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8424|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趣味数学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9 10:5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 案
  2400年前,雅典国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奴隶主,他的名字叫赫良辛。赫良辛奸诈狡猾,贪得无厌,成天盘算着怎样去剥削、欺压群众。

  这年,雅典的好些地方流行伤寒症,瘟疫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劳动群众灾难深重之时,正是财主老爷发财致富之日。赫良辛想出了个馊主意,他把农奴们召集到广场的神庙前。

  “阿婆罗神降旨啦!”赫良辛眨眨眼睛,挺挺胸脯,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原来,雅典人信神,这里讲的“阿婆罗神”是专管艺术的太阳神。

  “庙里香案年久失修啦,神灵发怒了,才降灾给你们。神灵说,三天之内重做一个正方体形状的香案,神灵息怒后,瘟疫就可以平息了。”

  人们似乎有了希望,聚精会神地听着。赫良辛咽了一口唾沫,接着说:

  “这样吧!每家摊派一斗粮食,马上送到我家大院,作为重做香案和祈祷的基金,……,神命难违啊!”

  于是,赫良辛家里粮屯里的粮食多了许多,“生死簿”上又增加了许多冤魂。可是,瘟疫并没有停止,相反,更加厉害了,不断夺去村民的生命。

  不久,从赫良辛家里又传出神灵显圣的消息,通知人们第二天到庙前集中。

  “啊,神灵又显圣了,这回不知道怎么说呢!”几位老人嘀嘀咕咕,忧心忡忡。

  “什么神灵,全是赫良辛玩的鬼!”一个青年捏紧拳头,怒火填膺。

  “不听他那一套,我们去找克莱梯斯去!”另一个青年冲口大喊。

  克莱梯斯是一位学者,尤其对数学很有研究。这天晚上,几个青年在克莱梯斯家商量了很久,他们想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

  第二天,人们又在广场上集中了。

  赫良辛走上高处,清清嗓子,尖声叫了起来:

  “神灵又降旨啦,他嫌香案做得太小,要重做一个,这么办……”

  赫良辛正要继续说下去,突然远处几个村民边跑边喊:

  “来了,来了,钦差大臣来了,快迎驾呀!”

  一个大臣骑着一匹高大的白马,后面跟着几个戎装卫士,很庄重地来到广场。不等大臣下马,赫良辛三步并作两步跑向前,跪在地上连连叩头:

  “不知大人驾到,小民未曾远迎,死罪,死罪!”

  “起来!”大臣斜视了赫良辛一眼,慢慢地走向庙前。

  “这是干什么?”大臣指着农奴们,责问赫良辛。

  “这个--那个--瘟疫--”赫良辛结结巴巴,心里有些发慌。

  “大人,上回他骗了我们,说神灵发怒,要重做香案。一家出一斗粮食,瘟疫不见平息。”一个村民控诉着。

  “今天他又说,神灵嫌香案太小,又发怒了,要……”另一个村民脸涨得通红,挥动着拳头。

  “接圣旨!”大臣打断了他的话,所有的人都下跪了,尤其是赫良辛显得格外虔诚,他的前额紧紧地贴在地上。大臣说:

  “赫良辛的话不错,神灵嫌做的香案太小,要做一个新的。”

  村民们一个个抬起头来,疑惑不解地望着大臣。赫良辛也慢慢地挺起身子,除了额上粘的一点黄土外,面部似乎已逐渐恢复平静。

  “不过,”大臣继续说着:“这次神灵指定要赫良辛做,香案的形状仍然是正方体,体积要是上次做的二倍。如果三天之内做好这个香案,瘟疫就可逐渐平息,国王将给赫良辛很贵重的奖赏。但是,如果所做的香案不符合要求,那就要处死赫良辛,并把他所有的财产分给农奴。”

  赫良辛屏息细听了大臣传达的圣旨,心想这并不是难事,便领旨回家,立即找来木匠动工。起初,他以为只要按上次香案的尺寸,把正方体棱长扩大二倍,就可以了。那晓得木匠照他的意思做出来的正方体香案很大。我们不妨替他算一下:

  如果上次正方体的棱长为a,那么体积应该是a3。这次正方体的棱长为2a,体积就应该是:

