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934|回复: 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在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3 17:5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次听到美国高中校园、尤其是华人学生集中的高中流行“中国妈妈”(Chinese Mom)一词时,我并不懂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是褒还是贬。后来专门和一些中学生交谈,才了解了美国一些高中校园流行这个词的原因。
     华裔家庭的高中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是:“中国妈妈”特别爱攀比,人家的孩子去学钢琴,自己的妈妈也要孩子去学钢琴。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哈佛、耶鲁,“中国妈妈”就会说,看看人家,你也要考哈佛、耶鲁。总之,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中国妈妈”永远是以别人为标杆,然后让子女去达成妈妈心中的目标。一些华裔高中生为此与母亲产生矛盾,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为什么“中国妈妈”总要比这比那,我是我,我就是我,为什么不能按我自己的情况来设计人生呢。
     主流社会或者说是白人家庭的高中生对“中国母亲”的含义的解释与华裔家庭的高中生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华裔家庭的同学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要妈妈说了算。妈妈就像一只老母鸡,华裔的同学就如小鸡,总要靠老母鸡的翅膀来保护。“中国妈妈”在白人中学生中是一句讽刺语,而不少华裔学生为此感到烦恼。
     不少华裔移民到美国,他们心中的“美国梦”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希望子女能够接受美国最好的教育,当然哈佛、耶鲁等美国最一流的大学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因此在美国各族裔移民中,华裔家庭是最重视子女教育的,而且考入名牌大学的比例也比其他少数族裔要高,在这里“中国妈妈”功不可没。
     竟管如此,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下,“中国妈妈”的做法却成了高中生中不被赞赏的行为。没有人否认“中国妈妈”的苦心、用心以及实际行动对子女能够在激烈竞争中有机会进入好的大学所起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中国妈妈”为什么又会成了流行的贬义词呢?
     其实,从华裔家庭高中生和白人家庭高中生对“中国妈妈”一词的解释上已经有了答案。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我们民族的一个特性也许是太好攀比了,从大事到鸡毛蒜皮的事,总是要和同事、左邻右舍比一比。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从小开始就是不断加码,这个课,那个班,人家孩子上,咱家孩子绝不能拉下,也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是不是那块料。孩子少了乐趣,变成了小大人。
     攀比和为孩子设立教育目标是两个概念,而且攀比的结果最终往往是对自己的孩子没了信心。从小为孩子设立教育目标,基本上是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不断地去挖掘其潜能,并寻找最适合孩子教育的大学。
     其实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子女入读大学名校,但现实是能进去的人太少了。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其实选名校不如选专业。如果一个高中生可以考入耶鲁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中学做教师,年薪5万,或是他可以进入加大洛杉矶分校计算机学院,毕业后可以在大公司就职,年薪7万,家长会选择让子女读那所学校,答案并不难。
     对于“中国妈妈”,我认为值得多思考的是,敢不敢让子女早自立,而不必一生中都让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老母鸡”上。不少华裔中学生对白人同学“中国妈妈”的看法是较认同的,其实在高中阶段,孩子的独立性已悄然形成,为什么很多高中生上大学非要到远离父母的城市去读,因为他们终于解放了,再也不用每天听“老母鸡”的“咯咯叫”了。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7 金币 +27 收起 理由
phoenix + 10 + 10 老母鸡。。。^-^
hq1966 + 10 + 10
笛笛妈 + 1 + 1 学习了
一尘不染 + 2 + 2 学习了
hi5 + 2 + 2 刚看到, 就被你给转来了
luckyyongwei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1-9-4 22:49: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的,吃饭总觉得孩子吃菜少,老是给她夹菜,孩子好烦的,得改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1-9-4 22:45:49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的,吃饭总觉得孩子吃菜少,老是给她夹菜,孩子好烦的,得改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1-9-4 22:45:0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的,吃饭总觉得孩子吃菜少,老是给她夹菜,孩子好烦的,得改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1-9-4 22:44:4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的,吃饭总觉得孩子吃菜少,老是给她夹菜,孩子好烦的,得改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1-8-29 22:19:19 | 只看该作者
这人用这号混的时候我一直看着呢。。嘿嘿,qqmei倒也好久没来了

年初在上海一见qqmei和豆豆龙,说起儿教种种,还是那么亲切可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Xieno + 10 + 10 qqmei也是个有意思的人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1-8-29 21:32:0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可能更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1-8-27 23:00:42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育儿是要有方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1-4-26 03:41:47 | 只看该作者
前一段看见一报道:在美国“中国妈妈”又成了褒义词了,记不太清楚了,好象是什么"虎妈".不知道真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10 + 10 好久不见老板,多来发表点言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54: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4-29 23:37 发表

不谈别的省份,就用俺有点清楚的湖北来说

当多数600分以上的考生无法进而400多分的北京考生能进清华\北大时

他们好象忘记了“少数服从多数”这个我们认为是公平的原则而在抱怨不公平

相反米国倒 ...


你这个例子早就被人家教育部解决啦,哈哈,现在高考各地题目不一样,人家说了,分数没有可比性。

不过说实在的,拿我们的高考题,去考考美国的孩子,估计他们连中专的资格都不见得有。

不过我还是要承认,我接触的美国人,确实比我们更适合于现代生活。

这可能就是教育的差距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6 08:14 , Processed in 0.083419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