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62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来吧,孩子》作者:池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0 02:0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喜欢她的书,WORD文件

来吧孩子-池莉.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16.97 KB, 下载次数: 81, 下载积分: 金币 -1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闹闹小朋友 + 1 + 1
luckyyongwei + 2 + 2
过眼云烟 + 2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6-25 16:58: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6-18 21:52:38 | 只看该作者
什么内容的!看看先,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6-16 10:5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想妈妈 的帖子

买了看了,还行。我本来很喜欢池莉的书,有她早期的全集。但这本觉得不值得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6-15 20:58:32 | 只看该作者
听说过这本书了,下了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6-11 16:28:36 | 只看该作者
刚下载了《怎么爱你也不够》,喜欢池莉的写作风格,再次下载这本。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6-11 09:57:37 | 只看该作者

翻箱底找出来的。第一节

1 当孩子来临
  
  世上有一种爱,最是没有道理可讲,这便是母爱。
  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有不顾一切保护幼仔的使命感在血液中顽强地生着、发着,汹涌而澎湃,凭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还原,也许是因它没有道理,也许因它就是道理本身。
  前年看法国纪录片《帝企鹅日记》,去年看法国纪录片《白色世界》。看着,看着,泪眼蒙眬,恍惚有了被照见的感觉,原来帝企鹅是自己,北极熊也是自己。
  帝企鹅是雌雄双方密切合作尽心竭力共同抚育后代,这里头,父爱也就是母爱,同样山高海深,是为人师表的楷模。而北极熊,则是单亲妈妈的榜样。熊妈妈独自挖掘雪洞,钻进去,生养幼仔,三个月里光是奶孩子自己完全不吃不喝。到最后有的熊妈妈甚至衰竭到连爬动都很困难了。而在此后的日子里,熊妈妈一边喂养和调教孩子,一边还得随时警惕和防备熊爸爸的来袭。雄熊不要孩子,它只要女人。最近我还读到了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物质生活》,巧的是,早在80年代,她就已经通过电视看见了北极熊妈妈哺育幼仔的故事,她用最简单的文字记录了下来,而母爱的神奇力量却让她简单的笔触有格外的动人之处。我原来以为杜拉斯最感人的是她的小说《情人》,看来也不仅仅是,显然女人还有一种最爱,因杜拉斯是一个母亲。
  遗憾的是,我不是帝企鹅也不是北极熊,我是人类。动物到底更简单。动物根本不懂伪饰。动物完全遵循本能法则。也许我们会幸运自己脚下的土地不是冰封雪盖、气候严酷的南极或者北极。然而,人类的社会环境和气候会更好吗?我看未见得。人世间的母爱,有人世间的种种好,也更有人世间的种种难。
  
  我是一个母亲。我有一个女儿。她的名字叫亦池。我十月怀胎小心翼翼,分娩一个昼夜无法出世,最后她脐带绕颈三周,宫内窘迫,胎心微弱,我紧急地做了剖腹产。亦池沙哑地“哎,哎”哭着,带着一丝幽怨来到这个世界。从此这个世界上便有一个毛茸茸的瘦弱的小家伙是我的孩子了!看着她,我既欣喜又心酸还生生地心疼,那真是大千世界万般寻觅也无法言表的感觉,唯有神迹给予证明。那是连我自己都莫名其妙目瞪口呆的神迹:当我麻醉醒来,怀抱新生的婴儿,只有静静的一刻,忽觉胸脯里头一阵热潮,千万条小溪活生生奔流涌动,再低头一看,洁白的乳汁就朝孩子喷射出来了——这难道不是神迹吗?难道这还不够让一个女人深深震撼和乖乖折服吗?
  从此,我就再也舍不下孩子;从此,我也就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她是属于你的,你也是属于她的”;从此,我的孩子我带定了!再苦再难再累,我绝对不会把她交给任何人养护。
  
