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335|回复: 1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怎样努力去做一个好的小学生父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7 12: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儿教半年多时间了,在大家的支持下,俺也从一个幼儿班慢慢的成长为一个初中生了,因此很感谢大家的支持

这段时间内,也陆续写了几个帖子,主要是想表达一下我个人的育儿观念吧,所以大多数帖子都冠名为“我来说说……”,“我也说说……”,“我再说说……”之类,基本是表达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如果凑巧有某些和大家观念类似,引起一点点共鸣的,也是纯属于巧合。我的大多数观点,大约还是不认可的人比较多的,因为很多人不同意但他也不说话。

这有数的几篇帖子里,我个人最为认可的还是 少用小技巧,多用大智慧这篇帖子,尽管这个帖子未被高亮和加精。但实际上这个帖子点出了我个人理解的如何做一个合格父母的本题。很多人看了那个帖子觉得还希望具体一点,大米也谈过希望我更多的加以阐述。因为一些人可能觉得大智慧这个东西太高远了,太虚幻了,希望知道怎么去做。而我个人的风格有时喜欢讲观念,不喜欢讲具体的,因为在实际操作中,每个人的情况各异,具体的操作方法往往会起到与愿望相反的作用,也就是说别人的良药可能是你的毒药。

今天破个例,以我自己的思考,穿插讲一些具体的做法的考虑,前面已经说了,这个东西是我个人的想法,仅适用于我和我的孩子,大家千万不要模仿,当故事看好了。当然我的帖子还是以议论为主。

因为马上要接受一个新的工作,所以今后可能不会有很多的时间来这里了,也许这会是我最后一个帖子了,所以我会把这个帖子写得很长,尽量把我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我本来帖子就很长,很多人都没有耐心读的,但这个帖子会更长,可能要花上几天的时间来完成,中间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现行的教育制度,可能还会涉及一些具体学校和一些培训班,我尽可能的隐藏起名字,也请斑竹大人手下留情,不要再对我的帖子进行搬家了。顺便问一句,上次的那个帖子啥时候可以搬回来,超版大人已经答应了的,不会是猴年马月吧。

严正声明:本楼我写的所有帖子严禁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5-7 12:3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6威望 +120 金币 +130 收起 理由
annfield + 2 + 2 贴很好,占位,慢慢 看!!
Lppbb + 5 + 5 今日始见此贴,真真“不知有汉”也
上方宝剑 + 3 + 3 精品文章!
phoenix + 10 + 10 常回来聊聊。
fengNwei + 20 + 20 祝新工作顺利。常来,常来。^_^
gajidouma + 2 + 2 不提还忘了这篇是您写的,的确是篇触及 ...
wanyi77 + 55 + 55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lingling0921 + 2 + 2 好好读读,,,,,别说再见,,,,,,
whyouth + 2 + 2 完了,原本我最喜欢转QQ文章到自己博客里了
lc4601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22:47:2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即使非名校,也不见得就能轻松、快乐,你说是不。

大环境下,大多数学校都差别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09-7-21 21:28:5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主旨在说北京的小升初,其实也是全国各地小升初的一个缩影吧,不过因为北京特殊的环境,显得竞争更加白热化一点。

其实也在考虑过几年会回北京定居,所以飞飞也有可能要加入北京的小升初大军之中。

不过我这个人比较怪,对通常意义上的好学校并不特别热衷。我知道孩子上了中学,不可能总是“快乐”、“轻松”。但我总想找到一所学校(哪怕不是名校、牛校),能让孩子在里面累得快乐,累得充实,在这样的累中积累成人的素质,而不仅仅是遨游在有充足经验的老师提供的高水平的题海之中,花足了时间去见识更多的典型题型,用够了精力去争取各集竞赛的优异成绩以获得国际国内名牌高校的青睐。。。
因此,我对小升初,哪怕是北京的小升初,也不是特别的感冒。

我希望我的孩子作为任何一所学校的学生,都能从学校和家庭中获得将来在社会上立足所需要的品质和能力,谨此,足矣。

如果北京有一所中学是这样的,请知道的朋友推荐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21:39: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edcow2000 于 2009-7-19 14:21 发表
中国的应试教育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潜规则只要有人的一天就不会消失,可怜的中国父母们只有尊守,持续的劳累下去


应试教育仅对应付考试用处最大。

潜规则是社会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09-7-19 14:21:1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应试教育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的应试教育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潜规则只要有人的一天就不会消失,可怜的中国父母们只有尊守,持续的劳累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09-7-19 10:15:1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受益匪浅,真希望有机会和你交流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09-7-19 09:1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0 qqyou 的帖子

