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4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世界最大对撞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0 12:1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说会产生黑洞 把地球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9-11 21:00:17 | 只看该作者
总有一天,人类会造出能毁灭地球的机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9-10 15:27:44 | 只看该作者
这对撞机象科学幻想小说一样。

撞一下试试,我才不信能毁灭地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9-10 13:26:23 | 只看该作者
下一代的人有下一代人的想法,反正到时候我们这一代人也已经灰飞烟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9-10 13:08:23 | 只看该作者
从现在做起,那是当然,,,但是有的东西,成了习惯很难改变的,,,现在的作法只是杯水车薪。。。。只能把希望放在下一代,把环境把地球的意识,灌输给他们,成为他们习惯的一部分,成为与生俱来的特质,人类才有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9-10 12:48:13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下一代,应该是从现在就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9-10 12:43:02 | 只看该作者
动物日渐罕见。。。。。空气日益混浊。。。。。。天空常年灰霾。。。。。食品没有了鲜味。。。。。河流在消失。。。。蓝天在消失。。。。。。白云在消失。。。。。人类到底做了什么?,,,如果有可能,让下一代一定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很严肃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2:2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2:23:37 | 只看该作者
英国卫报:大型强子对撞机如此冒险值不值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9日 07:28  新浪科技
  欧洲强子对撞机将于9月10日运行,它或许会掀开物理学崭新的一页。而对于其存在的所谓“危险”,英格兰哲学家AC·格雷林于今年6月在英国《卫报》上撰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9日消息,据英国《卫报》报道,AC·格雷林(AC Grayling)说过,探索未知世界可能是一种冒险行为,但这个险经常是值得我们去冒的。令人感到吃惊的是,我们在过去的25年来并未在基础物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任何重要发现。曾经何时,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弦理论”上,并为此提出大量无法进行验证的假设,试图依此实现自然力的统一,解释物质的基本结构。然而,所有这些努力实际上都没有让粒子物理学向前迈进一步,自上世纪70年以来,这一领域就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随着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启动,这种“尴尬”将被抛到九霄云外,粒子物理学会就此翻开新的一页。但这个险我们值不值得冒呢?加來道雄(Michio Kaku)指出,重建第一瞬间的宇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冒险行为,现在讨论的大问题就是这个险是否值得一冒。所谓的冒险包括产生一个迷你黑洞或者能够吞噬地球及一切事物的怪异粒子。
  在科学研究的征途上,这种进退两难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对知识的探求经常是要冒一点风险的,例如对以往已确定之事的颠覆,或者说颠覆已确立的体系和被广泛接受的想法及观点,进而招致别人的敌意和大多数人反对;被食人族俘获或者从世界的边缘跌落。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要面临的风险与过去完全不同,所接受的挑战也是过去无法相比的。但如果让胆怯占据我们的内心,人类社会将不会取得长足发展。幸运的是,这种“如果”是不成立的,总有一些人踏上冒险之旅。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可能仍停留在原始社会。
  在现代科学发展初期,也就是16世纪和17世纪,一些研究人员甘冒被烧死在木桩上的危险,坚持和捍卫他们的“异端邪说”。另有一些人则冒着被他们用来做实验的物质杀死的危险,继续朝着自己希望的道路前进。值不值得冒险这个问题是经常出现的,风险毕竟无处不在,它可能出现在炼丹术士的丹炉,也可能出现在化学家的实验室。无论是丛林探险家、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还是登月舱,都要经受属于他们自己的风险和考验。
  在科学和技术探索过程中,一个又一个英雄涌现出来,有些被人赞颂,有些则始终默默无闻。正是他们的冒险行为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将“零风险”作为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英雄将很难诞生,而我们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
  对于大型强子对撞机,一些人坚决地说“不,这个险不值得冒”,虽然无意中产生黑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这些人看来,上演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如同小孩子的危险游戏,为了知道嘀嗒声从何而来,便不惜让钟表粉身碎骨。反对者认为,不敢冒险等同于自己放弃机会,这种放弃意味着我们关闭进一步了解未知世界的大门。
  知识、进步和发现让人类告别无知和猜想,不敢尝试、不敢探索的后果绝不是停滞不前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倒退,这是追求进步的人所无法容忍和接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简称CERN)进行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的这个险是应该冒,也是值得冒的。毕竟有太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如果现在停下来,其结果无异于用叉子喝汤,费了很大力气,还是一无所获。
  神经紧绷的风险评估人员表示,他们只希望实验推迟而不是叫停,参与试验的科学家可利用这段时间消除外界对迷你黑洞和怪粒子产生的疑问。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试图排除风险将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如果当时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脑子里只想着“如何做到零风险”,他永远也不会踏上美洲新大陆的土地。从某种程度上说,冒险已经成为收获的一个代名词。
