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752|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续一小时读经与连续三小时读经的不同效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2 17:4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

连续一小时读经与连续三小时读经的不同效果

     很少有家长让孩子在家连续读经一小时,常常担心孩子太辛苦而把一小时分成几次完成。就是坚持了一小时读书,也是说说闹闹,边喝喝水,边吃吃东西。更不要说让孩子连续读三个小时的书了。如此,读经的效果虽明显,但很浅薄。
故此,我分析一下连续一小时读经与连续三小时读经的不同效果给大家。
所谓连续读经,就是不间断的读经。连续读经一小时可以训练一个孩子心智上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左脑的能力,比如孩子会很聪明,能说善辩,记忆力可以提高普通孩子的两到三倍。但对孩子的心性上的提升几乎没有太大帮助,比如承受力,内在的敏感,高度的记忆力(比如一目十行),对生命的感悟力也很难出来。这就需要用连续读经三小时的方式来训练。
连续三小时读经真的可以在心性上提升孩子的进步吗?我分析一下连续三小时的读经的心态变化过程。
一个人(不管大人孩子)最初在三个小时的连续读经中,会经历三个阶段,一开始是心智运用阶段,这个阶段开始有30分钟到一小时不等,此时头脑清醒,思维活跃,但并不安分。这一个阶段的读经记忆表面效果最好,也不痛苦。但过了30分钟到一小时后,大脑会进入一个疲倦期,这个疲倦期大约也是30分钟到一小时不等。在疲倦期里,大脑因为疲倦,读经会昏昏沉沉,点字会出错,声音也会含糊不清。在这个阶段里,人体会有一种保护大脑的系统,这个系统会本能的要关闭大脑,就是心智层面的活动。但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心智层面的活动会完全关闭,如果你还继续读下去,人体就会调动更深层的系统力量来支持你的读经,西方人说这是潜意识的力量,灵修家会说这是灵魂的力量,也可以说这是比较接近佛家说的自性力量。在这个状态下的读书,会越来越舒服,身体有轻安的感觉,读一个半小时书好像二十分钟就结束了一样,这大概就是所说的右脑力量吧!
长期练习连续三小时读书,会使开始时的心智活动力越来越短,进入自性的力量越来越快,接近佛家说的入定,这个状态可以称为读书的愉悦期。
大多数家长会担心大脑的疲倦会让孩子的身心产生不好的影响,其实如果只在大脑的疲倦期停止读经,反而会助长孩子对身体的依赖,会拉长在心智层面的活动时间,造就思辨能力过强而在未来过早的衰老,到了20多岁后,再想开发内在的潜能反不如单纯无知的人容易了。
人体一旦习惯使用深层的力量,反复练习,就会使人的行为举止趋向于自动,处于本能,这种力量在自我愿力和发心的作用下自动工作,准确性反而很高,人的性格呈现单纯无欲,这是一种有高度情商的状态。
其实佛家的禅坐也是如此,也要克服一个身障的阶段,这个阶段冲过去了才是入定的开始。冥想、呼吸、念佛都是开始对心智的控制,将心智控制在愿力和发心中,但如没有克服身体的障碍,想进入一个佛道的境界是不可能的。
在长跑训练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开始是心脏会紧张,以至于呼吸困难,头脑一片空白,但经过一段训练后,有的运动员会体会到心脏忽然象打开一样,血液流速自然能加快,呼吸很快感到顺畅了。这个关一过,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状态。
所以,我们知道很多国学大家每天以读书为乐,都在七八个小时以上,而且身体很好,心灵敏感,思想单纯,智慧超群。他们小时候的训练不是现在的孩子所能体会到的。我们让孩子经历苦行的阶段不是为了未来记住它,而是要消磨掉它。消磨苦的最好的方式是超越,而不是停留在苦中。
(2008年7月30日  小筛子义学私塾  王武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8-10-8 12:49:48 | 只看该作者
还没有开始读经,先来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8-10-8 12:48:36 | 只看该作者
还没有开始读经,先来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8-10-8 12:3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 paisley 的帖子

谢谢您的好意,40楼的的版主要是把他40楼发的帖移出这里,我可以删除后面的跟帖.

[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 于 2008-10-8 12: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8-10-8 12:18:4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不太赞成让孩子坐这么久读书. 我自己小时候也能静坐很久读书, 但读了三四个小时后久开始头晕, 因为供氧不足了, 而且眼睛也非常疼. 那时候我已经七八岁了. 如果让那么小的孩子连续读三小时, 还是朗读出来的, 我想他们是坚持不下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8-10-8 12:1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归自然, 其实您要是想说明您的观点,不如附上所有文章的标题,加上网络链接, 就行了. 您说是不? 现在满屏都是和主题不相关的东西.

我进这个帖子只想看儿童读经到底应该读多长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8-10-8 01:30:29 | 只看该作者
汉字的科学性与儒学学习方法



    http://www.daode.biz/html/lecture/wenhua/20060605/238.html

[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 于 2008-10-8 15: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8-10-8 01:16:04 | 只看该作者
对《老子德道经》的校订,一般是三种原则与取向可供选择:
   
解其真义者,则取修意而定取含;
   
识其理义者,则取文辞而定取舍;
   
游离两者之间者,则都作参考而取舍。
   
任何一方武断地否定另一方,其实都在伤害对方的同时,也同时在伤害着自己。
   
以上是熊先生就这个问题的解答,学生觉得这个解答很有见地,因为熊先生是在真实不虚的实践基础上来解答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吗。没有实践,终究是在玩文字游戏而已啊。

《老子》有多个版本,建议喜欢经典诵读的朋友实践孔子提出的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的学习方法:迅速掌握——反复练习——提升技法——领会意蕴——感悟作者,实现心心相印,感而遂通,达到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境界。
通过诵读去感悟经典的意蕴,感悟作者,哪个版本才是适合您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通过
实践选择适合您的。


祝愿经典颂读让更多的人受益。

[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 于 2008-10-8 01: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08-10-8 00:46:55 | 只看该作者
从马王堆汉古墓的稀世陪葬品,看帛书《老子.德道经》的历史真实性
从马王堆汉古墓的稀世陪葬品
看帛书《老子.德道经》的历史真实性


[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 于 2008-10-8 15: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8-10-7 23:40: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6 21:18 , Processed in 0.08219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