划的问题,也大多集中在这一点上。实际上具体到这一话题确实可以分左中右,比如左派也就是传统派,在他们的词汇里,控制往往就是禁止的代名词,对于他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禁了之。而右派又称为自由派,更强调的是孩子自己的喜欢与否,只要喜欢就要随孩子而去,甚至在与社会有所抵触的时候,也不去适应社会,而是采取让孩子脱离社会的方法。

在游戏话题中,实际上坛友中还是持中性态度的会多一些,大家都会允许孩子玩一些游戏,但又不希望孩子沉迷于游戏。所以这类人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和想法。

我比较崇尚的做法是什么呢?我在另外一个帖子 凑热闹,俺也从玩游戏说起  已经说的很多了,那就是我们把玩游戏看作一个很普通的事情、常态的事情,而不是洪水猛兽。同时我们在游戏有优劣之分、好坏掺杂的情况下,如果你放手让孩子去选择,他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选择到一个更适合于它的游戏。因此,应该争取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或者帮助孩子去选择一些比较优秀的游戏,让孩子自然而然的有能力去排斥那些不适合孩子的游戏。这种可以叫做引导,也可以叫做一种控制,还可以像老易在另一篇帖子里所说的一样,叫做营造环境。

试图去禁止游戏是可笑和可悲的,不管你是立足于游戏有害论,还是立足于游戏浪费宝贵时间论,都只能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说法,而不可能是一种现实的做法。而这种不实际的理论和做法,在目前这个大环境里,往往会导致孩子走向相反地一面。

下面就说灌输问题,“灌输”目前大约是反义词了,尽管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孩子被灌输。因此有些人倾向于用“影响这个中意词。

实际上用那个词都不重要,关键在于怎么做,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我爱飞飞的说法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09-6-29 09:02 发表
从头摸索自然是不必的。

其实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早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贯彻了,孩子不会感觉不到。

目前孩子小,我宁可和他一起讨论一些具体的规定——最近正在一起写飞飞必须遵行的家规:lo ...


在前面的一个回帖里,看到过一个支持老易的网友这么说:“孩子必须在小的时候多给他灌输一些东西,否则等孩子大了就没法灌输进去了”,这个讲法就很能说明问题。为什么孩子大了就无法灌输了呢?两个原因,一个就是你灌输的那个东西原本就不合乎常理,孩子大了会独立思考了,就不会认可你那个说法了。另一个原因就是你灌输的那些都是大道理,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其实你哪怕小时候给孩子灌输了,也未必孩子大了还能认可。

类似的说法也还很多,比如经常看一些父母的帖子说,道理我都给孩子讲了,但是还是没用,这种所谓“讲道理”也是在试图做一个无效的灌输。

其实我们民族的传统就是灌输,从古代就是这么做的,到现代依然是。也不能说完全没用,因为目前大多数的人,都还在接受传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就是某种灌输的成功。但这种灌输的成功,大多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身体力行,而不是因为读了一些《论语》之类的著作才形成的。所以我爱飞飞说得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而不在于教化。

就是那些喜爱读经的,希望通过孩子读《论语》来规范孩子行为规范的人也会失望。我以前曾经笑谈过,《论语》不过就是一种古代的毛主席语录而已。里面很多说法代表了人追求的一种境界和理想,而不是现实,中国读了几千年论语,也进入不了那个境界,现在依然不可能。

所以说,试图用大道理的灌输去教育孩子,一定是会失败的。

相反地,注意孩子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从给孩子制定合理的规则以及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开始,才是对孩子教育的本质。

对待孩子玩游戏也是如此,不去禁止孩子玩游戏,给孩子推荐优秀的游戏,教会孩子把游戏放在生活中的适当地位,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孩子沉迷于游戏的最佳途径。

下面一段说说老易,记得年初的时候,看到老易发帖子说,他的育儿理念已经成型了,于是很关注、也很盼望,于是看到老易发了很多帖子,数量之巨令人叹服,其中也有让我很赞赏的,也有一些我不同意的,也有很值得商讨的,但是我一直没有太多发表意见。