  (2a)3=8a3。

  这就是说,新做的香案体积是上次做的8倍,当然不符合要求。赫良辛连忙命令木匠把这个香案改小。但改来改去,不是偏大,就是嫌小。一天,两天过去了,庄园里的树木被砍去了许多。赫良辛对盘剥村民虽然是专家,但对数学却是一窍不通。他不会运用数学原理,先算出欲求的正方体的棱长,然后再按这个尺寸来做香案。

  三天过去了,人们又集中在广场庙前。大臣又来了,赫良辛抬不出一个适合要求的香案。他预感到末日的来临,象一只癞皮狗,瘫倒在地上……。

  聪明机智的克莱梯斯应用数学史上著名的三大几何问题之一“倍积立方问题”,帮助农奴们惩罚了罪行累累的恶人。

  所谓“倍积立方问题”,就是要做一个正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正方体体积的二倍。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今天初中同学来讲,是不难理解的。设原来正方体棱长为a,所求正方体棱长为x,依题意得:

  x3=2a3。

  把两边开立方,得

  。

  

  所求正方体的棱长。即使后来人们开始认识它的时候,还把它叫做“无理”数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8-12-15 11:23:28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啊!有点看不过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8-12-10 09:21:40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啊!有点看不过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8-5-14 23:40:38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有加分的图媒(这也是正常的心态呀),但还是要感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8-4-28 21:51:54 | 只看该作者
纯支持!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1:40:36 | 只看该作者
人们对李冶这种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科学精神极为赞赏。元朝耶律铸在《双溪醉隐集》这本书的卷三中,有一首《送李敬斋行》的诗,高度赞扬了李冶。这首诗写道:

  “一代文章老,李东归故山。

  浓露山月净,荷花野塘寒。

  茅屋已知是,布衣甘分闲。

  世人学不得,须信古今难。”

  1992年,李冶诞辰八百周年之际,人们为了纪念他,办了一个空前规模的展览会,开展了纪念活动。李冶的数学成就,治学精神和高尚品格将永远为后人所敬仰。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fengNwei + 1 请别灌水!别把一系列的内容分成小段来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1:40:06 | 只看该作者
《测圆海镜》是李冶的代表作,“天元术”是他最得意的研究成果。他十分珍惜自己的心血结晶。1279年,八十八岁高龄的李冶病重了,他把儿子李克修叫到床边,说:

  “我一生写了很多书,等我死后,都可以烧去,唯独那本被人骂为‘九九贱技’的《测圆海镜》,是我心血的结晶,你要好好保存,日后必有用处。”李冶死后,元朝著名数学家朱世杰等人在认真钻研“天元术”的基础上,把它发展为“四元术”,推广到解多元高次方程和方程组方面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1:39:32 | 只看该作者
公元1259年,元世祖忽必烈登位后,用高官厚禄为饵,聘他为官,被婉言拒绝。1264年,元朝为编写辽、金、元的历史,设立了翰林院。1265年,李冶被召为翰林学士,但他仅任职一年,又以老病为由辞去了官职,回封龙山继续隐居讲学,直至辞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1:39:03 | 只看该作者
李冶研究数学,比较注意联系实际。在他所著的这本书中,共搜集了一百七十个应用题,都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他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遭到一些文人的讥笑和攻击。宋朝理学家朱熹公开宣传数学是神创造的。另一个代表人物邵雍还叫嚷要建立一套所谓“先天象数学”。他们嘲笑李冶研究的是“九九贱技”,耸人听闻地要人们“不要玩物丧志”。李冶痛斥了这些错误的观点。在《测圆海镜》的“序言”中,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可说是对当时那些对立面文人的一篇战斗檄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1:38:44 | 只看该作者
李冶在封龙山一面努力讲学,宣传科学普及工作,一面刻苦钻研,精心研究“天元术”。什么是“天元术”?大家知道,方程在实际中的用处很大。“天元术”就是专门研究如何设未知数,布列方程的学问。李冶所写的《测圆海镜》是他研究“天元之”的结晶,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专著。原来,在此之前,虽然已有人会列方程,但都是用语言文字来叙述的,难懂且繁琐,解起来很吃力。自从有了“天元术”,方程的表达及解的过程就大为简化。国外,直到十六世纪下半叶,法国数学家韦达(Viéte)才开始使用符号代表方程中的未知数,比“天元术”至少要晚三百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2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9 21:35 , Processed in 0.340720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