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巧妙防范流感缠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0 23:4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时传来人禽流感发生的病例,虽然只是个别、散发的现象,但仍不免让人有些担忧。其实无需恐慌,只要在生活中注重细节,就能提高自身免疫力,防范疾病缠身。

    方法1:洗漱注意水温

    温水刷牙:牙齿进行新陈代谢的最佳温度是35℃~36℃,所以温水刷牙对口腔、牙齿和咽喉都有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感冒。

    冷水洗脸:每天早晚用冷水洗脸,可使面部和鼻腔内血管收缩,等冷水刺激消失后,血管又会迅速产生反射性的充血扩张,等于让面部做了“血管体操”,可以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防寒的能力。

    热水洗脚:用水温在60℃左右的水洗脚,可反射性地促使呼吸道内粘膜的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增强呼吸道的抗病能力。

    提示:如果坚持睡前烫脚,还可以消除疲劳,降低血压,改善睡眠,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方法2:揉捏顺畅气血

    按摩鼻翼:两手微握拳,以弯曲的拇指上下来回按摩鼻翼两侧。每天上下午各按摩15~30下,以局部微红为度。此种方法对促进鼻粘膜的血液循环,改善粘膜细胞分泌,通过鼻纤毛的“定向摆动”能将病毒等致病物质排出体外。

    揉搓穴位:用双手的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摩鼻部,揉搓鼻腔两侧,至印堂穴等感冒敏感区;然后再双手搓热,按摩足心,直至发热,以疏通经络。

    轻搓双手:每天搓搓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的双手大拇指根部,对于防治感冒大有益处。方法是,每天数次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

    提示:中医认为,人体只有气血运行正常,才能拒疾病于千里之外。

    方法3:居家不忘卫生

    正确洗手:外出回家首先不要忘了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洗手时要仔细搓揉,特别要清洗指尖和指缝,洗手时间不能少于30秒。

    开窗通风:天冷时最好每天定时开窗两次,每次30分钟;时间最好在上午9︰00~10︰00和下午3︰00~4︰00。天稍暖和时,可适当增加通风和开窗的时间和次数,但阴天不宜多开窗。

    提示:有研究发现,注意手部卫生,是预防感冒和其他传染病的有效方法,而通风可以将室内有害气体甚至病原体通过空气的流通排至室外,从而间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

    方法4:饮食巧驱感冒

    常喝鸡汤:经常喝鸡汤可以预防感冒发生,也能减轻感冒时鼻塞、流涕等症状,如果在鸡汤内再加些胡椒、生姜等调味品,或下面条吃,都有防感冒之效。

    饮萝卜汁:把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日三次,连服两天,可以清热、解毒,防治感冒。葱蒜煮粥:取葱白10根,切碎,大蒜3瓣,大米50克,加水煮成粥。每次150毫升,每日两次,可防感冒。

    多喝开水:多喝白开水可以加快病毒和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对治疗感冒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苹果煮汤:苹果5个,去皮,切成小块,加水1升,煮沸5分钟,自然冷却到40℃左右,加适量蜂蜜搅拌均匀,每天多次少量饮用,可防感冒。

    红茶姜汤:用红糖、生姜和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驱寒,而且有良好的预防感冒的效果。

    提示:其实,有不少食物都有一定抗菌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如大葱、大蒜、红茶、蜂蜜等,用食物预防普通感冒,比较安全。

    崔颖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liuqunb + 5 + 5 谢谢你了
ilove0356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2-11 06:29: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2-11 02:30:53 | 只看该作者
会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2-10 23:57: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30 23:07 , Processed in 0.076606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