I would say that you are the few elites in China who have proactive rather than reactive mindset in raising their kid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00:48:0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翻看老帖子,还是蛮有感想的,才注意到前面朋友问我为啥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就去关注小升初的事情。

上一周带孩子和十几个孩子及其父母一起去郊游,回来以后,有些孩子父母就在QQ上问我:看你带孩子那么省心,真是很羡慕,你怎么没什么发愁的事情呢,给出点主意,我们怎么办比较好。

不太长的时间,但也让我对他们在育儿面临的的问题有了一点点了解,但我实在没什么好的方法给他们,只能给一些小的建议,实际上我也知道不会有太大实施的可能。

因为孩子的性格不是一天养成的,而是从孩子出生后的每一天,每一个具体的小事情慢慢积累下来的,是孩子从整个的外界环境一点点总结出来的,因此要做些改变没那么容易,很可能首先父母要做一些改变。

我本人是要孩子比较晚的,有时候朋友问起为什么那么老了才决定要孩子,我会告诉他们说“因为我不想让父母辈们给我带孩子,我要自己带,所以到他们老得没能力带孩子了,我们才要”,我说的都是实话,因为我知道老人和自己一起去带孩子,会有多大的麻烦,会对孩子的性格的养成,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隔代的溺爱还是很厉害的,而我们又都是孝顺的孩子,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心有余力不足了。我可以经常带孩子去他们那里玩,去让他们开心,但绝不让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指手画脚。

尽管婚后十几年没要孩子,但我们也没闲着。我亲眼看到身边朋友们的孩子从出生一步步地长大,了解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烦恼,一直都在思考自己今后有孩子以后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孩子对比中外的教育方法和中外孩子的差别及优劣方面。

等到了自己有孩子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在自己的脑子里已经定型了。任何其他的教育方法和理论,都不可能去改变我的方法和原则了。孩子从出生到慢慢长大,很多7,8岁的时候会遇到的问题,往往在2、3岁的时候就已经很好的地解决了,而目前是在解决孩子十几岁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养育孩子的问题,总是越早解决,花费的精力最少,而当事到临头的时候采取考虑怎么解决,是很难找到最适合的方法的。

因此现在我关注小升初的问题,一点也不早,只要孩子在他上中学之前,我还在国内生活,这些问题一定要遇到。我必须分析这些问题,了解哪些东西是短期不会改变的,在孩子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临时烧香抱佛脚的事情,我是做不来的,我只愿意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快快乐乐,轻轻松松。

不管怎么说,我和我的太太都是超级懒人一个,实在不想为孩子过多的操心费神。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7-19 10:1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山茶 + 1 + 1 孩子的好父母,真正的好父母。
我爱飞飞 + 2 + 2 为你和你太太这对超级懒人叫声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23:22:26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一个帖子,是北京最近对小升初的一个动向。

下面我来对如果真的那么实施以后,北京各初中的对策,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首先说一下前面文章里说的不高兴的各方

优秀孩子的家长肯定会不高兴,我前面说了,点招几乎是好学生的家长,让他们的孩子上名校的唯一途径,如果点招这条路断了,无权无势的他们首先最失望。

培训机构肯定不高兴,因为一个大财路会断了,他们必须在继续找方向,某些机构一定受影响比较大。

学校可顶部高兴。因为我前面说了,学校也爱钱,但是他们首先最关心的是得到好的生源,对他们考试做限制,他们必须想其他的方法保证自己的生源。对初中来说,他们明显不喜欢推优的学生,即使是共建的,有比较大的收入,但学校首先要保证质量,否则几年以后谁还来和他共建。

高兴的人是谁呢,政府、大企业和机构,他们可以通过共建保证自己系统的人去上名校。另一种就是有路子的人了。

所以学校为了保证生源肯定是你有政策她有对策。

最可能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把奥数、英语竞赛人才作为特长生来招,而目前的特长生主要是文体特长生。

各名校的挂钩的培训班会更火起来,现在很多学校的培训班,一般都是用来给人占坑敛钱的。以后可能会变得很重要,或许从三年级开始就培训并记录平时成绩,以此来作为选材的标准。而孩子们为了保证上名校,就不得不在更多的学校的培训班来回奔波,重复的学习各种知识。可能的情况是孩子比现在还累。

民办学校因为不会受到他多限制,将受到特别的青睐。这对民办教育应该是一件好事情,而公版的传统名校,由于生源的损失,有一些可能会没落。因此可能会导致教育的一个大洗牌,从这个角度说是一件好事,但对于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因为私立学校的费用,将是他们不能承受的。

