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498|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卡尔威特时代早期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0 17:4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卡尔威特,一个200年前的德国神童,想必大家都了解一些。
我以前写过不少关于卡尔威特的文章,现在从一个新角度谈一谈。

我不反对早期教育,反对的是不恰当的早期教育。
但有人把卡尔威特当作了早期教育的代名词,
好像反对卡尔威特就是反对早期教育,
不能不说,这种看法是比较偏狭的。

200年前,人类处于知识饥渴时代。知识非常宝贵。
经合组织曾给出的知识的四个类别,

know-what,事实类知识
know-why,原理类知识
know-how,技巧方法类知识
know-who,查询类知识

200年前人类掌握的知识大多是know-what型的事实类知识,
所以那个时代博物学家很吃香。
100年前,则是原理类知识的天下,
50年前,是技巧类知识的天下,
今天,查询类知识(信息管理,知识挖掘)则大行其道。

当然,这个分法只是表达方便,未必那么精确。
但是,知识重要度的变迁是跟人类知识生产力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200年前,知识稀缺,100年前,知识繁荣,
50年前,知识爆炸,今天,知识泛滥,

200年前,人际传播是知识的主要传播方式,
100年前,书籍、印刷品是知识的主要传播方式,
50年前,电子产品开始成为知识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
今天,网络开始成为知识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

由于教育与知识的关系极为密切,
显然,随着知识的数量、价值以及传播方式的巨大变迁,
教育方式也要随之适应。

卡尔威特的早期教育,我们姑且认为它是符合那个时代特点的早期教育方式,
姑且认为他是在当时成功的早期教育,但无疑,这种早期教育在今天
已经非常不合时宜。

很多家长谈到早期教育的时候,言必称卡尔威特,这种情况让我感到很纳闷,
因为在美国,即便知识泛滥到如此程度,想找到关于卡尔威特的资料也是
非常艰难。因为这种东西过时了,美国人就不再关注它。

卡尔威特早期教育的主要思路就是以人际传播的手段大量、直接、高密度地
进行知识灌输。而且知识灌输的类型主要是Know-what这种事实类知识,
范围也相当广泛,包括历史,地理,植物,动物,语言,文学,数学等等等等。
由于当时知识稀缺,所以知识懂得多了自然就会让人感到称奇。一个人造神童就此脱颖而出。

以前谈到儿童背诵的时候提到,儿童阶段是非常适合这种事实类知识的灌输的。
因为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强。所以,只要家长比较耐心、仔细,
那么,这种灌输会有一定效果,甚至奇效。

但是,这种教育法在今天为什么被发达国家抛弃呢?原因就在于知识的数量、
价值、传播、存储方式的变迁,使得儿童掌握大量的know-what类知识并不必要。
儿童掌握的know-what知识只要够用即可,如一些常识。而且这些知识并无
必要早期灌输,因为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这些知识会自然习得。

我们看到,电视上每天都在进行着类似“开心辞典”这样的“知识竞赛”,可人们对那些优胜者
并不怎么关心与尊崇。因为大家知道,知道这么多事实类的知识并没多大意义。
这些知识就在网上呆着,想用到的时候搜一搜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费力装在脑子里呢?

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know-how这类技巧,方法类知识,我以前向一位出版社的
编辑请教,此人说:现在家长喜欢的书是那种一看就懂,一用就灵的。
这一用就灵说的就是这些方法,技巧类知识。

不过,这里也必须强调一点,教育跟做菜不一样,做菜可以看着菜谱教的方法
照猫画虎,而教育涉及到因材施教,需要教育者的悟性。所以,了解一些
基本的原理(know-why)还是挺必要的。可以在know-why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这就是所谓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由于现在知识太多,太泛滥,可能很多特别宝贵的资源就在某个地方呆着,
所以,掌握更多know-who类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谁是专家?

