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7867|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一点儿常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5 03:2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谈遗忘这个常识。

人是会遗忘的。一个人从接受教育开始,一直到走上工作岗位,或者说做出一定成就之间,
会记住许多东西,也会忘记许多东西。忘记的东西会比记住的东西多,这是常识。

遗忘意味着什么?

如果就学习而言,遗忘意味着大量的时间投入、精力投入甚至金钱投入都血本无归。

下面这个图是奥数的一个题目。水箱里有两个漏洞,问多长时间能把这个水箱注满?




我们经常把现行教育比做填鸭教育,实际上我觉得叫填水箱教育更恰当。

起初,我们会用极快的速度把水箱填满,要领是,灌水的速度要超过两个孔的流水速度,
题海会起到这样的作用,短时间内的强化训练会起到这样的作用。

不过,强化毕竟不是常态,没人能吃得消,等到考试结束,注水的速度减缓。
于是,水箱里两个洞开始发挥威力,水会很快排干。

排干=遗忘=>浪费=>废柴

这个比喻,不是老易灵机一动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想了很久。

这是这个论坛上的许多家长,也是这个国家的许多老师正在采用的教学方法,
也是这个国家难以计数的学子们采用的学习方式。

遗忘对于儿童来说更是一种重要现象。韦钰在她的博客中曾经讲到Paul Thompson的研究结果,

人在出生后突触会大量生成,然后重组、连接和剪切。不同区域进程不一样。大体上,突触迅速增加的时期对应于该项功能出现的时期,而突触密度最大的时期对应于对该项功能可塑性最好的时期。突触的总量在18个月到2岁时最多(也有的文献说在5,6岁时),这以后许多皮层的突触密度开始降低,突触大量剪除的时期对应于该区域脑功能较稳定,接近成年人可塑性的时期。前额皮层出现第二波女孩在11岁,男孩在12岁。这个时期大约是青春期的早期,因而青春期的早期是脑逻辑思维发育的重要里程碑,在这个时期,大量早期形成的突触没有被组织到功能回路中去的那些将会被剪除,那些不经常使用到的皮层功能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消失,其中包括儿时的记忆。儿童在5 到6岁时就会形成许多早期的记忆,但它们会在成年的早期失去。一般在10岁以后,我们在记忆中才形成可以回忆得起的,相互关联的事件。人在出生以后,大脑逐渐从功能分区不明显的弥散性分布到形成模式化,同时大脑的可塑性降低。

韦钰根据这个研究得出结论,“有点育儿常识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孩子不会理解‘三字经’的内容,
而且他们长大以后,也不会记住5—6岁时背的这些内容。”

一个孩子,从小就开始记忆许多东西,为了应付18岁的那一场高考,可是,如果他知道成年後,童年时记住的绝大多数东西
都会被忘记,这是不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事实?

我童年时,一直到小学毕业都生活在地震棚里。地震棚里前前后后挤着好几口人。我写作业从来不在棚子里,
因为棚子里连写字的地方都没有。一般是放学后就在露天找个地方快速把作业写完,写完后就跟伙伴玩,主要是打乒乓球,踢足球。

没有受到过任何早期教育。诸如早期认字,辅导班,家教之类,从小到大都没有过。
我小时候也读名著之类,但一般是假读,读不进去。倒是童话,小人书读了有感觉。
还有评书以及广播节目。

如果这些都是教育的话,我早期受到的课外教育仅此而已。

我四年级写的东西非常幼稚,跟现在一年级,二年级的小朋友差不多。但是到了五年级,我的写作水平却有了一个飞跃,
大约是五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得了一个市级作文竞赛的一等奖,奖品是一个书包。

四年级到五年级之间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像前面韦钰老师引用的,我已经进入青春期早期,
逻辑思维能力有了物质基础,另外就是,由于我的生长环境,需要处理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克服许多生活上的困难,
另外我保留了比较多的个性,比较顽皮,与老师也有不断的冲突。这种种复杂的生活经历,实际上是另外一种让我思维
成熟的力量。所以我到了五年级,智力上达到了一个飞跃。就是开始用逻辑性的思考来考虑问题了。

比如写作的时候,不再不知道从何写起,而是懂得揣摩老师的喜好。目的性很强,策略性很强。我在前面很多次提到策略思维
这个概念。实际上形成策略思维的物质基础就是四年级、五年级,青春期早期这段,而形成策略思维还需要社会基础,就看
这个孩子的生活环境是不是能够迫使他学会独立思考,多动脑筋,想办法,想窍门,揣摩别人的心思诸如此类。