  当年,我在杂志社当文学编辑还自己业余写作,有双重的工作压力,须起早贪黑跑月票上班,须任务来了拔腿就出差。不过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这心理准备和勇气首先来自于母爱,其次来自于一本好书。
  这本书是我在武汉市新华书店购买的,时间是1988年8月20号,这个时候,离我孩子的出生还有整整两个月。当时我一个毫无经验的高龄初产妇,面对孩子的即将到来,喜悦的我又是如此焦虑:没有老人帮助带孩子,小家庭没有足够的钱,狭小的一间居室无处放置婴儿的小床,更何况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之后,要给他恰当的饮食、喂养、洗浴、换衣、换尿布等等一切,我一无所知。但是我知道婴儿会啼哭、会生病、会饥饿、会寒冷、会难受、会有要求,等等,我怎么能够知道并且懂得料理这一切呢?从我孩子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我怎么与他相处才是一个最好的开端呢?我怎么做才能够既不是溺爱又不是过于严厉呢?我怎么做才能让我的孩子从他生命的第一天开始到他长大成人,都是身心健康快乐幸福的呢?我总觉得,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一件人类大事就开始了,那一刻刻,一天天,我怎么做才能把我的孩子养育成善于体贴他人和富于合作精神的人?我怎么做才能让我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理想并善于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我孩子的人生才会快乐幸福,我自己也才会快乐幸福——自怀孕以后,我想得多极了,常常夜不能寐,冥思苦想,心意纷乱,万般无奈。
  我是如此清晰地记得,那炎热难耐的8月的一天,大腹便便的我,清早就来到了新华书店。这是我多年的习惯,我一旦遭遇艰难困苦,就会一头扎进书堆;胡乱的大量的翻阅,多少都会给我以拯救。就是这一天,我翻开了美国本杰明?斯波克博士的一本书:《婴幼儿养育大全》。那时候,图书出版还是高尚严谨的作风,这本书老实朴素得毫不起眼。翻开以后,读了译者简单的前言和扉页上一句很小字的简介,才知道该书初版是1945年,我们的译本来自于1976年的修订本,而在美国一直畅销,已经发行到了二千八百多万册。我仅仅阅读了第一页,所有的悬悬心意,就获得了切实的回答。
  它开篇就说:相信你自己。你的知识比你想象的要多。你马上就要有一个孩子了,你感到愉快又激动,但是如果你还没有充分的经验,你就会不知所措。
  它说:不要把周围人的话句句当真,也不要被专家们说的话吓倒。要敢于相信你自己的常识。如果你处之泰然,相信你自己的直觉,并且按照医生的嘱咐去做,抚养孩子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它说: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天然爱护远比懂得包尿布和调配饮食更有价值。每当你抱起你的婴儿——姑且假设是女孩——即使你最初做得笨拙;每当你为她换尿布,替她洗澡,给她喂食,对她微笑,她就会感到她是属于你的,同时你也是属于她的。世界上任何其他人,无论怎样富于技巧,都不能给她那种感觉。
  它说:人们越是研究养育法,就越是得出结论:好父母通过直觉获得的养育法一般要胜过其他任何养育法。
  就这第一页所有的文字,都让我如获至宝。我立刻购买了这本书,并且在扉页上记录了年月日,写道:妈妈为毛头购买。从此,这本书成为我的育儿教科书。更重要的是:它为我洞开了一扇教育孩子思想之窗。
  
  我和我女儿朝朝暮暮亲密地生活在一起。我成为女儿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个老师和第一个闺中密友。反之亦然。孩子也成为我此生的第一所幼儿园,第一个幼师和第一个闺中密友。对于我来说,生命质量和人生意义的真正思考和实践,根本是由孩子的出生带来的。我们互相学习感动于彼此,以至于最初几年,我完全沉迷在有了孩子的新生活之中。我满怀激情地把我们的生活记录了下来,书名是《怎么爱你也不够》。在这本书里头,我孩子从一芽无知的胚胎长成一个妙语连珠的五岁小姑娘。而我,从一个执著个人写作并不打算要孩子的女作家,成熟为一个既是女作家又是母亲的女人。当时我书写的目的首先是想送给我孩子一件人生礼物,因一个人五岁之前的记忆大都模糊,我想把我孩子五岁之前的记忆用文字保存下来赠送给她;其次呢,那就是与孩子亲密共度的五年实在令我有太多的感慨。
  
  不过,人生感慨,其实是哪个阶段都有。越早的年龄阶段,越是容易生发。好比一石投水,会漾起一层层浪环,最早的一环,总是最小,逐渐往后,浪环愈发大了起来,大到接近于无限。后来回头一看,才看见,孩子五岁的时候,我其实还是一个糊涂的激情的女人,是自以为自己已经成熟。那是因为自己埋头一番艰苦奋斗,眼看着孩子就像春天的禾苗一天天茁壮生长,所以我误认为我们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因此在书的结尾,我激情莽撞地把自己对孩子发的宏愿,白纸黑字写了出来。
  我这样写道:“只有一点,我希望我的女儿明白,这就是我深深感谢她给了我另一种生活。我对她没有任何要求。如果她的盛开需要肥沃的土壤,那么我情愿腐朽在她的根下。”
  然而很快,严峻的社会现实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诺言是何等胆大与轻率!我是唯愿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快乐、幸福。可是孩子一旦会说话会走路就算是进入了社会,社会则有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再说现实中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连我们的家庭我们自己以及每个人也都在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而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错综复杂矛盾重重。这个时候,我沉重地意识到:把一个婴儿喂养成白白胖胖能说会走的小家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个母亲,哪怕把自己的血肉化作营养全部灌输给孩子,那都是不够的。

到底怎么去做,才不会事与愿违呢?到底怎么去做,我们的爱才能成为孩子进步的台阶而不是束缚与羁绊呢?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时刻刻地与孩子面对现实和人生,处理大大小小的矛盾与问题,我们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所作所为,该如何动作才算是真正地爱了孩子呢?我这个母亲,究竟怎么腐朽才能保证孩子的土地肥沃从而使她得以盛开呢?
  ——孕育这个生命的最初发问,还是又回来了。终极问题总是与孩子的成长如影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6-11 09:40:30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也是很多人推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6-10 16:09:43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池莉的小说,平实而真诚,这本书也是很多人推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5-3 19:24:19 | 只看该作者
是关于那些方面的啊,最好有个目录,否则瞎下载实在是有点浪费MONE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0 04:01 , Processed in 0.080842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