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58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一点儿非常识:从马斯洛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0 17:5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认为,人有五重需要。生理,安全,爱和归属,自尊,自我实现。

我们都知道,有需要才会有动机,动机来自于需要。

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根据学生的需要激发其学习动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比如,赏识或者表扬的方法,就是满足了孩子自尊的需要。

而反过来,通过批评,暂时剥夺孩子的自尊,也能够起到激励作用,
因为这可以激发孩子通过努力夺回自尊。

比表扬更高级的是荣誉感,NBA球场上,有的球员资产达到上亿,有的球员年龄超过40,
但他们仍在球场上誓死拼争。无非就是为了一枚总冠军戒指,这枚戒指的价值也许超不过
1000美金,但是,他代表的荣誉是多少金钱都没法换来的。

荣誉感,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种牵引孩子努力奋发的强大武器。
换句话说,这种对于荣誉的追求是教育者能够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石。

好,回过头来说说网游。

有些人看到一款游戏,很好,里面没有黄赌毒,于是,开始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玩,去尝试。
说实话,在如此严格的监管下,哪款游戏里会有黄赌毒呢?基本上是没有的,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人说网游是电子毒品?

最近,有位IT业知名人士发表演讲,说,反思自己对于虚拟物品的忽视。
因为他发现,现在除了网游外,虚拟物品的买卖也非常火热。虚拟鲜花,虚拟衣服,虚拟宠物诸如此类,
以前他以为,这些东西不就是设计师花个把小时画出来的东西吗?怎么会有人花真金白银去买呢?

后来他总算想明白了,原来许多人已经入境,虚拟与现实不分了。

这里我摘录几段他的话:

主流的用户主要就是几类需求,第一虚荣心的满足,第二竞争心的满足
看起来很傻,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也身临其境的话,我们觉得很有道理,因为那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以前我认为,游戏是很多人在里面死皮赖脸花很长的时间修改数据库里面的字段,你打传奇,就是升到29级、30级,
无非就是一个字段,我觉得很无聊,我觉得很假,但是又一想,在这个世界上,就是真真假假,
比如我们去看电影《南京,南京》,有的人看得痛哭流涕,有的人看了捧腹大笑,有的人看完心情很爽,
有的人看完了心情很抑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是因为当时我们入境了,我们一旦入境,就会进入另外一个时空去,
在这个时空里,所有价值、评判标准以及我们的喜好都会产生一份新的复制,
这种复制会导致我们在虚拟的世界里愿意为它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
所以,其实虚拟物品的消费可以为互联网公司带来真真实实收入的模式,

虚拟物品也满足了人们在精神上很多的需要,用户可以为一个大片花60块钱付费,
也可以在你的网站上,为了让他得到同样的满足而付费,
后来我特别的理解,为什么小朋友要在QQ上买玫瑰和衣服了。

这段话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网游玩家和虚拟物品消费者的心态,就是已经入境了,
把虚拟世界当成了现实世界的复制。甚至虚拟现实不做区分了。

这件事情,我们用立体思维来看,有消极一面,当然也有积极一面。

因为许多在现实世界里得不到“自尊”这种需求满足的人,可以在虚拟世界得到满足。
这样,他们的幸福感会有提升,这某种程度很符合和谐社会的宗旨。

所以,有人疾呼取缔网游,禁止网游,我是不同意的。
因为他对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是有心灵抚慰作用的。我们没有权利剥夺这部分人的幸福感。

但是,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我又是非常反对网游的。原因在于,
网游会让我们这些教育者失去赖以教化学生的武器。

前面提到,教育者可以通过表扬,通过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来促成学生的进取,努力,
但是,学生现在可以完全地绕开你。他可以进入虚拟世界轻而易举地找到这种荣誉感。

学校里的名次对他来说没有意义,他在乎的是网络世界里的级别。
学校里的奖励对来来说已经无所谓,他在乎的是网络世界的荣誉。
他不屑于跟同学们竞争,因为他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成为名震江湖的大侠。