200年前,知道大量know-what类知识的是专家,
100年前,掌握大量know-why类知识的是专家,
50年前,知道大量know-how类知识的是专家,
今天,掌握更多know-who类知识的是专家。

除了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过时,卡尔威特的教育还有个问题就是对于人际关系能力
培养的忽视。对这个问题以后会有专文讨论。

补记:

卡尔维特的教育不等于《卡尔维特的教育》

我批评卡尔维特的教育不等于批评《卡尔维特的教育》

我批评《卡尔维特的教育》是伪书不等于全盘否定《卡尔维特的教育》里的内容

原因就在于:

《卡尔维特的教育》是杂糅了《早期教育和天才》、《斯波克育儿经》
等等许多教育作品的伪书。是假托卡尔维特之名制造的伪书。

所以,里面精华和糟粕并存。

所以我打算从一个新的视角谈卡尔维特,将里面的一些糟粕提取出来,
做出点评,精华的东西,常识的东西如果能够就题发挥也谈一些。

这样,使读者既避免了被糟粕的东西误导,又能汲取里面的精华。

所以在这里开个专栏,对这本书详细点评。

【专栏】点评《卡尔维特的教育》(1)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4-23 22:5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luck1 + 2 + 2 精品文章!
hi5 + 2 + 2 分析的有道理
如果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0-10-15 19:38:27 | 只看该作者
能搶就搶...搶到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0-10-14 19:14:29 | 只看该作者
我从‘卡尔维特的教育’一书中看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卡尔维特的父母都是非常敬畏神的,是按照圣经的原则来处理问题的,我认为非常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9-6-25 19:55:24 | 只看该作者
这篇的解释很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9-6-18 10:46:20 | 只看该作者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当年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小卡尔没有对自己的孩子运用这套方法呢
在书中,我只记得在写到洗冷水澡的地方提到小卡尔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也给自己的孩子洗冷水。

现在想想,小卡尔会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分析起来有这么几种可能:
1.小卡尔没学会这这套方法
2.小卡尔不愿意用这套方法
3.小卡尔用了,不成功
4.小卡尔用了,成功的复制了一个小小卡尔,我们不知道而已

难道历史的真相是4吗,相比而言,我更相信卡尔威特是谎言这种观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老易 + 10 + 10 你看的那个小卡尔的书是伪书,小卡尔可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9-6-18 01:11:31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老卡尔的问题在于他太能干了,用他智慧的大脑,和敏锐的观察,创造出领先同代人好多年的教育方法(比如游戏中学),有理论有实践,但最可怕的设计缺陷就是没有让孩子自己寻找成长之路。

说实话我觉得他扮演了上帝的角色,这可能与他是牧师有关,他总是站在知识与道德的至高点上引导众生前进的路。所以说人太有知识,反而堵塞了他的心灵。因为这种优越感影响了他虚心而客观地看待问题。

这也提醒我们,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太过自信,把教育的一切都设计好,孩子的成长是宇宙的秘密,人类发现的仅仅是沧海一粟。我们无需担心自己懂的少,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相信孩子自有其天赋的成长能力,更幸运的是,我们是在与孩子一起成长。

老子说“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也就是说水能够很好地给自己定位,不往上跑,而是往低处走;水有广阔的心胸,有很好的容受性,有容乃大。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就能放弃僵化的模式,不断变化与适应,顺畅地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9-4-23 19:33:2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佩服老卡尔
老卡尔教的是游戏中学
这有什么不对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9-4-23 14:0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3 trythis 的帖子

我也佩服老卡尔

卡尔威特學的當然是200年前的知識, 但他的學習方法, 就是老卡尔的那一套早教的方法是值得借鏡的吧.

現代父母如可以做到老卡尔教兒的方法, 對孩子還是有益的.
1) 賞罰分明
2) 不容許他人對孩子嘉獎 (免除孩子變驕傲了)
3) 要求嚴格
4) 邊學知識, 邊學做人
.......................
還有其他的..一時記不起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9-4-13 22:01:43 | 只看该作者
俺就是佩服老卡尔的用心。
至少是在卡尔威特小的时候。具体操作形式重要吗??
父母做的很失败的时候,孩子又怎样呢?

咋不见有人分析些早教失败案例呢?
好的学不到,也要把错误的避免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9-4-13 10:47:45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一本伪书,批判他是假的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13:47 , Processed in 0.083103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