我在坛子上砸过很多人了,有一些大家是众所周知的,包括前一段我还砸过66,当时有些人问我是不是因为帖子删了生气了,我回答他们说根本不会。因为我泡坛子就是一种游戏的态度,在这里可能只有我让别人生气的,既不会因为某个帖子驳斥我甚至吗我而去生气,也不会因为我某个帖子被删掉了就去生气,记得我去年来坛子发的第一个帖子,就是转载的关于三鹿牛奶里含有三氯氰胺,在西北发现较多案例的帖子,帖子发了不到一天就被删掉了,因为那时候报纸还没开始大加鞭鞑,所以这类帖子管理员会认为是不合适的,尽管我本意是为了提醒大家。所以帖子虽然删掉了,我还是在坛子上驻留下来了。后来砸66,是因为我对66是很了解的,我清楚他那个宽厚的性格,也不会因为我砸他一下而去生气,或者感到自己的权威被破坏了,他只会把它看作一个娱乐。

但是对于老易我还是很慎重的,对他的文字我极少发表意见,因为我知道他很不禁砸,一砸就会跳起来。砸他不仅帮不了他,还会让他的育儿思维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次游戏问题我没注意,就导致了这么一个结果,实在是我的不对。但既然砸了,那就干脆在继续砸砸他把,直到把他砸哭为止。当然,如果老易因为我砸他,宣称要愤而离坛的话,那最好的方法还是我先溜掉吧。

对老易这两个月来的帖子发表一个基本的看法,那就是他退步了。尽管看起来他似乎在从以往的极端观点里往中间在回归,但遗憾的是不是一种批判后的合理回归,而是一种倒退。老易现在就更像是一位老教师爷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最近的“精英论”,“严禁论”等论点,完全是传统思想里的糟粕的东西。也正是这些东西,导致了老易博得了不少坛友的支持。

我们知道,在中国这个环境里,在育儿领域能做到民主是很难的,而做到专制则很容易,因为我们骨子里接受的原本就是专制的东西。所以当老易用新瓶装旧酒的时候,引来很多的赞赏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在赞扬老易的人中,有些人原来尽管做着专制的事情,但内心还是觉得不合适的,只是不知道正确的选择是什么。而经过老易用一些时髦的名词和似是而非的科学理论进行重新包装的时候,自然有很多人欢欣鼓舞了,他们忽然在一天内发现自己不仅不是错误的,而且居然还是先进的、“科学的”代表呢,那种开心的心情恐怕是很难抑制住的。所以说老易的功劳太大了,解决了很多父母长期以来的心理问题。

唯一遗憾的是那个新瓶子太脆弱了,不堪一击。从内心里说,老易还是很希望追求新的方法的,比如它有几篇帖子,比如 谈谈批判性思考 就比较赞赏 Critical Thinking 评判性思维这个东西,他去国外看了,觉得这个东西不错,于是拿来鼓吹。但遗憾的是他缺乏评判性思维的长期熏陶,也无法理解它的实质,老易仅仅把它看作了一种思考方法,而不是一种思维方式。所以他自己尽管推崇了半天,自己却无法去身体力行。

下面就是一个例子,在老易的 再谈建构:警惕穿着马甲的垃圾 帖子里,当一个六年级的学生cfgxj用平派性的思维方法写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后,老易就忘记了自己对于评判性思维的推崇,开始以一位老教师爷的身份,去质问和训斥孩子了,斥责孩子说“做人太自私”、“不懂事”等等呢个,我看了以后,用模仿他的帖子的手法,给他回了一个帖子,对他做些批评。但这种批评对老易来说他觉得是在搞怪,有些朋友也以为我仅仅是在开玩笑。但实际不是,我只是不愿意直接去批评老易而已,因为我知道他可能经受不住。对老易的那种做法,我肯定是不认可的,我只希望他在读我的模仿贴的时候,如果会感受到某些不愉快的话,他应该想到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读到他那些教导和斥责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老易最近发过一个贴子 众人皆醉要独醒:从29岁市长抄袭谈起 ,他和大家一样反对那些做法,认为自己要独醒,不去同流合污,然后自己作为一个精英就可以改变这个社会,充分表达了他的不实际。

