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80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东西要有立体的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7 17:0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闲聊,想到哪说到哪。


许多人都有《哈佛女孩》这本书,我当初读这本书的时候,从头至尾都感到不舒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准备出国留学。并在一个留学论坛里担任版主,每天打交道的都是一些留学生和准留学生。其中,各种名校,哈佛的,耶鲁的,MIT的,都打过交道,包括我的大学同学和高中同学,留学的也很多。


留学这回事,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秘密而言。有些到名校的,其实能力平平,但是,他能够把自己包装得很绚烂。留学的本质,就是包装。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大学里的许多课程老套陈旧,往往那些乖乖的好学生并不是大学里最出色的。像我们论坛用的这个程序discuz,这个程序的发明人是国内一所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十多门功课不及格。他与哈佛女孩差不多同龄,但是,他现在已经是几千万身价的企业家。

像这种学生,是肯定进不了哈佛这类大学的。因为他的GPA惨不忍睹。所谓GPA,就是大学平均成绩。而哈佛,是极为重视GPA的。哈佛不会去思考中国大学的这个特殊性,即很多优秀的,有创造力的学生是不看重GPA的,只有那些乖乖的学生,才会把中学那套用功的方法用到大学里,拿到很高的GPA.

而我们知道,除了GPA,其他进入哈佛这类大学的指标,如GRE,托福是根本拉不开差距的。尤其是GRE,已经被中国学生破解了,没有多少区分度可言,有人说就是一个体力活。而托福,也只要刻苦一些就可以了。所以我们看到,即便哈佛这类大学标榜看重学生的创造力和领导能力等,但是,她真正面对中国学生进行招生的时候也会一筹莫展,因为他缺乏工具来判断学生的真实能力和真实创造力。有人说,不是还有推荐人,个人陈述吗?中国的推荐人靠谱吗?往往都是自己写好了,让老师签个名字就可以了。而个人陈述,许多专业公司可以帮你进行包装。就算没有专业公司,你还可以参考网上现成的成功模板。

所以,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录取人员,实际上招收中国学生的时候是没法做到他们在录取通知书上宣传的那样------我们是因为你超凡的综合素质录取了你。

最近又有个朱姓的哈佛女孩又出书又演讲的,水平很低,低到我都懒得作出评价。

真正有资格出书演讲的是李彦宏,可偏偏李彦宏在美国读的大学是个三流大学。而另一个有资格做演讲的牛人俞敏洪,考了三次大学才考上。申请的时候,别说哈佛,连一所普通大学都没给他奖学金。

最近我听说有的老师还拿着《哈佛女孩》这本书每天给学生读一段。我的愤懑无以言表。

我写的那本书已经详细分析了,哈佛女孩进哈佛是各种机缘加上巧妙包装的结果。她本身并无什么超凡的综合素质,充其量是个普通优秀的女孩。说实话,这个论坛里将来会有一大群孩子的水平远远超过她。用这个哈佛女孩做教育偶像,实际上是在降低我们的教育标准。

她是一个典型的由专制型家长进行教育的乖乖女。有很高的耐商,这点我必须承认。以前我否定了她许多方面,但是我现在必须承认她在耐商方面的确比较强。

但是,耐商只是一个人成功的一方面。由于她在专制型家长的教育下,策略思维的形成很受局限。另外一点,就是由于其家长应试导向过于明确,这个孩子缺乏应试之外的才华。这点可以从她写的缺乏文采与才气的文章里看出来。

哈佛女孩的这种培养模式,我几年前的分析我觉得现在还成立,就是缺乏后劲儿。

前期,利用招生制度的特点也好,漏洞局限也罢,这种孩子由于卓越的耐商和应试的专注,会比较适应这样的体制,会在应试中取得相对好的成绩。但是,这种孩子由于缺乏策略思维,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缺乏才华和才气,后期的发展会有很大局限。另外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由于这种孩子什么事情都是由家长包办,家长的高度往往决定了孩子的高度。这种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兴趣点在什么地方,自己的真正特长是什么,从学校走出来后会一片茫然。

谈这个问题其实是想继续谈下面这个话题,就是我们看文章,看书也好,一定要有立体的思维。一方面,要探查一个事情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而不要被表面的靓丽所迷惑,另一方面,要探查一个人做事情真正的动机是什么,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迷惑,再者,要探查一个方法适用的条件是什么,一个好的方法用错了时间与地点反而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我在这里谈儿童教育,实际上儿童这个概念差别很大,有些家长的孩子是1岁的,有些家长的孩子都上了初中了。我的有些话题适合年纪大一些的,有些适合年纪小的,我自己有时候不大注意这种区分。有时候说的笼统会造成误导。

比如,《跟老外聊天vs自言自语》这篇文章,主要谈英语思维的形成。而这个阶段显然是适合比较大的孩子,已经有了牢固的语音基础,另外,年纪大的孩子思维能力比较强,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所以,自言自语的方法可能比较适用。但是,对于一个小孩(姑且认为是8岁以下吧),自言自语可能就没多大意义。因为他这个时候还不是着急形成英语思维的阶段,而是需要打好语音基础的阶段。他今天自言自语了,可能过了几天就忘记了。因为他没有成人的那种自我管理的能力。成人会主动的复习,而且清楚的知道自己自言自语东西的学习目的。

而孩子可能仅仅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可能今天记住了,改天就忘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关于绘本。绘本在国外十分流行,是教育的主力军。但是,这是基于国外特定文化的产物。你光有绘本这种物质载体,而缺乏配套的语境,环境,语言能力,师资,这种单纯的绘本引进与翻译就没有多大意义。

绘本很贵,如果把绘本当成故事书来读,这是很奢侈的。因为读了几分钟就没了。
几分钟的东西,即便再好,又有多大教育意义呢?