他已经完全入戏了。

现实世界对他而言,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生理需求的地方,
其他需求,诸如爱,归属,自尊,自我实现,他都可以在虚拟世界得到满足。

对这种全然入戏的学生,大多数教育者只能束手无策。

有的家长认为,我每天只让孩子玩半小时,而且是他做完作业之后。这不会影响学习。

诚然,从时间的角度,这也许不会影响孩子什么。

但是,你可能忽视了这种东西对于孩子心理的影响。

每天半小时,或者,哪怕每周半小时,日积月累,他就会慢慢熟悉这里面的游戏规则,
熟悉这个虚拟世界的游戏规则,开始逐渐体验到这个世界能够带给他的心理满足,
一旦这种心理满足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力量,成瘾是必然的。

而成瘾的背后,不仅仅是对时间的消耗,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的价值观的改变。
即,他可能形成虚拟世界的价值观,而对现实世界采取一种漠然的态度。

当然,我反对网游,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因为教育者考虑的问题比较理性,甚至价值观比较单一,
就是让孩子成才,成为杰出人才。

但是,从家长的角度也许不这么想。有些家长可能觉得,我养孩子他感到快乐就可以了。
即使天天玩网游,只要他高兴,家长也乐和。的确,许多家庭条件优越,孩子成才与否
不是必须的选项。对这点,也不能片面的否定。

从立体思维来看,国家有国家的考虑,教育者有教育者的考虑,家长有家长的考虑,
所以,这件事究竟如何取舍,归根结底还在每个人自己的掌握中。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6 金币 +16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学习一下。
风中白杨 + 2 + 2 学习一下。
hq1966 + 10 + 10
果行育德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7 15:25:19 | 只看该作者
关键在适当。小时候适当地接触一点内容健康的网络游戏,或许可以防止青少年时接触网游一发而不可收的狂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7 10:45:27 | 只看该作者
可能还是孩子生活太单调了,现实生活没能激发他们的激情。
不过,网游作为一大产业,现在国家可是大力扶持的啊
光堵是堵不住的,得合理引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6 22:32:5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我想瘾是每个人都需要有的,每个人瘾的东西不一样!不然活着还真没什么意思!但是电脑的网游戏对于没有什么控制力的孩子来说,绝对是有害的!长时间的玩,还怎么培养孩子对其它事物的瘾啊?
     是的,做网游的程序设计人员是优秀的,可我不想让孩子做这行!做这行的人打小也是好好读书的吧!
    这些时,孩子他爸偶尔让孩子玩玩打枪的游戏,我看也还是绝断此类行为吧!防微杜渐绝对是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8-18 20:29:37 | 只看该作者
思考中。。。。同意7楼的观点。缤纷的社会
单调的生活。麻木的大脑。。现代化的代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6-22 11:26:16 | 只看该作者
还真是,我们来到儿童教育论坛,也是一种网瘾,满足了交流和学习的愿望。

上网时,我们就不能做其它事情了,除了老易这样研究教育的人,其他人大多在不务正业。嘿嘿!

我一直没让孩子玩太多的电脑游戏,无奈现在的学习越来越电子游戏化(如各种学习软件,以及英语学习卡通片),以吸引孩子集中注意力。这对孩子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各自的比例有多大呢,怎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呢?

[ 本帖最后由 学而妈妈 于 2009-6-22 03: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6-22 09:59:36 | 只看该作者
做网络游戏的人都是心理学家,知道大多数人需要什么。
诱惑太多了,没有人能幸免。
没有出现网瘾症状是因为有其他的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6-22 09:54:5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版块真好.还是第一次来.以后多多进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6-22 09:51: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老易最近的几篇文章,获益匪浅。孩子玩网游的恶果就是逐渐沉浸于虚拟世界,进而丧失了对真实世界的兴趣、探索和学习,这对孩子的成长的确是非常不利的,以前我还真没考虑到这个层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6-22 08:57:40 | 只看该作者
我在自己上网瘾之前成功阻断了,开心网上的账号全部注销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12:42 , Processed in 0.084602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