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867|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国专家听课后一句话 顿时让中国教育蒙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2 14:1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某校。上课铃声在校园里响出共鸣。铃声止息,所有的走廊都静悄悄。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这是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学生们已坐得整整齐齐。  

  今天,英美教育专家要来这个班听课。他们已经来了,他们听到自己的皮鞋在教学楼宽敞的长廊里发出清晰的声响……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大家坐定,教课的老师走进来了。  

  同学们起立后坐下,老师侧立于黑板前。他的目光没有去巡视全班同学,而是望向窗外。老师的头上已有不少白发,黑板衬出他侧立的剪影……这时刻,你发现,当学生连窃窃私语都没有时,教室里也并非完全安静。  

  你还能听到翻动书包的声音,一支笔从谁的手上放到桌面……老师仍然侧立,望着窗外,好像在酝酿什么。就这片刻,你听到,静了,更静了,一切声音都没有了,世界静到连听课的外国专家也仿佛不存在了。  

  这时,老师转过身来从容说道:“现在开始上课。”  

  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老师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黑板上的字渐渐丰满起来,那字大小不一。有些字,老师大笔一挥划上一个圈,或一个框,或一个大三角,看起来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像一个框架图。  

  整堂课,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也不必学生上去擦黑板。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就是重点,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踊跃,仍然不乏精彩。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最后老师说:“今天要讲的就讲完了,同学们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  

  铃声响了。下课。整堂课无懈可击。这是一位特级教师,他露出了笑容。同学们都很高兴。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外国专家听了却说不出话来。  

  “或许他们也很惊叹?等到了会议室再听他们的意见吧!”中方人员想。到了会议室,我们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
 
  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  

  我们问:为什么不理解?  

  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  

  这问题反映的就是当今欧美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所以,外国同行说,他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因而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   

  可是,教学、教学,在课堂上的45分钟,难道不是老师该教得精彩、精辟吗?学生除了课堂听讲和踊跃回答问题,课外不是还有许多时间去练习和温习吗?  

  这不仅是中国教师的理念。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能遇到好老师,不就是看重老师教的水平吗?“儿子啊,你上课别说话,别做小动作,你得好好听!不好好听,你怎么能学会呢?”所有的家长都这样说。

  可是西方教育认为:学生上课就是要说话,要动手,要又说又动,说做并用。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到底哪一种好?  

  不要问上述教师是谁,不要问上述那堂课发生在哪里,从都市到乡村,虽然许多教师还达不到这位特级教师的水平,但此种教育方式在中国无数课堂里反复呈现。你会不会问:我们这样教,有什么不对吗?  

  我选择从这堂“经典课”下笔,是想一步就写出,这已经是我们行之已久的认为很高水平的课,但就是这样的课,是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的。这意味着中国要变教育,有相当广泛的现状要变,有相当艰巨的路程要走。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cuijlmsm + 1 + 1 我很赞同。
丹芮妈 + 1 + 1 我很赞同。
clinda + 1 + 1 我很赞同。
oosakujq + 1 + 1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2-6-18 22:51:56 | 只看该作者
互动,不在于人多人少,在于老师是否敢给机会学生?而且一旦互动老师是否有能力回应(不要低估学生天马行空的互动会让老师限于困境)?而且老师是否有能力正确的回应(有些回应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为现在的老师灵魂已与现在的社会同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2-4-24 18:52:53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课就是一般也就是事先上过n次了,老师也把一些题目事先告诉学生回家看好了,回答问题的学生多半也是班里的尖子生,一直都这样,不稀奇!
外国的教育模式和国内不同,各有利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1-6-24 14:28:2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教育,与其说是在教育,不如说是在捏雕塑,捏出来的都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雕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1-6-17 09:28:01 | 只看该作者
哎 一个给予 一个引导 谁高谁低 一目了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1-6-16 07:49:2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孩子在长大,这教育何时能改啊,为什么我们的呼声传不到教育局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1-6-15 15:32:34 | 只看该作者
顶起来,看一下,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9-12-29 20:17:2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这种现象 我归结为一个原因:中国人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9-12-29 20:05:08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这种现象 我归结为一个原因:中国要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9-12-29 19:15:38 | 只看该作者
有中国特色的,理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18:08 , Processed in 0.083000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