  古代的炼丹术士偶然间将不同物质塞进炼丹炉,从而发明了火药;哥伦布的船队于1492年踏上向西航行的征程;人类于1969年第一次成功登上月球,所有这些都有冒险成分,但我们必须承认,他们所冒的险与在一个巨型“试管”内重建宇宙初期形态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对于哥伦布环球之行来说,承受风险的只不过是他本人以及“尼娜”号、“平塔”号和“圣玛丽亚”号的船员,对于“阿波罗”号登月,承受风险的人也只有尼尔·阿姆斯壮(Neil Armstrong)、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和迈克尔·柯林斯(Michael Collins),但对于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可能承受风险的人就实在太多了,有人甚至怀疑实验会摧毁这个世界。
  反对者可能认为,如果大型强子对撞机可能对这个世界带来伤害,即使这种可能性很小,我们也应该关掉它的开关,这才是一种对人类负责任的做法。但我们不要忘了,我们也有保持探索脚步的责任,我们要用大胆的探索积累我们的知识和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基于过去所有冒险者的行为和收获的成果,我们必须得出这一结论,并勇敢地加以实践。(孝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2:22:13 | 只看该作者
欧美法庭受理“对撞机毁地球”案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5日 09:15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些批评人士声称,将于下周正式投入使用的世界上最大的原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可能会导致整个地球毁灭。他们已经正式向欧洲和美国法庭提起诉讼。尽管这一说法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欧美法庭都已经不可能阻止大型强子对撞机在下周的正式亮相启用了。
  在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一名联邦法官正在考虑联邦政府的请求,是否驳回由前核安全专家沃尔特·瓦格纳和西班牙科学作家路易·桑奇联合提起的这起民事诉讼案。同时,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人权法庭目前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上周,法院同意审议主要由德国和奥地利教授和学生提出的强子对撞机可能导致世界末日来临一案。不过,法庭拒绝了他们提出的立即中止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请求。
  不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的诉讼案中,原告都声称,关于这台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描述均未能准确表达它可能带来的危害,其中包括全球范围的小黑洞及物质变异或单磁极化等等,要求对该项目开展进一步的安全评估。而被告方----美国能源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RN)物理中心却辩称,一系列安全测试报告的结果表明,上述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上述安全报告由业内领先的高能物理学家执笔,认为与LHC的对撞相比,宇宙光的碰撞能量和频率都要高许多倍。如果大型绳子对撞机能引发全球大劫难的话,那么即便在最不可能的条件下,广阔宇宙中早已应经历了许多次灾难。
  过去的“大型对撞机器”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法律难题,不过这次的担心与以往不同,因为LHC中质子加速后产生碰撞的能量是目前世界纪录的七倍,后者是由在美国芝加哥费米国家实验室运行的正反质子对撞机Tevatron保持的。物理学家希望通过LHC可以对宇宙中种种神秘现象,如暗物质、超对称粒子等展开新的研究。其中最主要的目标是一种到现在为止尚未发现的次原子微粒,名为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也叫“上帝粒子”,它是人类现有理论预言中唯一还未发现的基本粒子。如果它根本不存在,那么倾向于多维时空的其它理论会变得更有说服力。
  理论家认为,LHC可能会产生很小的黑洞,或者说更精确的是能量极度集中的亚原子节点,如果有更多维时空的话。现有理论认为,这些节点会立刻分开,LHC反对者们对此特别提出了异议。不管怎样,这台对撞机预计于本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将在周长为17英里的圆形隧道里对一束粒子进行低能对撞,数月之内都将无法达到产生任何黑洞的程度,而首次低能对撞也起码要在一个月以后才能产生,LHC更是要运转到明年才能达到其最大对撞能量。这也是法庭不急于回应反对者请求的原因。
  檀香山法庭区大法官海伦·吉尔默开庭审理此案,在此之前诉讼原被告双方都提交了大量的相关文件。美国能源部的代理律师想让吉尔默驳回该案,或宣读一份不利于瓦格纳和桑奇的判决摘要,其依据是该案的结果不会影响大强子对撞机的启用和运转,另外原告也未能在最后截止日期前提供有关法律文件。
  作为回应,原告坚持提起诉讼时机合适,被告方过去的担保并不能缓解这次相关安全问题的担心。他们呼吁继续关注此案,直至按计划明年6月进行测试。
  下一步法律程序中,能源部LHC建设项目的项目副经理布鲁斯·斯特劳斯以瓦格纳的资格和言论作为目标,他认为LHC安全评估“需要在高能物理领域具有相当的权威,而不是保健物理学或核医疗学;同时他还质疑瓦格纳在科研领域的地位,尤其是最近科学文献方面的研究。他表示,这起联邦诉讼案不会影响LHC的运转,因为联邦政府在建造对撞机项目上的作用早已结束,现在联邦资金只用于支持LHC的相关研究行为,每月1000万美元。
  至于安全问题,斯特劳斯认为CERN提交的由外来专家执笔的最新报告,涵盖了各个实际方面,如不可控制的黑洞及其它末日推测;他指出美国物理协会的专家也认同该报告的观点和结论,其中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谢尔顿·格拉肖和弗兰克·威尔捷克,以及哈佛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威尔逊在法庭上同样支持政府的观点。
  瓦格纳认为,LHC应该致力于未知领域的探索,而这些尚未公布的研究对“LHC是安全的”会是有力的反驳,同时他抱怨斯特劳斯的攻击完全由个人偏好出发,例如,瓦格纳称斯特劳斯曾亲自进行过单磁极化的研究,面对瓦格纳研究取得成功而自己未能取得进展,痛苦不已。
  很多人都觉得掉进了文件堆里,司法部发言人安德鲁·艾姆斯透露,在第一天的聆讯会上,吉尔默大法官不得不改变当地法庭程序,让原被告双方整理小山似的文件档案。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决定是否稍后某一时间撤销此案。如果继续审理此案,下一步将是应原告请求对LHC颁发初步禁止令,并对CERN做出不利判决。现在看来,法官不会再经历一次如此的文件海洋,唯有经她允许才可向法庭补充递交文件。
  从第一天经过55分钟的聆讯到9月3日,吉尔默法官已经同意被告方----联邦政府的说法,也就是根据欧洲相关法律,美国联邦政府享有法律豁免权。法庭同时驳回了三位物理学家当庭进行陈述的请求,因为他们并没有事先提交书面陈述等法律证据。(孝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8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10 11:37 , Processed in 0.08312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