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319|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目前儿童早期教育中几个主要误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2 00:4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早期识字使孩子发展后劲不足
识字教育在6岁以前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出成果,因为他们处于快速吸收知识的时期。很多家长对此趋之若骛,但这对孩子的一生发展是很有害的。
这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6岁以前的孩子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接触现实世界,积累大量的具体形象。通过动手摆弄各类物品了解事物的特点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些工作为日后抽象思维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但不少父母急于让孩子识字、写字,有的家长甚至要求幼儿园布置写字的作业。
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惩罚。经过早期强化识字的孩子到小学以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要么孩子厌学,因为小学学的内容他们很早就会了,或者由于强迫训练早就烦了;要么孩子的成绩随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差。而到小学以后再后悔可就晚了。
幼儿读经和背诵成语接龙等都属于此类误区。

2、过度保护使孩子身心脆弱
(1)身体上的过度保护使孩子身体脆弱。今年3月的一次天气转冷使1000多个孩子到儿童医院排队就诊。深圳90%以上的0-6岁儿童由老人或保姆带。老人对孙辈本能的爱和保姆“畏惧”的爱使我们的孩子不能磕着、碰着、热着、冻着、饿着、渴着。我们经常会看到天一冷孩子马上被裹起来,现在天一热马上开空调。孩子在小区玩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老人或保姆拿着毛巾给孩子擦汗,拿着喝的、吃的往孩子嘴里塞,甚至看到老人手拿扇子追着孩子煽风。这些行为使孩子的抵抗能力不能很好地发展,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生病。
(2)心理上的过度保护使孩子不能承受风吹雨打。未成年人犯罪率、自杀率在提高,犯罪、自杀的年龄在降低。绝大多数深圳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成长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环境中。一旦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很可能导致过激的行为发生。
在有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的活动中,“宝宝”、“宝贝”的叫声此起彼伏,每个孩子都有两个以上的大人前呼后拥,真不知道我们深圳有多少“宝贝”。他们现在是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的“宝贝”,长大以后很可能就变成废物了。

3、过度鼓励使孩子做事的动力减弱,心理承受不正常的挫折
经常听到很多“精明”的深圳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讲“你真行”、“你真棒”、“我们家宝宝是最棒的”,因为他们相信: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其实,对于经常被否定、从生下来就没有或很少自己做事的孩子,鼓励是良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而对于正常的孩子,则会降低孩子做事的动力。正常人通过自己尝试做事、获得成功、体验成就感而建立自信。做事的动力是内在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家长给孩子附加刺激物,无论是精神上的“你真行”还是物质上的“奖你一辆自行车”都无助于真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且会造成孩子注意力转移。当这些附加刺激物取消时,孩子就不干了。
试想一下,如果在家里的时候几个大人都说你的孩子很棒,在幼儿园一个老师面对二、三十个孩子,你的孩子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吗?到小学以后一个老师面对四、五十个孩子,机会就更少了。这时候你的孩子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让孩子通过内心体验建立自信才是明智的做法。
过度鼓励还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然后迁移到对其他人的不信任。因为孩子后来发现他不是最棒的,他的父母欺骗了他。

4、比较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很多家长想通过比较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但效果却是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使孩子反感、讨厌父母。有的孩子干脆破罐子破摔,越来越不争气;有的孩子会有所作为,但不会真正喜欢自己的父母。
如果一个民族都倾向于用比较的方式教育孩子,那么这个民族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就非常差,因为早期经验使他们拥有的潜意识是“我决不能让别人比我强!”

5、太讲礼貌让孩子失去自己
带孩子出去见了自己的朋友,我们都会要孩子喊“叔叔好”、“阿姨好”。如果孩子不喊那就是不懂礼貌。其实孩子对对面那个叔叔、阿姨并不感兴趣,而我们会为了自己的面子去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使孩子总想讨别人喜欢。如果一个人总想讨别人喜欢,那他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呢?
让孩子专心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别强行把他们拉进我们成人喜欢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4-10-27 14:12:12 | 只看该作者
说来说去, 家长们还是信不过孩子啊, 你就不能让他自己学吗? 非要教育他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4-10-27 10:18:39 | 只看该作者
早期教育应该是能力的培养,并非片面地强调知识的积累,这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相似之理。不过没有一定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又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呢?所以不要简单地否认识字的作用,只是要注意识字不是最终目的,如果停留在这个地方,那就是“行百步者半九十”。
我赞同楼主的观点,只想讨论一下“成语接龙等都属于此类误区”。成语接龙并不是简单地背诵。能够背同样多的成语的两个人,并不见得都能接一样长的龙,能否接上,还有一个运用的能力问题,所以我觉得单纯地背成语是死记硬背不可取,成语接龙有利于能力的培养,但是不多背成语又怎么有接龙的原材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4-10-27 09:53:55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定的道理,凡事都讲个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4 20:46:40 | 只看该作者
为了爱+-->引用:为了爱 识字的孩子必须规矩上小学才不会有麻烦?
不识字的孩子不规矩上小学也不会有麻烦?
老师教的都不会的孩子上学的时候就会认真听讲,不会找事干?
孩子厌学是因为懂得太多了吗?不是,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厌学情绪,这跟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有关,跟学生在受教育之前识不识字无关。

还是由你来喊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4-10-14 10:20:4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关键是个度的问题
不同的是每个爹妈的度都不一样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4-10-13 11:29:00 | 只看该作者
一杰+-->引用:一杰 如果您孩子愿意,那就教他识字。但你必须保证他是个规规矩矩的孩子,不然上了小学可能会麻烦。老师教的他都会了,他就找事干了。

识字的孩子必须规矩上小学才不会有麻烦?
不识字的孩子不规矩上小学也不会有麻烦?
老师教的都不会的孩子上学的时候就会认真听讲,不会找事干?
孩子厌学是因为懂得太多了吗?不是,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厌学情绪,这跟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有关,跟学生在受教育之前识不识字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2 22:59:01 | 只看该作者
建议看一下jerryhao发的“他们的预言都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2 22:56:51 | 只看该作者
pharmacist+-->引用:pharmacist 别价, 我还等着看您的好贴呢. 不过也请您体谅一下作父母的苦衷。就拿我来说吧,百分之一百不愿意孩子从小死记硬背地识字,可是我又希望孩子能保留中文为母语。等到上学时去和英语争又争不过。看来也只好在上学前一两年抢个时间差。当然,如果受到太大的反抗,也就罢了。


如果您孩子愿意,那就教他识字。但你必须保证他是个规规矩矩的孩子,不然上了小学可能会麻烦。老师教的他都会了,他就找事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2 22:53:11 | 只看该作者
音乐虫子+-->引用:音乐虫子 我觉得楼主的观点过于偏激了点,孩子学习语言特别是母语,靠的纯是重复和模仿。仅这一条,让我觉得这篇文章也近于另一类的神经病爸爸写出来的。教育孩子,各有各的方法,谈不上谁优谁劣。我的孩子才一岁时,就每天端着识字本翻,并且如果大人不读的话,他就会扯着大人的手放在识字本上去——这就是他的兴趣。



哈哈哈,骂得好。
恭喜!恭喜你,你的孩子对识字这么感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2 13:43 , Processed in 0.10148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