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622|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谈记忆,不讲理论,只讲例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7 15:2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课内容是给孩子讲象形文字。

A老师: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bla,bla,然后给孩子看看图什么的。
一堂课结束了。然后N年后孩子为了应试把课本拿来开始背,背完了,考完了,就忘得一干二净。

B 老师:象形文字就是像图画一样的文字,你想知道你的名字如果用象形文字是怎么写的吗?想不想制作一个象形文字的名牌?
然后,准备好粘土或者其他可以往上刻字的东西,让孩子找到自己名字对应的象形文字,然后拿牙签在粘土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等粘土干燥之后就成了一个名牌。放在家里可以当作一个小艺术品摆着。

某天,一位客人或者伙伴来访,问这是什么?孩子就告诉他,bla,bla,把自己学的东西讲一遍。客人问的越多,讲得次数越多。

等到若干年后,这孩子从事的职业恰好是艺术设计,正在苦思冥想没有创意。突然看到或者想到自己童年时制作的那个名牌。
灵感就来了,这玩意如果用金属做成饰物多时尚啊!

A老师讲课的方式我们可能再熟悉不过。B老师讲课的方式是西方课堂的主流。

孰优孰劣,大家自己掂量吧。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wangtutu + 2 + 2 B老师在哪里?
棠棠妈 + 2 + 2 可是满城尽是A老师啊
晃晃叮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1-13 06:07:47 | 只看该作者
争论得这么热闹,其实自己深入了解并应用一下Tony Buzan 的思维导图就知道了。大道理我不会讲,我只知道,它能帮助我理顺思维,至少能将一本书由厚变薄,对提高记忆力大有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1-12 15:39: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丽莹妈咪 于 2009-1-12 13:06 发表
qqyou不好意思,我并没想过让你认同我的观点,但是小米爸爸咨询大家对思维导图的看法时,你用“伪科学”给这个方法下了结论,正如僵硬说的“这可不是科学的态度”。

Tony Buzan 的思维导图等一些记忆术,即如 ...


哈,我真的没资格去给别人下伪科学这个结论呀,幸好是别人说的。

一个东西完全无用,可能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啦,哪怕七田真,也会让做父母的在短期内欣欣然呢。

但这确实不是记忆的规律,也不是我们需要给孩子去培养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1-12 15:30: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棠棠妈 于 2009-1-8 15:33 发表
说个背字典的例子

同学有个同事,早年大学毕业,那时英文水平要求不高,所以毕业时英文很差

工作后,拿了本英文字典在身边,最后硬是让他把整本字典背了个七七八八(据说是全记住了,不过我想也就七七八八 ...
p
这位兄台可是牛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1-12 13:0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qqyou 的帖子

qqyou不好意思,我并没想过让你认同我的观点,但是小米爸爸咨询大家对思维导图的看法时,你用“伪科学”给这个方法下了结论,正如僵硬说的“这可不是科学的态度”。

Tony Buzan 的思维导图等一些记忆术,即如你勤练的话,还是相当有效果的。别的不说,应付学校的重要考试,就可以帮到你很大的忙。

七田真搞的一些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方法- 想象记忆,联想记忆,挂钩定位记忆等等,其实都借用了Buzan 的理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1-9 23:03: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丽莹妈咪 于 2009-1-9 12:22 发表


哈哈,现在咱们辨到阅读理解这块去了,请再仔细看我用颜色标出的这些单词

“However, scholarly research suggests that such claims may actually be marketing hype based on misconceptions about th ...


你英语比我好,应该是你理解的比我准确。

退一步吧,这么说你看可否:这个方法目前尚未得到主流认可。而我本人作为一个批评家,我认为他是伪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9-1-9 12:22: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1-9 11:27 发表


哈,你比较关注了Critics argue,但前面scholarly research 已经给出结论了,剩下的就是称呼问题了,所以我们这样的Critics就会argue他是pseudoscientific

不知道我这么去说,是否合适。


哈哈,现在咱们辨到阅读理解这块去了,请再仔细看我用颜色标出的这些单词

“However, scholarly research suggests that such claims may actually be marketing hype based on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brain and the cerebral hemispheres. Critics argue that hemispheric specialization theory has been identified as pseudoscientific when applied to mind mapping.[2]

学术研究机构的观点是Buzan号称的超级心智图实际上有可能为了迎合市场的大肆宣传而曲解了大脑和大脑半球。批评家认为。。。。伪科学。  注意critics 是批评家,不是学术研究机构。

看来阅读理解确实很重要,这么短的一段文字,解读出来却不一样。

[ 本帖最后由 丽莹妈咪 于 2009-1-9 12: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1-9 11:46: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1-9 11:35 发表
仔细看了,比较同意QQ的结论

WIKI评论比较客观,不会轻易的proved的,所以用了argue这个词,但从语境中判断WIKI倾向于是pseudoscientific.

但是毕竟没有一棍子打死.呵呵.


我也比较喜欢WIKI的客观态度,其实就是这些理论,我也不认为他们就真的是错的,只能说在目前的科学水准下,尚未被广泛认可。也许有一天会有更多的研究,会支持这一理论。

我只是很反感那些打着科学的旗号,盲目夸大某一理论,以此来鼓吹各种不着边际的方法的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1-9 11:3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qqyou 的帖子

仔细看了,比较同意QQ的结论

WIKI评论比较客观,不会轻易的proved的,所以用了argue这个词,但从语境中判断WIKI倾向于是pseudoscientific.

但是毕竟没有一棍子打死.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1-9 11:27: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丽莹妈咪 于 2009-1-9 09:09 发表



我没有忽略呀,是你misinterpret 我,你没注意我标的红字吗?


哈,你比较关注了Critics argue,但前面scholarly research 已经给出结论了,剩下的就是称呼问题了,所以我们这样的Critics就会argue他是pseudoscientific

不知道我这么去说,是否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9 17:21 , Processed in 0.079871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