许多在艰苦环境甚至在逆境中成长的孩子,比如我,反而容易形成策略思维,就是因为他们生长的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
采用策略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常说这种孩子早熟,懂事早,实际上就是策略思维的形成比较早。一旦物质基础达到,
就很容易自然而然的形成策略思维。

而一些顺境中长大的孩子,愿望很容易得到满足,往往用很常规的方法就能得到满足。所以就不习惯于用策略的方式,窍门
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满足愿望,所以,即便有了形成逻辑思维,策略思维的物质基础,也无法自然而然地获得这种能力。

说一句并不夸张的话,错过了策略思维形成的关键期,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与策略思维无缘。至于缺乏策略思维的大学生,中学毕业生,
更是比比皆是。

策略思维,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就是对付遗忘。在策略思维面前,记什么是有策略的,怎么记是有策略的,
记的东西怎么用是有策略的。在策略思维下,个人的脑力,时间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就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样,
理顺了生产关系,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生产效率也得到空前提升。

我在小学五年级以前,学习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大家成绩都好,显不出我好来。五年级之后,就显得很好了,
小学毕业时全年级的第二名,初一的时候拿了全年级的第一名。

我可以很负责地说,我从来不是最用功的学生。我在初中才告别地震棚。小学时的许多学习都是在公园,露天剧场
这些露天的场所进行的。跟现在小学生的条件没法相比,也跟许多同学的条件没法相比。

但是,我有自己的秘密武器,我很早就知道学习方法这件事,学习策略这件事。我前几年编过一本谈学习方法的书,
参考资料之一就是我初二时买的一本谈学习方法的书。

许多非常用功的学生,有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有不惜投入的家长,有卖力工作的家教,他本人也有非常好的记忆力,
但是,被我远远甩在后面。我只要有一样东西就可以了,就是我的灵活,有策略的大脑。

当然,今天的孩子生活条件很好,不是说要让孩子们都住地震棚才能形成策略思维,这是刻舟求剑。

美国人的生活条件要比我们好得多,但当代美国教育给我的一个突出印象,就是特别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思维能力我将之称为高级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策略思维,探究欲,情商等等。

美国教育要营造的环境就是一个复杂的,充满问题的环境,需要学生用复杂的思维去应对这些问题,
从而形成高级思维能力。

美国教育是很少强调事实类知识的记忆的。过去冷战时代有种叫要素主义的学派流行过一段,
比较强调事实类知识的学习,但进入信息时代很快这种流派就过时了。今天的信息时代,再去用宝贵的
大脑资源,时间资源去大量记忆事实类知识简直是对学生的虐待。

不是说事实类知识不重要,而是说我们没有必要将事实类知识装在自己的脑袋里,
我们可以通过强大的搜索,分类功能随时随地提取他们。我们只需把最紧要的事实类知识记住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连电话号码都能很方便的存储,很难去找到特别紧要,非要放在脑子里不可的知识了,
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每日阅读必须的词汇,每日做题必须的公式属于这类知识吧。

当然出于应试需要,我们需要“策略地”记住更多事实类知识。但一定要精心挑选,将那些真正需要
记忆的事实类知识提取出来。

事实类知识今天记住了,但是,明天,或者若干年后又忘记了。
你在各种小考小测中名列前茅,但是,到了大型考试,你记住了今天的,忘记了前天的,
记住了今年的,忘记了前年的。你首尾不能兼顾,焦头烂额,就像那个西西弗斯一样,
每日做着简单重复的劳作。对你来说,学习是件最苦的苦工。你可能愤愤不平,
我又没有犯下西西弗斯那样的滔天大错,老天为什么如此惩罚我?
的确,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就是一件惩罚,而且是一件极重的惩罚,
让他们小小年纪承受这种惩罚,大人们做的真是有些过分了。

但是,拥有高级思维,策略思维的学习者是另外一种心境。
学习是快乐的,是一种智力游戏,好成绩会给自己带来额外的回报。
比如,异性的青睐,老师的厚爱,家长的开心。学校是他们最喜欢的乐园。

策略思维一旦形成,就是一种终身财富,永远不可能遗忘。
他只能是越磨砺,越光芒,越来越纯熟,越来越随心所欲。

更大的好处是,他永远不会过时。
上学的时候有用,工作的时候也有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有用。

