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3672|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一点儿内幕:吸毒一次即可上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1 02:0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提出,为了让孩子避免网游上瘾,我要让孩子早接触,
他对这东西没了好奇心,以后就不会玩网游上瘾了。
还为这找了个理论根据“饥饿理论”。

我听了这话冷汗嗖嗖直冒。看来,光谈常识没用,得来点内幕了。

众所周知,吸毒一次即可上瘾。

原因是什么?我的一个朋友讲,那是因为吸毒带来的那种异常快感。
那种快感类似性高潮的体验。但性高潮能够持续的时间很短暂,
而吸毒带来的快感,持续的时间可能是性高潮的好多倍。

谈这个话题不是让大家去体验,而是想告诉大家,吸毒一次就能上瘾,绝对的。

倒不是生理上的依赖,一次吸毒不至于产生那么强烈的生理依赖,
关键是心理上的依赖。因为前面说了,吸毒带来的快感太强烈了,
所以吸一次,足以铭记一生。这个心瘾是最难克服的,所以,许多人
即便是生理上戒断毒品后,又会复吸,而且复吸率达到95%以上,全世界都无例外。

所以,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说,我吸一次试试吧。别试,试了这一辈子可能就完了。
吸毒的人,很容易形成吸毒人格,现实中的那些快乐,对他来说毫无吸引力。

现在说说网瘾这个事情。网瘾的含义要广一些,网游,网上聊天,诸如此类都算吧。
在细谈这个话题之前,先做一下区分。成人的网上聊天,比如,江湖建的那个大型QQ群,
我们在里面聊,应该不算什么网瘾。大家一般是聊孩子教育之类的事情。

但是,孩子不一样,孩子网上聊天,会给他带来一种异乎寻常的快感。
请注意,这种快感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种非常的体验,我们成人可能体会不到这种快感,
但是,我十几年前最初接触网上聊天的时候可是结结实实体会到了这种快感。

因为网上聊天可以谈到许多新奇的话题,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且一般都是异性陪聊,
与力比多掺杂在一起的聊天,那种快感可想而知了。

此外就是网游。网游,未必说玩一次就上瘾。但是,玩几次,玩进去了,入境了,入戏了,
想不上瘾那是很难的。

所以很多家长的想法,我让孩子多接触,接触多了他就不好奇了,不饥饿了,
习以为常了,吃饱了,也就不上瘾了。这是多么危险的想法。

我还没听说这种戒毒大法,就是成天让你吸毒,一直吸到你饱了为止。
不要忘了欲壑难填这个成语,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用饥饿大法的。

但有可能,你的孩子的确玩了几遍没什么兴趣退出了,你可能心中窃喜。
但这不是你教育理念的成功,而很可能意味着你的孩子的成熟度还没有到接受这种东西的年龄,
但是,他一旦能够接受,这种试试的想法就有可能让其从此上道儿。

网游不是某种食物,上顿吃下顿吃可能以后你见到它就想吐。网游是类似电影那样的东西,
是不断推陈出新的。的确,总玩一款游戏你会厌倦,就像我们不可能把一部电影翻来覆去总看一样,
但是,网游现在推陈出新的速度很快。已经到了供过于求的程度,往往你这个还没玩腻,
另外一款又开始勾引你了。

你今天让孩子把这款游戏玩了个够,以为他开始厌倦了,可第二天他就可能玩下一款去了。
你是永远没法满足他的胃口的。所以,提出“饥饿大法”的朋友,在这个问题上思维显得不够立体,
他错误地把网游当作了一个性质单一的的整体。

我们不让孩子玩网游,并不意味着我们是专制的家长,要强行剥夺孩子的快乐。
根本不是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我们不让孩子吸毒,岂不是更加剥夺了他的快乐?

人生能够得到快乐的渠道有很多。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那种替代物。

我们要“疏”,更要“导”。我看很多家长“疏”的不亦乐乎,但是看不到“导”的做法。

有人朋友提出,给孩子培养三种以上的兴趣。这个主意我看行。

依我的想法,三个有点少,三十个都不多。

首先,从体育着眼。篮球,NBA,足球,欧洲联赛,世界杯,网球,费德勒,乒乓球,羽毛球,围棋,象棋,
以体育为兴趣的一大好处是励志,培养一个人的进取心,看看科比,为了总冠军付出的艰辛努力,有这样的偶像,
想不上进都难。看看社会上的精英人物,很多都是体育迷,白岩松,崔永元,都是足球迷,许多国家的总统,
以热爱体育树立自己的形象。没听说哪国总统说自己是个网游爱好者的。

其次,从影视着眼。当然,要多看积极向上的。最近不少这样的好片子,亮剑,潜伏,奋斗,我看都不错。

还有,小说文学。这点就有点麻烦。因为据说小说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被影视取代了。的确,小说有些不大符合
现代人的欣赏习惯,逐渐淡出可能是趋势,在这方面硬生生的培养兴趣可能也不大恰当。那就不妨顺其自然,
让孩子寻找自己喜欢的文字。不一定非得盯着所谓的经典名著。那东西得看缘分,将来有缘了再接触不迟。
另外就是一些垃圾文化,垃圾小说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有点复杂了。可能会有一定争议。以后单独谈。

