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105|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9岁袁小逸模式班日志(9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1 09:2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4-9岁袁小逸模式班日志(9月) (2008-09-11 08:51:11)
[编辑][删除]
标签:教育 袁小逸模式 现代私塾 早期教育 杂谈  分类:4-9岁袁小逸模式班



2008、09、10

我故意选择了今天(教师节)——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作为这个班进行日志记录的首日。而在今日,我也专门写了一篇短文《教师节,我想起张政老师》,也多少与此相关。在我心目中的张政老师,一定会鞭策我,在教育上更需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其实,这个班在交替中早已开始。最老资格的成员,便是4岁男孩Charlie。接着是新近来的深圳6岁女孩Jean。最新的一位是比Charlie小两个月的男孩Little Fish,来自嘉兴当地。还有一些成员,也会陆续到位。列席此班的大成员则有老资格的8岁女孩Sunny,最近来自贵州凯丽的14岁大男孩Johnson,以及我女儿Angella。目前,时不时还有6岁女孩Amy的参与。

今日的学习内容:《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英语口语,《古文观止》。大概上下午都会安排约一至两小时的的不同形式的英语学习。也会时不时进行《论语》与文言的诵读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8:47:0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来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11-4 14:26:25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也是在朋友家读经 3个孩子 年龄相当 都是4-5岁 要多出去学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11-4 14:25:1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啊 想在您方便的时候去造访呢 可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22:33:45 | 只看该作者
4-9岁袁小逸模式班日志(10月) (2008-10-03 20:02:12)
标签:现代私塾 袁小逸模式 早期教育 后续教育 杂谈   分类:4-9岁袁小逸模式班

2008-10-3



经两天的放假,4-9岁班今日开始上课。

中午,上海女孩Ada来,她在下月将迎来8岁生日。Ada上过一年小学,却学过两年围棋,今日晚上趁她的到来,开始了英语角围棋班的第一课,我在与Ada的对弈中不断讲解一些概念和术语。讲解后,Angella与Ada下了一局。



迄今,4-9岁班的成员除了Ada,尚有如下十来个孩子一起上课:

最老资格的来自广州的4岁男孩Charlie,

已来一个多月的深圳6岁女孩Jean,

刚来自深圳的9岁女孩Lucy,8岁男孩Simon,

四岁余平湖男孩Jery,

杭州的5岁男孩Roger,

3岁半的男孩Little Fish和四岁女孩Joy,来自嘉兴当地,

时不时还有当地6岁女孩Amy和Angella、Johnson的参与。



2008-10-7



从昨天起,为深圳的三个孩子每天另外加一堂英语课,安排在八点早饭前。主要考虑Jean的语音、口型不够好,而后来的Lucy、Simon已经八九岁了。今日恰好是Simon的八岁生日,吃过晚饭后,英语角的很多孩子在一起唱“Happy Birthday”,Angella还用钢琴伴奏,庆祝Simon的生日。Simon以前主要是在读经,但总体情况并不理想,大概连一般学校孩子的程度都不一定赶得上。



Jery\Little Fish,甚至较后来的Joy,适应情况都不错。这两天唯独刚来的Roger,还不时要想妈妈,哭一哭,闹一闹。但上课,他却也能跟着读。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课,孩子们都也能坚持下来。特意营造起来的群体学习氛围,已开始产生作用。因家中有事,四岁不到的Little Fish今夜被放在我们这里过夜,他非常认同我们的亲情,一点也没有问题。我总希望,我办的现代私塾就如同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孩子都不会有到了冷冰冰的学校那样的感觉。



2008-10-8



Little Fish仍在英语角过夜。晚上组织几个五岁以下的孩子读《论语》。



测试了Ada的数学,并教她除法,接受能力不错,已学会简单的除法,做了几十道题。晚上仍保持与她下一盘围棋。下棋时她谈到,会忍不住想妈妈、想家。因为这是首次离家,开始时要想家是很正常的,鼓励她多看点书。



同样想家的Roger表现得要比昨日好了很多,他的英语语音很不错。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08-10-8 22: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10-8 22:29:5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中!

