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6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洋洋坐不住,原来是遗传(本贴不进博客,儿教鼠版独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9 10:0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洋洋昨天在国际象棋班受表扬了,其实也没多大的事,就是下棋认真了。
  爷爷奶奶去接的。回来后聊到洋洋坐不住,母亲突然说我小时侯就是这样,高中老师评价我每节课只能专心10分钟,后面的30分钟都是在东搞西搞,但是老师突击提问都能回答出来。我还真不记得母亲原来说过,我还一直以为上课那些小动作老师不知道呢。也许母亲为了保护我的热情,也许我认为这些不是重点滤掉了。
  上课听不听讲,我真是不在意,只要懂了,为什么要一直认真的听讲浪费时间?而不是发发呆,遐想一下?听人说话抓住重点是一个能力,这个能力从小培养最好,小孩子一心多用的能力很强,但成年人基本失去这样的能力。从目前来看,洋洋是有这样的能力的,感兴趣的话题,他能一下抓住重点,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不愿意话题,他回抓住非重点绕来绕去。
  但是,现在的体制教育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如何让孩子度过小学低年级这一关真是伤脑筋呀。
  我小时候是幸运的,在厂里的子弟校上学,老师都认识我,了解我,自然给我机会,4年级的时候,进了一个重点小学,就成了应试教育差生,不过还好,毕竟4年级脸皮已经很厚了。初中又回到应试教育优等生。
  洋洋有这样的机会吗?所以,先前班这一年,还是要把习惯养好,可以选择不听课,但不能选择捣蛋。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8-7-9 10: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棠棠也是坐不住啊
zhaoyz + 2 + 2 偶家也叫洋洋哪!:)中国的应试教育老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0:01: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8-7-10 09:39 发表
他说,孩子是否能胜任学校教育的关键不在于他认识了多少字,会了多少英语单词等等.
而在在课堂上能保持多久的注意力.


不同意这句,我认为是这样的.

孩子是否能胜任学校教育的关键不在于他认识了多少字,会了多少英语单词等等.
而在于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掌握课堂上老师教授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并能理解老师的要求.

在课堂上能保持注意力不一定就能"掌握课堂上老师教授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并能理解老师的要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angtutu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7-10 09:39:11 | 只看该作者

听专家说的

我听过幼儿专家讲的课.
他说,孩子是否能胜任学校教育的关键不在于他认识了多少字,会了多少英语单词等等.
而在在课堂上能保持多久的注意力.
一堂课30分钟,老师实际就能执行15分钟的内容讲授.其他时间都是在想办法引起孩子注意.
我女儿让她学习10分钟就坐不住了.
如果让她玩芭比,她能自言自语小半天.
我实在没办法,就在旁边放录音机.
希望在她玩的闲暇时间能听点有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09:1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dyu051102 的帖子

从我的经验看,我读高中的时候,成绩好的都不是上课一直听讲的那种.而往往是自学能力强的那种.而我们这帮人在高中的时候就开始逃课,打着上晚自习的旗号出去下棋玩游戏(家长以为在学校上晚自习,老师以为在家里).也许这样的孩子得不到什么省状元,市状元,但是这些什么省状元,市状元,拿来也没有用.

当然我不是鼓励这样做,其实现在我还有点后悔少壮不努力.但是如果基于孩子自学能力强又有超前学习的意识和行动,上课全时间的听讲,确实没什么意义.

如果孩子的功课中的知识.需要长时间的家长辅导,估计他听不听讲都差不多,好不到哪里去.就算考试分数高,以后工作能力也不会强.

家长要做的,就是做好计划,监督效果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7-9 23:20: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7-9 17:16 发表
老师要求是站在老师自己的角度来说的.什么叫听讲?什么叫不听讲?不是根据某个人看到的,而是要通过考试和作业检验的.


考试和作业并不能检验孩子是不是听讲了。因为除了上课听讲,还有其他的方法进行学习,比如,有些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强,靠读书也能把作业做完;而现在的家长,特别是上儿教论坛的各位,一定少不了花时间辅导孩子的课业,因此,短期内,孩子的成绩不会因为上课不听讲就与其他同学相差悬殊。但考虑到听讲是学习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主要学习方法,我认为学会这种方法应是上小学的必修课。不掌握“上课听讲”这个方法,学习就会事倍功半。进而还会因为不遵守上课纪律影响到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后果满严重的,家长还是应该注意的。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7-9 17:16 发表
有些孩子课堂上东张西望,但就是在听讲,或者说在选择性的听讲(只听重点和不懂的,懂的重复的不听).这是种能力,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老师布置的作业听不见,老师的要求不清楚"这样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孩子是在“选择性地听讲”。那我们就不能百分百地肯定他(她)一定是选择了听“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老师的要求”对吗?一定在某些情况下有信息缺失,比起专心听讲的孩子来讲,不能专心听讲的孩子一定会有损失。在我看来,老师重复的内容往往都是很重要、最基本的知识点,每次重复都会侧重不同,都会让孩子加深印象,让孩子有比原来更深的认识,在小学低年级是完全必要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师课堂上重复的作用不也如此吗?

我个人认为,家长应当对孩子不能专心听讲引起足够重视,不要耽误了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及早发现问题,还有改掉坏习惯的可能,不要久而久之,想改也难了。敲个警钟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7-9 17:51:33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告诉我我的孩子适合小班教育.在大班里他觉得老师管不到,皮得很.老师说他现在成绩看上去不错,但有吃老本的可能,.学习习惯不改好,以后上了高年级就有可能跟不上.我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7:1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dyu051102 的帖子

老师要求是站在老师自己的角度来说的.什么叫听讲?什么叫不听讲?不是根据某个人看到的,而是要通过考试和作业检验的.

有些孩子课堂上东张西望,但就是在听讲,或者说在选择性的听讲(只听重点和不懂的,懂的重复的不听).这是种能力,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老师布置的作业听不见,老师的要求不清楚"这样的问题.
如果存在这样的问题,也不可能成绩好,这是矛盾的.

但是这个能力培养的度很难把握,一不小心,就真成了完全不听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7-9 16:39:58 | 只看该作者
一年级的老师是真的在意孩子是否听讲,以老师们的观点来说这是个学习习惯的问题。我个人也赞同老师的观点,所以在孩子不听讲的问题上,态度很明确,不听讲是不对的。
但做孩子的工作需要时间,毕竟孩子生性好动,坏习惯养成也有些时日了,改掉毛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孩子的努力。
可以设想不听讲的的后果,老师布置的作业听不见,老师的要求不清楚。。。。特别是养成了习惯,那就会在倾听的能力上大打折扣,所以,以我对听讲的认识、以我孩子的经验,如果目标是素质教育,那就要努力培养好孩子的倾听习惯,不能因为孩子的成绩好,而不顾孩子的坏习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10 + 10 理解错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7-9 16:0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jiangying 的帖子

不是把电视当音乐,是边看电视又看书,通常是眼睛看电视,心里背书

不过,现在这能力已大为下降,主要是因为记忆力下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5:39: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子云 于 2008-7-9 13:35 发表
我小时候上课发呆是很正常的,上初中经常被英语老师用英语提醒不要看窗外。

准备考试时,是拿着书坐在电视机前看,太安静了反而看不进去,在床上更是要睡着……

上班时,常常耳听八方,嘴手都不闲着……

不过现在这种习惯虽在,但效果已经不如从前了,

...


你这个不是一心多用,顶多算把电视当音乐听。一心多用是同时把几件事情干好。

又看电视又看书,我肯定做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1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6 22:14 , Processed in 0.097159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