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657|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读与假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9 21:3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大约八、九岁的时候,我喜欢干一件事,搬个小桌子放到屋外,
桌上摆着诸如《三国演义》这样的大部头。

但说实话,我当时还没有阅读这种大部头的能力,
只是做做样子,摆出一副我很爱读书,读书的本领很大的姿态。
结果果然蒙蔽了许多大人,对我啧啧称赞,一时传为佳话。

之所以想起这件事是因为看了一期王蒙的谈话节目。
王蒙说自己读张爱玲的东西费劲,好几次摆开架势,把书借来想好好
读一读都无功而返。自然,老爷子觉得张爱玲的东西不怎么样,
不如丁玲,沈从文。

与我心有戚戚焉。

有段时间,我读张爱玲也是很难读进去的。
读书跟谈恋爱有时候很相似。

对有些书就是没感觉,使劲读,想假装很感动,很投入结果还是进入不了状态。
往往就不了了之了。

名著也是如此。很难读进去。读不进去倒不是读不懂的意思,也能读懂,
就是读不出感觉来。没有感觉的意思就是说,读了半天也读不出这书有什么好来。
读不出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的原因来。这跟读不懂好像也没什么不同。
反而常常很烦躁,有如听京剧的感觉。

一见到有人夸夸其谈某某名著如何如何好,我都在一边惶恐的要命。
因为我好多名著怎么读都不来电,甚至都要怀疑自己的阅读智商。

王蒙老爷子这么一说,我立刻心下释然。王蒙是谁?大腕作家,前文化部长,
这么坦诚地说自己读张爱玲读不进去,我又有什么不敢坦白的?

自然想到这个话题,真读,假读。

有多少夸夸其谈名著长名著短的是真正读懂了?或者退一步说,真正读进去了?
是不是很多都像我小时候一样,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显得自己阅读智商很高而已,
满足一下虚荣心而已。

我小学初中阶段读的最投入的还是武侠小说,琼瑶小说,看琼瑶小说一口气看几本,
然后把书扔得远远的,抱着被大哭。

现在不读琼瑶了,品位高了,可不少名著照样还是比较难读进去。
以前不敢承认,现在有王蒙老爷子撑腰索性说出来。

再说说儿童的阅读。要谨防孩子假读。
我们为什么要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因为如果你把阅读当作
一个任务给孩子的话,孩子很可能在假读,你却一无所知。

前面提到一个流体验的概念,就是读书或者学习进入着迷的那种状态。
如果你布置的读书任务超出了孩子的理解力,或者无法让孩子来电,
孩子就无法进入流体验的状态,摄于家长给的压力,
就可能通过假读来敷衍,本质上一种冷漠。

所以,让孩子进入流体验的状态,反而有时候不去横加干涉,
让孩子自己选择读物更好一些。毕竟,最了解自己感受的是读书者本身,
这往往胜过最高明的教育设计。

要想知道孩子是不是假读也很简单,随便问几个问题,
看看孩子的表情,看看孩子回答问题的自信程度,看看是不是能说出点门道,
基本上就一清二楚了。

.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4-19 23:0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8威望 +22 金币 +22 收起 理由
hh_dn + 2 + 2
恬静的人 + 1 + 1 我很赞同。
帅亮亮妈 + 2 + 2 精品文章!
快乐边子 + 1 + 1 纯粹支持。
hq1966 + 10 + 10
悠悠妈妈 + 2 + 2 我很赞同。
jjnbu + 2 + 2 精品文章!
棠棠妈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5-28 10:28:06 | 只看该作者
老易说得真好,“流”概念与真假读书概念,至少可以让父母反思孩子读书时的心态。读书不能强迫,只有自己想读,喜读,才能产生“流”,才有高效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0-5-20 18:59:0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没有办法啊,我也是这样过来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5-18 16:52:24 | 只看该作者
当年不光读不懂张爱玲,就是鲁迅,也没兴趣读,但要考试呀,无奈,只好半真半假的读了。原来不光我是这样的,就连王蒙老爷子也是这样呀。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10-5 19:09:18 | 只看该作者
假读应该被提倡,毛主席当年就是怕给家里挑粪,假装读书,躲在草垛后思考出了中国的革命么!呵呵呵。没必要那么认真,能坚持常年“假读不辍”也是一种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9-30 09:48:44 | 只看该作者
前段时间看了张爱玲的《小团圆》,看得一知半解,云里雾里。但现在还是会翻开来看看,在回味一下,似乎又通了一些。有时候觉得自己硬逼着自己看下去很多时候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但的确是有过真读和假读的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9-29 21:40:08 | 只看该作者
老易说到了点子上,有顿悟的感觉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9-29 20:01:03 | 只看该作者
真读和假读,这个词用的是真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8-1 22:32:37 | 只看该作者
进来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6-17 21:47:18 | 只看该作者
我买了书,一般会在睡觉前对孩子说:“来听故事啊!”孩子一溜烟跑过来,依偎在我怀里,听我带着语气朗读。一般读了一章,我们就睡了,然后第二天,她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来自己看(她中午放学早),看得比我读的快,很快就能看完一本(我估计大段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略过了)。然后她会说:“妈妈,我觉得自己看没有听你读好玩,但是我等不及了!”以后有机会,我就再给她读一读,主要是想让她多听听优美的描写,而不是光记住故事情节。没时间就算了,反正以后她还会看的。《绿山墙的安妮》、《苏菲的世界》等等,都是这么读下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02:16 , Processed in 0.083680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