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6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调节肽可控制食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0 21:1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做了减肥手术的人能很快把体重控制下来?原来是在调节肽的作用下,食欲发生了变化。英国内分泌协会主席、英国皇家医学会院士布鲁姆教授不久前在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等联合举办的中英糖尿病学术交流会上揭开了这个谜底。

  布鲁姆发现,体内一种名为PYY-3-36的内分泌调节肽对食欲有着很强的调控作用。肥胖病人体内PYY-3-36分泌量低于体重正常人群,导致肥胖病人往往摄取过多的热量而导致肥胖。研究证实,接受减肥手术以及因病丧失一段肠管患者体内的PYY-3-36水平明显升高,从而可降低食欲,进而体重下降。目前通过大量动物试验和志愿者临床试验,已证明人工合成的PYY-3-36类似物能作用于摄食中枢,能稳定维持人体摄食中枢的正常机能,减少饥饿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3-11 08:14:14 | 只看该作者
小孩梦游挺可怕的,晚上会开门上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21:27:49 | 只看该作者

宝宝会做梦吗

宝宝会做梦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其实,睡眠周期在胎儿8个月左右就开始了。B超显示,胎儿的眼球也有高速转动期,而眼球高速转动就代表着处于快波睡眠状态,即做梦状态。因此推测,初生的宝宝就会做梦,只是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小脑袋里到底做了什么梦。

  宝宝的睡眠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一岁左右的宝宝不善表达梦境,但是他们会做梦。当宝宝接近两岁时,他就可以用语言来讲述对梦的回忆了。那么做噩梦又是怎么回事呢?噩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的做噩梦,又称为梦魇。学龄儿童中1/5可能有此恐怖经历。宝宝有时会从睡梦中忽然惊醒,还会记着刚才的可怕梦境,因此会号啕大哭,不敢马上入睡,常需要父母的安慰和陪伴才能睡着。对此家长不必惊慌,这时只要给予宝宝适当的精神慰藉或者物质满足,让他获得安全感,便能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如果是持续性的噩梦,特别是婴幼儿醒来之后仍长时间哭闹,排除身体健康因素外,这可能是宝宝承受过多压力的信号。父母最需要做的是鼓励宝宝将梦境表达出来,作为了解影响宝宝情绪的重要线索。白天清醒时,父母应再做点努力,尝试改变一下宝宝的状态,想办法舒缓他的心理压力。

  另一种噩梦并不是真正的做梦。我们称为“夜间悚栗”。 孩子在睡眠中突然坐起大声嘶喊或说梦话,呼吸、心跳加快,伴有盗汗、两眼呆滞,叫他们也不回答。几分钟后孩子又自己安静地躺下睡着,第二天早上他们也完全不记得这回事。这种夜间悚栗不算真正的做梦。大约有5%的儿童有过此现象,这和家族遗传有关,也就是说家里其他人可能也有过相似的情况。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这种现象,不必过分担心,因为对宝宝没什么伤害,而且大部分只是偶尔发生一两次就很少再出现。

  那么,宝宝睡眠时出现什么情形才值得家长注意呢?

  梦言症  睡眠中说话、唱歌或哭笑,多见于神经质儿童、癫痫和具有遗传体质的人,也可见于感染中毒患者。

  梦游症  当熟睡之后,睡眠者不由自主地起床在室内活动或到户外活动。在有人提问时可含糊应答,遇到强烈刺激时会惊醒,但醒后对起床进行的活动不能记忆。

  父母发现宝宝有以上症状时不可掉以轻心,最好及时就诊,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 帮宝宝做个好梦 ——

  1.睡前保持宝宝身体状况良好,晚饭不要过饱,喝杯牛奶有利于睡眠。

  2.适当减少对身体的各种刺激,洗个热水澡有利于身体放松。

  3.睡觉时不要给宝宝穿太多,卧室的温度要适宜。

  4.不要惊吓宝宝,不要给他讲大灰狼之类的故事。

  5.保持适当的亲子距离,让婴儿心情舒畅有安全感。

  6.最好关灯,并保持睡眠环境安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21:20:30 | 只看该作者

脑灰质密度影响人类运动

运动员不断创造人类运动的极限,多年的职业运动技能训练除了锻炼人类肌肉骨骼系统和心肺功能,是否也对大脑产生影响?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发现,运动员丘脑的灰质密度显著高于一般人。这一理论证实了丘脑的灰质密度与人类的运动行为有关,提示从事动作技能的康复性训练可以显著增加人脑的灰质密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魏高峡和罗劲等人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我国优秀跳水运动员进行了大脑结构研究。研究选取年龄在13岁~17岁之间、平均训练年限达到10年以上的优秀跳水运动员12名(男、女各6名),同时选取了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人口学因素上进行了严格匹配的中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优秀跳水运动员的大脑结构与普通人相比的确不同,他们在双侧丘脑和左侧运动前区上的灰质密度显著高于普通人。

  以往研究发现,帕金森氏症等运动病症患者丘脑灰质密度显著降低。本研究从另一方面证实了这一研究成果,也为临床运动病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30 17:29 , Processed in 0.07418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