硕士、博士论文抄袭、导师用学生的论文当自己的论文,这些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那个市长的事情决不在于这个论文是否抄袭。类似的事情还很多,比如郑州的一个局长,把一句实话说出来了而被砸一样,这类问题很复杂,绝对不是独善其身可以解决的。

我因为曾长期给一位院士做助手,所以对于中国科学界的现状是有一定了解的。基本上都是权威一句话,大家试图去用各种方法,去证明那句话的正确性,而在过程中可以用各种造假的方法。所以我会鄙视中国的科学界本身就没有学会科学的精神。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传统的,我前面说了《论语》是语录,而《庄子》,《韩非子》这些书怎不仅仅是提出理论,还试图去证明那些理论。可惜的是证明的方法基本是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而不是逻辑的手法,因而现代社会读起来时感到非常可笑的。

在现实生活中更是如此,最近的公交着火的事情,官员洗浴被杀的事情,厨师跳楼自杀的事情等社会热点,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先由权威定一个调子,然后用各种方法试图自圆其说,以至于现有的证据会被忽视,其结论也自相矛盾。其根本就在于错了也不认错,可以给个有罪释放的结局,也可以赔偿一大笔钱进行安抚,但就是不允许挑战权威定的调子,也就是说权威是不可挑战的,也不允许质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禁止在网上谈论这个事情。

老易目前开始让自己的理论成型,因而他也要做育儿理论的权威了,因此也就学会了这一套,那就是他的说法不愿意让人批评,一旦有不同意见,他就会试图去找更多的东西来修补自己的理论,以至于饥不择食的会找到了国外的一些偏激的东西来给自己做依据,比如 给Hi5的资料:过度网聊和电游会损害儿童的大脑  ,甚至于不小心砸到了自己的脚。

其实总结老易关于游戏的论点,我给他起的名字叫做老太太的育儿方法,我们都知道传统的老太太是怎么去育儿的,归纳起来说就是一哄、二骗、三吓唬。开始的时候先说那个怎么不好,试图不让孩子去做,当不起作用的时候会说那个有多坏,变出各种似是而非的说辞,去糊弄没多少社会经验的孩子,最后没办法了,就会对孩子说,你再闹,老虎就要来吃你了(或者说警察叔叔要来抓你了)

老易谈论游戏,基本也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开始还认可有些游戏不坏,然后说浪费时间不好,到了最后就成了游戏是毒品,甚至于会伤害到孩子的大脑了。好怕怕哟,可惜这种论调,除了几个别人外没多少人可以认可呀。

在上述那个帖子里,老易和我们有一个差异,很说明了一个问题。老易觉得一个科学家说的话就应该是真理,就如同一个圣人的言论必须是真理一样。而我们则认为,任何一个人包括科学家,都有权提出自己的设想,这种假设没有正确有否之分,而如果希望证明他是正确的的,就必须遵从科学的方法来证明,而这个证明的过程中是不允许造假的,这个过程如果造假,作为一个科学家才会信誉皆失、名誉扫地,而对于普通的人,他也基本就没有再继续讨论的这个问题资格了。因而那个帖子里的讨论,也导致了老易的极大愤怒。

我们根本不关心哪一个人说了什么,而在乎它是否有能力去证明他的论断。在他无法证明以前,每个人都可以不去相信他,哪怕他是权威或者叫专家。

老易现在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是推断其理论的方法问题。

在网上对于我的帖子大家经常会有不同的意见,比较认可我的人应该也是不太多的。对于一些意见我可能都没有回复,除非他一定要求我和他讨论,包括在我 读书和看戏 那个帖子里,老易原来的一个回帖,我们都会以为他不过说说而已,都没有想到他还会很认真的去问那个问题。实际上我写帖子大多是为了讲讲我个人的看法,其中有对的,也有不太对的,我本人也无意去教导哪一些人,更不想去改变一些人内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的想法。因为我既不是圣人也不是祖师爷,我没资格也没必要去教化别人。对于一些明显好笑的说法,我也大多是笑笑和为他感到一丝悲哀而已。