第三就是科普之类的东西。这个不细说了。

另外一个兴趣源跟手工有关。纸模型,手工制品,玩具,小实验等等。

此外,与电脑相关的游戏也未必都是不好的东西。有些单机游戏,比如打坦克,开赛车什么的,我看就挺健康有益的。

现在的孩子其实很幸福。找乐儿的方式实在太多。这些都是网游网聊的很好替代品。
要争取把孩子的注意力“导”到这些地方来。

这些兴趣越多,沉迷越深,那么,抵御网游诱惑的能力就会更强一些。

当然,替代性的兴趣只是治标,归根结底,真正能让孩子抵御网游诱惑的还得靠前面说的“建构”。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36 金币 +36 收起 理由
HMB + 2 + 2 精品文章!
上方宝剑 + 3 + 3 精品文章!
心香如意 + 10 + 10 把网游与吸毒的本质弄混了,概念性错误
zhangxinwen + 2 + 2 我好喜欢。。。
hq1966 + 10 + 10  网瘾与毒瘾不具可比性 
天问 + 9 + 9 02:05?又是一个超级夜猫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6-24 16:13:50 | 只看该作者
很受教益。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饥饿大法来解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6-24 05:51:24 | 只看该作者
网游对成人来说,和毒品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那可以说有很大的近似性,现在有多少孩子和家庭被网游搞得一塌糊涂,报道的只是一小部分。我妹妹家就是这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nowman0322 + 1 + 1 和我的想法差不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6-23 13:55:3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太强了!好好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6-23 12:15: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hyouth 于 2009-6-22 19:07 发表
哦,我自己小时打过游戏没上瘾,工作后被人数不够的男同事抓住培养打联机网游,也没上瘾。所以没当回事,儿子三岁前就接触电脑游戏了,玩过一周就没兴趣了,正准备四处搜罗些好玩的游戏呢


大概人和人不一样吧,我老公也是对游戏没兴趣的那种人,我以前有一段特别入迷,现在好了,一点兴趣也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6-23 11:01:37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主意见,网游等同于毒品,少沾为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6-22 19:07:49 | 只看该作者
哦,我自己小时打过游戏没上瘾,工作后被人数不够的男同事抓住培养打联机网游,也没上瘾。所以没当回事,儿子三岁前就接触电脑游戏了,玩过一周就没兴趣了,正准备四处搜罗些好玩的游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9-6-22 16:59:37 | 只看该作者
小孩的钱好赚,大人宁愿给钱也不给时间陪孩子。
穷人家的孩子是怎么也不会用钱去买虚拟币的。
肚子还没吃饱呢,还虚拟!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6-22 16:43:29 | 只看该作者
笑S,楼上这位居然想到给孩子下毒,然后逼孩子抽烟,然后孩子反感抽烟 。。。
  从那个游戏楼,看到那么多家长为了孩子玩电游,自己被迫玩电游,帮着赚虚拟币,帮着照顾拉姆(这是个啥东西 ),,,再到这里,楼上这位想到演戏,演有烟瘾的坏爸爸 。。。。我们这些家长当的,,真是辛苦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Lppbb + 1 舐犊情深乃至口不择言饥不择食慌不择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6-22 15:30:34 | 只看该作者

亦庄亦谐话疫苗


=================================
引用易版26楼文述:
疫苗派,从理论上肯定是站不住脚的。这个不必多说。
咱不说吸毒了。就说吸烟。有几个人说,为了让孩子以后不吸烟,先让孩子试试吧。早吸以后就有免疫力了。
=================================

看到小小鲸鱼调侃自认是“疫苗派”,易版接着将此词固化确认了。被扣上“疫苗派”的帽子却是始料未及,不禁莞尔。

正莞尔着呢,突然间灵光(有可能最后被证明实为邪念)一闪。。。。来不及说网游了,有个极端的新思路。。。。。让孩子小时候吸烟??吸了就有免疫力了??不能吧!!。。。是啊,怎样赶鸭上架圆我的疫苗理论呢??。。。是不能让孩子吸烟啊!!。。等等。。
等等。。。有了。。。有了。。。大家以为以下做法何如?(此贴稍微有些歪楼了,但还和本楼有联系,再者我也不愿开新贴)

1、抽烟的父亲以后要时不时地装着“烟瘾发作”,期间具体表现为一改平时在家中疼爱、宽柔、负责的性情,表现出自私、易怒、专断、懒惰的面貌,还可逼真地伴有头晕脑胀、少气乏力(装口吐白沫就有些过分了,切记!)等症。还要故意挑在和孩子密切相关的某件事情上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了,就拿黄世仁做样板,逼债似的逼他做他最不愿做的事情),烟瘾表演完后搂着他诚恳地向他道歉说那是香烟害了爹,让他藉由对亲人的爱而发自内心地生出对香烟的恨。是啊,我们能因孩子而恨网游,孩子为什么不能因父亲而恨香烟呢?

2、咨询一下医生有没有什么药服用后再吸烟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难受之极的药(副作用要小),偷偷地下到孩子饮食里,再抓几次他犯错误时以吸烟惩罚之。

3、费些心思挑一些这样的视频给孩子看:里面的主人公的长相猥琐、性格守旧、阶层低下等(反正意思就是挑和孩子目前审美观极为对立的主人公),可主人公偏偏整天叼着烟卷(别挑小马哥啊,他除了烟卷还叼牙签呢,我就是被这厮教坏了的)。

3、上了道的烟鬼们都知道,第一支乃至前几包烟都是很难受的,关键就在于心里没有负罪阴影的情况下连续吸了几包以上才形成了生理上的依赖。但有了以上几点经历,试想当孩子第一次被别人煽动去尝试香烟时他会去做吗?就算会做在固有的心理阴影下会连续尝试几包乃至上瘾吗?

4、虽觉有些道理但自忖此办法还是够极端了(哎,本为极端人爱为极端事),让大家评评,只要有百分之五的可行性就值得一试。若蒙众位赏识,还请谢老易引玉之功;若铺天盖地全是板儿砖,吾自会找个旮旯去面壁一周。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9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10:44 , Processed in 0.087792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