国外的绘本,是当作文学作品,文学艺术品来读的,更有许多课堂,把绘本当成教学材料。这种整体的学习,会把绘本自身的优势发掘殆尽,起到比较好的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效果。

所以这个意义上说,不要刻意的把绘本当作宝贝一样,不惜一切代价去取得。这是盲目的做法。

有人用原版绘本当作教学材料教英语,我个人觉得偶尔为之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花较大代价就不必了。首先,前面提到,小小孩主要是语音,绘本一般不带语音的,即便带了也未必是很好的语言学习材料。因为绘本的语言是比较文学化的,我个人觉得,作为非母语的学习者,还是学一些简单点的语言为好。其次,绘本毕竟是绘本,真正提高阅读能力,为什么放着现成的教材不去用呢?因为阅读能力的提升,配套的词汇讲解与句子句法讲解是基础,小孩子练所谓的泛读能力,是不是有点早?阅读是较高级思维活动,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升,阅读能力是永远没有关键期一说的。思维成熟度越高,练阅读能力效果越好,效率越高。这个外语阅读能力,不是小小孩应该涉及的领域,这是大孩子的事情。小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语音层面。

当然,如果孩子只学英语这一样东西,走些弯路也不是什么大事。但问题是,孩子学的东西不仅仅英语这一样,哪样不得花时间。你这里走一点弯路,那里走一点弯路,孩子的时间就没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4 金币 +24 收起 理由
phoenix + 10 + 10 看了你的博客才知道,我很久以前就读过 ...
flycloudjhy + 2 + 2 学习一下。
风中白杨 + 2 + 2 学习一下。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6-23 08:22:19 | 只看该作者
老易的标题起得很不错,考上哈佛也的确不能就算是成功的人生.

我觉得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合理定位,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长处和兴趣所在, 有个正确的努力方向. 正直自信快乐, 不考名牌大学又怎样.

另外我觉得绘本多看也不错啊, 有些绘本专门针对不同年纪的孩子, 用字精练又有押韵, 对培养语感用字都很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6-21 21:46:09 | 只看该作者
我倒是很仔细地看过好几遍《哈佛女孩》,主要是从里面学了几个小方法,例如抄电话号码。还推荐给几个成天打牌不管孩子的同事看,让他们学学人家是怎么看重孩子的 别说,咱们这论坛肯定都是对孩子教育很关注的家长,可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6-20 15:05:20 | 只看该作者
老易在教育方面很有见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长用户 + 2 + 2 久违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14:50: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eiyu默默 于 2009-6-19 11:21 发表
如果刘亦婷不是从小这样培养,她现在肯定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找个普通的工作,然后是普通的一生。所以她是成功的。谁又不能说如果你的孩子通过这样的培养方法进了哈佛,你会不觉得自己是成功的。 ...


很多人恰恰陷入这种误区。。。

认为她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导致了她必然地进入哈佛大学,

这种逻辑是错误的,怎么大家还没有弄明白呢?

她进入哈佛大学是偶然因素,不是必然的,我说的还不够清楚吗?

她的家庭教育方式,如果不是因为特殊的运气,我觉得她可能也就是一个普通大学,
或者说的好一点,一个重点大学的水平。

我前两天还跟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聊天,家庭教育方式跟这个哈佛女孩如出一辙,
现在这个女孩毕业了,找不着工作,准备考研呢。

基本上,这种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就这么一个路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dragonnice + 2 + 2 老易讲得非常好.完全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6-19 11:21:2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觉得,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爱因斯坦,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成功,
      自从有了女儿,就开始关注教育,看了一系列的书,很多教育方法,早教机构对于一般的家长来说都是一知半解,我们也只能凭自己的判断去教育孩子。我也一直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摸索,攀爬,只为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一些。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像刘亦婷那样的填鸭式方法,也有它可取之处,但是可以说,如果刘亦婷不是从小这样培养,她现在肯定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找个普通的工作,然后是普通的一生。所以她是成功的。谁又不能说如果你的孩子通过这样的培养方法进了哈佛,你会不觉得自己是成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6-18 18:02:44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哈佛,想起我家的一个笑话,问女儿:现在女孩哈韩哈日的,你哈什么?回答:我哈“佛” 。再看看市面上热销的哈佛书籍,想想孩子这话挺应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6-18 10:27:57 | 只看该作者
我没看过《哈佛女孩》,我比较排斥那种上了名校就宣扬的.有没有出息难以界定.即使有所谓的"出息",好比事业成功,社会地位高,那又怎样呢?这人幸福吗?我要培养的是健康幸福的孩子.我希望她自己觉得她是幸福快乐的.这就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dragonnice + 2 + 2 我很赞同。
笛笛妈 + 2 + 2 观点独特!同意!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6-18 08:52:26 | 只看该作者
老易站的高看的远,批判性思维的好文。
不过哈佛女孩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也是个标杆了,毕竟名校的目标实现了。
最近老易思维爆发了?满眼都是老易。给我点时间慢慢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呵呵,是被人家顶帖上来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6-17 23:37:25 | 只看该作者
基本杜绝那类书.反正我也没有那智商,情商和耐商.

实在上不了哈佛,上牛津剑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10:26 , Processed in 0.082099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