对我来说是个很新鲜的方法,我会借鉴到对闺女的教育里,不过我对完全的私塾教育还是有些疑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21:37:13 | 只看该作者
2008/09/23



Jean昨天晚上返回,今天开始上课。走了几天,一回来她就急于读英文给我听,一气读了三十课。这两天因为气候的异常闷热,先后发现有两个孩子有发烧的情况,先是Charlie,接着是Little Fish,今天放学回来,也发现Angella发烧。这两天已减少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吃过午饭后,打开空调让小孩子好好睡个午觉,以保持体力和抵抗力。饮食上也调整为易消化食物:今中午为面条,晚上小包子加绿豆稀饭。上课之外,给他们听歌碟与看故事片。



2008/09/28



25日,深圳的又一妈妈带来两个孩子,女孩与女儿同岁,只小十多天,儿子小一岁,有过读经经历。很巧合与Jean家原来有交往。女孩去英文名Lucy,男孩名Simon。



今日,杭州的5岁罗姓男孩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08:50:33 | 只看该作者
4-9岁袁小逸模式班日志(9月) (2008-09-11 08:51:11) [编辑][删除]
标签:教育 袁小逸模式 现代私塾 早期教育 杂谈   分类:4-9岁袁小逸模式班

2008、09、10



我故意选择了今天(教师节)——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作为这个班进行日志记录的首日。而在今日,我也专门写了一篇短文《教师节,我想起张政老师》,也多少与此相关。在我心目中的张政老师,一定会鞭策我,在教育上更需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其实,这个班在交替中早已开始。最老资格的成员女儿Angella已从这个小班毕业,去了清河中学尝试学校生活。剩下最老资格的便是来自广州的4岁男孩Charlie。接着是新近来的深圳6岁女孩Jean。最新的一位是3岁半的男孩Little Fish,来自嘉兴当地。还有一些成员,也会陆续到位。列席此班的大成员则有老资格的8岁女孩Sunny,最近来自贵州凯丽的14岁大男孩Johnson,以及我女儿Angella。目前,时不时还有当地6岁女孩Amy的参与。



今日的学习内容:《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英语口语,《古文观止》。大概上下午都会安排约一至两小时的的不同形式的英语学习。也会时不时进行《论语》与文言的诵读讲解。



2008\09\11



一早把Johnson叫起,让他领着Jean、Charlie在小区里跑步,然后回来吃早饭。一个大哥哥,领着小弟妹早锻炼、做游戏,这本来是中国传统家庭习以为常的事,但目前对大部分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我主张混龄养育,这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情商,在生活本身中就能学到很多独生子女难于学到的可贵东西。



在英语学习中,Jean开始脱颖而出,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的前三十课已差不多能顺畅读出。来时还基本不会认读,仅仅十几天,语音改善了不少,而且还发展了文本的认读能力。尤其重要的是,对英语的兴趣大增,喜欢抢着领读,使我想起Angella、Sheila、Mandy等孩子所共有的显著特点:爱争第一。她的接受能力很强。



2008\09\12

今日天气或阴或阳,倒是适宜户外活动:没有太阳直射,较凉爽。午睡后,带着所有的孩子在小区里户外活动,同时拿了一本《古文观止》,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读书。嬉玩时由大哥哥Johnson领着到处跑,学习时,便坐定在河边的木凳上,靠着木桌,由我讲解,今天读《郑伯克段于鄢》。Jean能跟着很好地理解,Charlie已能跟着读,Little Fish还未认字,但听我讲解却非常专注 ,一定是觉得故事很有趣。

晚饭后,一大群孩子,热热闹闹地去南湖边玩,其中更多了Angella。从住地到南湖,约莫要走十几分钟。有小孩子,慢一点,二十分钟准到了。这一玩就是两小时。

2008/ 09/16



昨日,又来一四岁余平湖男孩Jery。Sunny因要去成都游学,暂离英语角。感觉这个班女生太少,有性比例失调之虞。

一般每日有两堂英语课,下午4:30-5:30的英语课,首次有两个学校孩子加入,这样气氛更浓。这也是原来女儿英语训练时的模式。



2008/ 09/17



上午,4岁当地女孩Joy来体验。我们在小区里游玩、学习。

下午,则与学校四年级的两个小姐姐一起上英文课。



2008/ 09/18



当地四岁女孩Joy,今日起正式加入4-9岁班,她觉得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她很喜欢。她看起来,个子高大,性格阳光,名副其实——Joy。终于又来了一个阳光的女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9-18 22:10:1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1:04: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howh 于 2008-9-16 10:27 发表
此乃真心话,小逸给我的感觉,她的早期教育很成功,尤其是在语言和思维的开发上。她反应的敏捷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希望这一早期教育的成功经验能得益于更多的孩子。


而且,我觉得,更让我自豪的,不是智商方面的成功,而是综合素质与情商方面。这样的综合素质,只能得益于合适的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22:38 , Processed in 0.08123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