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062|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幼儿读经:从古人的背经谈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4 01:1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说说我的观点,除了极为基本的三字经,弟子规之外(也许再加一两个),我是不主张幼儿把经文背下来的。即便是三字经,我觉得全背是没有必要的。主要原因是以前提过的挤出效应,这种做法过于费时费力,而且收益是非常有限的。完全不符合我经常强调的效率原则。此外,背三字经,背弟子规,我认为这属于早教中的语言活动的范畴,是不属于读经范畴的。原因后面会讲到。

有人说,古人可是要求孩子把经文全背下来的,怎么解释?我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说古人为什么背经书,所以这里只能根据一些常识进行推测。

首先,古代的知识非常有限。而且考试的题目也非常有限,主体就是四书五经。试想,如果现在的高考规定,高考题就在某某课本里出,估计绝大多数学生不用你说也会把课本全都背下来。实际上,现在许多学生对待历史,地理,政治这样的学科就是这样做的。就是照相式的记忆法,你随便说一个知识点,他就能告诉你这个知识点在什么页码的什么位置。这种功夫,对付有些考试的确是比较有效的。

第二,古人的学习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不像现在,有数学,有音乐,有美术,有手工以及各种体育活动,古人只有一个经文可教,但是,古人也是很聪明的,知道这个年纪的孩子,你跟他讲经文的意思纯属对牛弹琴,是没多大意义的。那孩子总得干点什么吧,随便一个人都能想到,背。

背这种事情,是非常消耗时间的,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孩子识字。所以,孩子童稚期这段时间就被填满了。而且,也不用愁师资力量,就这一个学科,老师能把书念清楚就行。

第三,孩子出了私塾以后一般进太学,就是秀才了。这时老师就要讲解经书的内容了。这种讲解,往往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不像现在,有教学大纲,有系统规划,有预习,复习等等,所以如果脑袋里没有背过经书,是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的,往往会不知所云。

说了以上种种,想说的是,古人让幼儿背经书,实际上并不是出于什么高明的教学理念,而是教学水平落后,教学资源贫乏时代的必然选择

对于今天的幼儿来说,有着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科学系统的教育活动,完全没有必要以背经书的方式进行早教。至于认字,更不必通过古文来认字,那完全是舍近求远。

以往,我是比较宽容的,认为如果孩子将来以古典文化为发展方向,幼儿时背背经书也许可取。

但是,我现在可以比较明确的说,即便是将来以此为业,幼儿时背经书也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即便将来要搞古典文化的孩子,也要在幼年打好全面的基础。没必要急功近利的抢跑,那样反而欲速则不达。由于挤出效应的存在,幼儿将太多时间投入在背经上,势必会对发展其他方面的素质造成影响。

更何况,幼年时背经,保存度极低,从脑科学的角度,4、5岁时记的东西大多会在脑发展的过程中被无情剪除。就是说,是很容易遗忘的。投入多么多时间打水漂,我都替孩子们可惜。

幼年时背经是没有必要的。那么,早期教育还没有必要读经?当然就没有必要了,既然没必要背,讲意思又不懂,何必要读经呢?

有人说,那背三字经算不算读经,背弟子规算不算读经?那么,我想问的是,背唐诗算不算读经?这些肯定都不算读经了。这些应该归为早期的一种语言活动。记住,是语言活动。是以古代文本为载体的语言活动,与背儿歌,说儿歌性质是一致的。跟读经是两回事。

之所以把弟子规考虑进来,因为考虑到篇幅短小,另外,似乎有一些道德观塑造的作用。好像背一背花不了多少时间,也没什么害处。就当是一种语言活动,如果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那是额外的收获。

不过要提醒一点。弟子规,三字经如果能够起到道德教化作用,一定要家长自身的行为与文章的内容匹配。其实对于儿童来说,道德的教化归根结底还是家长的榜样作用,言传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有人担心经文中有些理念的副作用,实际上不用担心,如果家长不在生活中实践这些理念,那些东西不会自动成为孩子的观念。其实,我倒是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编一套弟子规,作为家庭教育的大纲性质的东西。

总的来说,四、五岁这个阶段,不要动不动就背。 有这时间,要多朗读,多朗诵,即便背一些儿歌,其本质也是语言活动的一种。而不是让孩子把这种知识背下来。

语言活动的目的就是锻炼孩子的口齿,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同时促进语言和思维的成长。操作简单易行,其实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早教活动。

许多孩子口齿不清,说话含混,不去努力把话说利索,说漂亮,反而去背经书,背英语,这不是舍本逐末是什么?把基础打牢,身心健健康康,然后到了8、9岁的样子,这个时候,如果决定在古典文化这个方向发展,那么,再有意识、有选择的背一些相关的内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是那句话,早期教育,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8-21 00: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23 金币 +23 收起 理由
阿布妈 + 1 + 1
棠棠妈 + 2 + 2 说得好
伾妈 + 2 + 2 想知道老易的孩子有多大了
hq1966 + 10 + 10
果行育德 + 2 + 2 持保留态度
忘忧草2000 + 1 + 1 精品文章!
pianocrazy + 5 + 5 好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2-3-28 12:5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angrenee 于 2011-12-24 06:48 发表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那您是鱼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1-12-28 12:23:16 | 只看该作者
重要的不是读不读经,而是怎么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1-12-26 11:27:53 | 只看该作者
读经不背经。

我们也算是读了好几年了,没看出来大的好处,但现在也才八岁。或许以后会有更多不同,有待以后继续反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1-12-24 06:48:07 | 只看该作者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11-9-4 10:1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头看还是赞同
俺妞读经实在没读出什么。反倒浪费了玩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1-9-1 11:02:42 | 只看该作者
来过,学习了,很喜欢讨论,这使得我更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谢谢诸位的各种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1-8-21 17:40:00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的东西是可以让孩子记一些的。我对孩子采取放任记法。早上有时间就把录音机打开,放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经典诗文。我听他也听,时间长了就记了一些下来。虽然不多,但孩子至少不反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1-5-25 21:47:00 | 只看该作者
我比较认同不颜草同学的看法,没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扎实是不会有所成就的,就像陶渊明的《陋室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1-5-19 17:02:52 |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背过一些,但是不是很多。我觉得不是一定要说背或者不背,应该有选择地背。《三字经》里面有好的东西,特别是关于历史那段,很简洁地概括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征,不背确实可惜了,孩子背了对他以后学历史会有很大地帮助的。还有中国一些古代的经典书籍《三字经》里也有提及。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想书读了一百遍了应该会背了吧?但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背,那就是浪费时间了。这需要父母把关。

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父母没有基本的文学修养又如何能教导出一个有文学修养深厚的孩子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06:22 , Processed in 0.099410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