所以对于老易,我也不准备去再继续砸他,我仅仅也是对他感到悲哀。有时候我看着他的文字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这难倒是当初的写过批判卡尔维特教育和哈弗女孩的那个萧愚么?应该是假冒的吧,否则为什么他现在的思想,完全和《卡尔维特的教育》那本书里的理念,完全合拍了呢?

后来想想还应该不是假冒的,之所以合拍了就是因为《卡尔维特的教育》那本书是个伪书,本身就是中国人编纂的,而这些在国外从来不能入主流的东西,因为和中国文化合拍而得到了推崇。而老易的新瓶装旧酒,装得也不过是这些传统的东西,所以在差异之下整体合拍是可以理解的。

但还有一个不能理解的是,像司马南那样一个从科学的斗士堕落成小丑,可以从他由江湖转入体制了来解释。可是老易的转变又如何去解释呢?也许,他从根里就从来没变过?所以我为他悲哀。当然仅仅是悲哀而已,别无更多。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6-29 15:0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9威望 +42 金币 +42 收起 理由
qxz778 + 2 + 2
梦幻妖精 + 2 + 2 天阿这么大一个砖头~~
lalaz90 + 2 + 2 有点崇拜QQ了!
hq1966 + 10 + 10
天问 + 10 + 10 比较认可你的,可以算我一个。
dragonnice + 2 + 2 在游戏这个问题上完全支持你的观点。
如果 + 10 + 10 好长啊,终于看完了
beansky + 2 + 2 精品文章!
爱小爱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7-9 16:0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wanyi77 的帖子

哈,王小波可是我们的偶像哇。

我和朋友们都是王门走狗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2 + 2 哈,:handshake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9-7-9 14:06:21 | 只看该作者

读了几句话

年轻时候读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有场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业巨头安得国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
萧翁说明辨是非难,是因为这些是非都在伦理的领域之内。俗话说得好,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件对此人有利的事,难免会伤害另一个人。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倘若某人以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以为自己的见解一定对,虽然有狂妄之嫌,但他会觉得明辨是非很容易。
伦理问题虽难,但却不是不能讨论。罗苏先生云,真正的伦理原则把人人同看待。考虑伦理问题时,想替每个人都想一遍是不可能的事,但你可以说,这是我的一得之见,然后说出自己的意见,把是非交付公论。讨论伦理问题时也可以保持良心的清白。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这些傻子也不是真的傻,但喊出来的都是傻话。

。。。。。。。。。。。

——《王小波 我的精神家园 序》——很有趣的一本书,读之若有所感,摘而贴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qxz778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7-9 00:19:42 | 只看该作者
好像老易最近身体不好, 要保重, 好好休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7-3 13:35:4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在网上,你要想弘扬一下主旋律,当个正人君子,一定会被人讥笑。。
生活好了,一定要说,污染严重了;吃的饱了,一定要说,三聚氢胺多了;
余秋雨曝光了,一定是做贼心虚;文怀沙被质疑了,一定是有难言之隐;
女子跳江了,一定是权贵的亲戚;男人跳楼了,一定是有黑色背景;
网络游戏,一定要大力提倡,好处多多;限制禁止,就是民主不够,贻害无穷。
千万别说什么爱国,理想,奋斗,我看到的都是黑幕,整天苟且偷生,心向往的是大洋的彼岸。。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qxz778 + 2 + 2
gajidouma + 2 + 2 哈哈哈,深刻。不标新立异,怎显得我特 ...
天问 + 10 + 10 何出此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1:1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urlaubgeniessen 的帖子

