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307|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关于读经转贴一个(来自新浪育儿)--作者翩翩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8 14:0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 提 醒 主要 在 三 点:
一是:看家长有没有 引 导 读-经的能 力
俺有言在先:偶有家长带着孩子读-经也无-伤-大-雅,怕的是一 窝 蜂,怕的是群 体 性 的读- 经运动!因为一 成 运 动,良-莠-不-齐的师 资没有能力把握这个度,对孩子绝对是一种伤-害。
就如奥数,并非洪水猛兽,有的孩子如翩翩还特别喜欢,可为什么现在成了过街老鼠?就因为它成了“运-动”。
绝大部分孩子恐 怕对 读-经不会有什么兴趣,一 逼 就 成 了 逆 反,所以读-经不 宜 推广。但不排除极少数孩子引导得当,特喜欢读-经,那当然也不能逼着孩子不读:)


二是孩子的年龄不 宜 太小
对于经-书的 价 值,仁智互见,很正常。您特别喜欢,我也能理解。我所指的是,经-书-之 艰-涩,孩子其实很难真正理解,同样是花功夫背,不如背一些孩子能 理 解的东 东,从 投 入 产 出来看,更合算:)
俺家翩儿也喜欢背诗,不到三岁就能背《琵琶行》、《木兰辞》,嘿嘿,不过,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现在,根据学校的要求,也能背下二百多首唐诗宋词。如果此刻让她背-经,应该也没问题,事实上,我们试过,她几天就把大学第一部分倒背如流了。但是,虽然她已经八岁了,却也不能明白其中深意,真不如在唐 诗 中咀-英-嚼-华,其中意 境更是优美而易感。所以,不再要求她读-经。
何况,学龄儿童的背,和学前儿童的背,是完全不同的。学龄前背-经,等于小 和 尚 念-经,有口无心。真是 得 不偿 失。有那功夫,学点什么不成?玩 泥巴也可能比这个 强 些呢。幼儿读-经和对经 典是否喜爱、是否长大就能 温良恭 俭 让,恐 也没有必 然 联 系——五 四 热 衷于打-倒-孔-家-店的干 将,几乎都是幼儿读-经-者呢!
等到孩子真的长大些,也对文言有兴趣,脑子里也有 历 史的经 络和文 化对 比 的概 念了,在十几岁时引 导 孩子读一些-经,倒可能有些意思。

三是 经-书-绝-对-不-能-救-国
我想这基本上已经成了 共 识。倘-经-国-真-能-救-国,中-国-也不至于在这一二百年间如此落-后-挨-打。中-国 曾 经是个有活力的 民-族,但自全 国学子被-逼-读-经、只能读-经始,活-力-渐-渐-抽-离。
再-说-做-人。历-代状-元都是读-经-之-翘-楚,但是真正有才学能青-史-留-名的寥寥无几。
我也不认为两岸都有人群热-衷-读-经,就真成完成统-一-大-业,似乎正相反,两-岸的分-歧日显(当然也并-非-读-经所致)。
所幸,现在的读-经基本是个人爱 好,当不至于荼-毒-众-生。不读,也没人用竹-签-子-打-手-板-打-屁-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4-16 02:55:09 | 只看该作者
从上到下仔细端详,有个把不是菜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9-4-14 13:20:3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读经还是有很多好处的,至少一直很羡慕那类可以出口成章的人,说得有些肤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4-5 16:34:35 | 只看该作者
听说读经对小孩的性格培养有好处,在此学习一下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11-6 11:36:24 | 只看该作者
这文章太早了吧,关于文中的问题,后来已有其他好文章论及过,也更深入。看这样的文章,不如多看看置顶的文章,或者就是看看学术界知识分子们关于读经的争论文章也好,比如秋风的文章。 比这文章价值大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11-5 21:53:33 | 只看该作者
是继续还是终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我们这些读经的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7-17 16:23:2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只是地读经不要对孩子过于荷刻了,孩子如果感兴趣就可以让他读,如果不感兴趣的话,也就罢了,我没有读过经,正打算给孩子读,但看到这里对读经的不同看法,我正在研究,目前还不知道要怎么做才是好的,继续读完一些关于读经的贴子,然后再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4-7-12 23:47:33 | 只看该作者
干脆说天下文章都是经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7-12 22:08:30 | 只看该作者
总的来说,王财贵的讲座对我很有启发。至于什么是“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孩子的兴趣和家长的喜好。唐诗宋词可以是“经”,四书五经可以是“经”,名家散文小说可以是“经”,圣经、佛经、可兰经可以是“经”,莎士比亚名著可以是“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7-10 21:17:51 | 只看该作者
文心妈2001+-->引用:文心妈2001 说的好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你的经读得比王财贵好多了,王财贵在演讲时象我一样,只会白话白话。就不会来句“甚合吾意,于我心有戚戚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02:00 , Processed in 0.07868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