一个拥有策略思维的人,不会陷入漏水桶那样的恶性循环,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丰富,他的创造力会越来越强。

人与人在童年时的差距微乎其微,但是,成年後可能天壤之别。
可能小学四年级,五年级这段时间,是一个分水岭。
当然,有些孩子开窍会晚一些,有些甚至大学才开窍,毕业才开窍,
30以后才开窍,这没有关系,只要开窍了,人生会是另外一番风景与天地。

作为教育孩子的家长,应该时不时地扪心自问一下,“我开窍了吗?”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6-5 13:5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kevinrn + 2 + 2 我很赞同。
hi5 + 2 + 2 精品文章!
hq1966 + 10 + 10
HMB + 2 + 2 精品文章!
luck1 + 2 + 2 说得在理儿^_^
棠棠妈 + 2 + 2 就是传说中的活学活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3-2-12 22:25:2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不告诉大家最重要的你的秘密武器呢?我很想知道。   家长如何才能把孩子引导到策略思维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7-12 11:17:2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一起努力吧.孩子的分数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心态,策略的思维将是陪伴他们一生最好的礼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7-12 10:15:35 | 只看该作者
掌握了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当我们在工作学习中遇到困难了,该怎么办呢?小的时候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长大了我们又该问谁呢?我觉得应该让孩子自己需找解决的办法,这才是一生受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7-11 20:51:34 | 只看该作者
的确是有道理!!!记得我上一年级时都不知上学是做什么的,老师讲的东西也不太理解,突然上了三年级,数学特别开窍,以后,包括以后上的省重点高中,数学都是第一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9-7-10 22:39:43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是要收藏进自己的电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7-10 11:28:29 | 只看该作者
樓主的觀點很新穎啊,要好好考慮一下,兒子快兩歲,現正在有意訓導讀 三字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6-11 16:1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annfield 的帖子

我一直很喜欢地图,
看了易版的”培养孩子的地图感“之后,
我更喜欢和孩子一起玩地图。

而且接触得越多,觉得可学的内容越多。
象易版所提的地图与政治的关系,
以前国际政治方面的事我根本就没想和孩子谈,
但发现熟悉地图的孩子,讲这些比较容易。
象我们身边的天气,寒流,台风,
象我们每天要吃的水果,蔬菜。


我认为地理和空间还是有关系的,
因为地理绝对是立体的(最简单的,地球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6-11 16:08:39 | 只看该作者
以此理解,小汽车目前所讲述的环球地理,历史该太多了,确实都属于实事类知识,即使之后有沙盘演示及重复。
这些地理知识的描述还不如小区地形,周围路况,路线绘制,沙盘演示,讲解或是旅行前的路线准备更有实际意义

想法非常好,其实孩子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是方方面面的,我前面讲的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

我喜欢带着孩子学着玩,玩着学。
他对什么感兴趣,我就找资料让他更感兴趣;
我对什么感兴趣,我就找资料让他也感兴趣。


可以带孩子玩的东西很多,就空间方位感的培养来说,小区的布置图,各种带路线图的广告,每次出门由孩子使用GPS帮助司机导航,房间户型图,城市市区图,立体航模,找宝游戏,非常多。
丁三岁时,我和他一起绘制过一幅他经常活动范围的大比例尺地图(方圆三公里),他出一次门,回来就在地图上添一些内容。在家时,他就用他的小汽车在上面拐来拐去,哪里是单行线,哪里有信号灯,哪里是邮局,消防队,一图在手,出门无忧。


育儿的路从来没有走过,
不知道这样做,
等待着我们的是什么,
幸亏有版主和各位朋友,
及时提醒,互相交流,
论坛上的孩子都是幸运的孩子。

[ 本帖最后由 漂亮的小汽车 于 2009-6-11 16: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6-11 16:0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漂亮的小汽车 的帖子

(1)可能我也会开始备课准备那些战争故事了,如果能结合琪以前喜欢过的三十六计和他班级同学及玩伴的情况来讲可能会效果更好,顺带斗培养一下爱国主义;
顺带有时间做做小区地图,和他一起排排外出或旅游地线,先了解当地风貌,当实际观察。

(2)熟知地理和思考空间好象没关系,琪对地理没兴趣,但他对焦点新闻等你说的有兴趣,这该是看书多的结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05:36 , Processed in 0.093204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