人在病中,难免会情绪烦躁。

如果是平时,我这个帖子估计老易也会正确对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7-2 08:18:4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老易的帖子,他这两天身体严重受创,因此导致心情起伏过剧,甚至语出惊人,把谩骂当潇洒,我也为他悲哀了呢。

由老易在自己楼内的谩骂,以及声称他人说“风凉话”自己就可以说出“不算骂人”的话来,至少可以感觉他心情烦躁,判断和自持都大失水准。
我同情老易身体上的痛苦,同样的痛苦,我自己的母亲30多年前也曾身受,而且那时体外碎石还不是成熟技术,就是成熟了,限于经济条件也基本不可能采用。但即使同情,我也不能就此放弃立场,对老易的这种行为表示默认,赞同。虽然被他骂过的人都默然,虽然我这个旁观者也很怕招致攻击,但是论坛就是这样,是个公开的场合,还得有个公开的礼仪,不能想说什么就信口雌黄,更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为人者,面对不同意见,该持什么态度?
凡顺耳的皆笑纳,凡逆耳的都不加选择地抵触甚至谩骂,可以吗?——这样,我们要失去一个重要的提高自己的途径了(老易的理解,不会凡他所言皆真理,任何人不得批评了吧?)。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送老易,期望他病愈后能用正常的理性思考一下。

此外,更重要的问题是,作为鼠目寸光版主,老易对讨论问题持什么样的态度?
记得这里置顶的关于讨论的目的及方式问题里有提到
个人认为既然是讨论必然是针锋相对而难以是心平气和的,敢于参加讨论,就要有好的心态,如果你习惯于接受吹牛拍马式的就最好不要参加讨论,嬉笑怒骂皆文章,只要不是针对某个人的谩骂和攻击,我认为都是争论的手段和方法。

这个帖子既然置顶了,我想对里面提到的讨论方式,大家应该是基本认可的。身为版主,更应该以身作则,不对吗?
以自己在病中为由,给自己的帖设禁忌不得有犯忌言论,窃以为,不可取。

不想去老易的帖子跟帖了,一个客观的比较竟然招致如此对待,还被扭曲成“风凉话”,我说的话更尖锐,他的骂人话只怕更要厉害了。我气量狭小,说不定跟他掐架起来,就要闹翻天了。

因为的确为老易感到悲哀,虽然与楼主本来的意思不相符,也在这里跟帖了,看老易会不会也给我来一通谩骂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长用户 + 2 + 2 直得老易考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6-30 13:54:12 | 只看该作者
估计小孩都喜欢QQ这样“开明”的爸爸吧,只是这个度不好拿捏,怕就怕画虎反类猫。

我更希望孩子也要明白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道理。

替谁谁谁悲哀就不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6-30 11:57:0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把网游比做电子毒品是我发明的,虽然与真正的毒品不沾边,但危害比较大,在中国成为学生们的主要问题,我一直认为将时间用在有用且更有效益的地方是学生们应有的意识及责任,我支持老易的观点。

不过,我反对网游,但我不反对游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6-30 11:02:01 | 只看该作者
QQ能写这么长的文章,打这么多字,是的确不容易,可见投入感情,和认真程度。

辨材也很好,当然每个人都不是辩论专家,这是个气氛友好的探索育儿的论坛,很多表达,也同样有很多漏洞,其实是没关系的。这里也不是,比聪明,比逻辑性强的地方。

我个人觉得,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过于激烈的措辞的,伤感情啊,

观点不同,求同存异,不一定就非黑即白,要么我对,要么你对,搞的这么激烈,很多事情,确实因人,因环境,条件而定,

我的意思,观点先不谈,大家都应当注意些基本的礼貌,友好。即使你和对方很熟,也要注意其他人的观感,就事论事,不要乱给人帖标签,否则就有点涉及人身攻击了。就好像情侣在公共场合,不适合过分亲昵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ngling0921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12 09:35 , Processed in 0.084979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