因此一些非整体性的措施,只会带来更大的混乱,仅靠好的愿望可能会导致很糟糕的结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22:59:20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市教委正式表态:“封杀”奥数——幼升小、小升初福音将至,却担心祸水决堤!
《北京晨报》2009年7月17日报道

市教委:小升初不得挂钩奥数成绩
成都拟发铁令封杀奥数 专家建言问诊京城小升初
    成都针对奥数培训疯狂现象准备出台的“封杀铁令”如同一针强心剂,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北京市教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有可能借鉴成都限制奥数的做法,并在中小学办学秩序整顿办法中加以考虑。昨天市教委新闻发言人表示,本市小升初不得进行入学测试,也不得挂钩英语、奥数等成绩,中学如在招生中发生严重违规,将追究学校领导的责任。
    作为史上“对奥数整治最严厉、最彻底”的措施,成都即将出炉的封杀方案从教师、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教研机构以及测试试题等多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公办学校以奥赛成绩选拔学生,校长最重可撤职。
    同为奥数培训的重灾区,北京有无可能借鉴成都果决的思路和办法?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坦言“有”,并表示北京考虑采取的办法将在本市整治办学秩序的整体措施里安排,目前尚处于研讨阶段。
    记者昨天从部分区县教委获悉,针对奥数培训整治,部分区县教委负责人建议,市里有关部门有必要调查一下,目前奥数培训的主体和推动者到底是谁;奥数培训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其中存在的经济利益以及挂钩升学的空间有多大;奥数能否整治,其治理的依据和效果到底如何。
“功利化的奥数,对奥数本身和初中入学政策都是伤害。”本市一位城区教委主管副主任表示,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奥数应对有兴趣的学生敞开,同时“慎重考虑”奥数和升学挂钩的现状,除了政策上的规定外,有关部门还应从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多个层面对奥数 “疯狂”情况进行疏导和管理。
“奥数培训‘疯狂’,罪不在奥数,主要在于部分中学录取时以奥数为标准录取学生。”海淀区部分中小学校长坦承,真正要治理奥数,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下决心、出硬招。
    曾经炮轰奥数 “甚于黄赌毒”的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知名学者杨东平持类似看法,他建议北京应下力气取消少数重点中学的特殊政策,针对部分中学小升初暗箱操作的做法坚决制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对此,市教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小升初不得挂钩奥数、英语等成绩。目前的确存在个别学校“有令不行”,在招生和教学中与奥数挂钩。本市已明确规定,在中小学招生中出现严重违规、乱收费等问题,将追究学校领导的责任。
新闻背景
成都拟发四铁令封奥数

1.
教师校外兼职教奥数或私下开办奥数培训班将严处甚至开除。


2.
公办学校升学不得看奥数成绩,违反规定校长将严处直至撤职。


3.
民办学校自主选拔学生,试题不得有奥数内容,试题考前须审核和备案,如果发现有奥数内容,将责成重新命题。


4.
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进修校等“半官方”机构不得举办奥数培训。

闻风简评:
   北京市一旦正式封杀“奥数”,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不学奥数的小孩、欢喜的是深受奥数所“害”的家长和小孩、欢喜的是希望减轻学生负担的人,不欢喜的是企望通过奥数进入理想学校的家长和小孩、不欢喜的是奥数教育机构和利益集团、不欢喜的是担心选拔不到“好”学生的一些重点学校。
   这里最担心的恐怕是2010年小升初的家长,2010年升学迫在眉睫,到底该何去何从?
   其实欢喜的不必大喜过望,忧愁的也不必自寻烦恼!我曾经说过,如果一个问题是绝大多数人和家庭面对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如果一个风险是绝大多数人和家庭面对的风险就不是风险!如果北京市没有一个公正、公开、透明、可持续性操作和监督的升学政策,奥数的取消只能换来“X数”的崛起和更令人气愤的暗箱操作的升学模式。各种培训机构会很快“转型”再掘学海之金!
强烈期待北京市成龙配套的升学政策,不要政策、规则老变换老折腾。折腾一回利益就重新调整一回的话,民众就彻底失望了,教育和谐就成了一纸空谈。
   北京的教育不应该像中央电视台“曝光小升初”节目死得那样悲壮而应该像汶川大地震救死扶伤、人人互助那样生动、感人。但愿此次改革是福音而不是祸水!
2009717 闻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11:28 , Processed in 0.088192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