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05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在家里教就是比上班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5 16:5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不知道有那个妈妈有时间一天抱孩子去早教班三次,就是一周去三次怕也没那个时间.把孩子全托给人家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没有亲情.
我的经验是在家里教,全方位的教,杜曼,七田真,蒙氏,音乐浴.这就叫家庭潜能开发式全脑素质早教.不信你可以从从网上查找,就会明白.
一周8个月的孩子开口说话会读论语绝对是真实的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9 15:23:51 | 只看该作者
哪里有那么专业的妈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9 15:17:4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想在家教孩子,但有时却觉得无从下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8 18:45:42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学校与中国的大不一样,韦恩太太从不难为孩子们,她在课堂上让大家轻轻松松地玩儿。比如,让孩子们用彩纸剪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可以剪一朵花,再写上或画上孩子们认为好玩的东西,把它们贴到大张的纸上,旁边写上flower( 花 ),bird( 鸟 )等,并写上自己的名字,就算是完成一份作业。有趣的是,那些图案不管像什么,像不像,韦恩太太总是在边上贴个小星星。女儿告诉我,这就表示good。有趣的是,用一张黄纸剪成一个圆,贴到纸上,无论注明是sun, 还是moon,都给贴个星。美国老师可真逗,不管怎样,先鼓励再说。不过,如果在那圆球边上再加上几条向外发散的线条,注明 sun,表示太阳比月亮更亮,就会多得一个星。韦恩太太就是用星星的个数来表示她的满意程度,女儿常常为了多得到的一两个星星而兴奋不已。
  除了剪纸之外,从学校里学的另一项技能就是用蜡笔涂色。孩子们在韦恩太太发的印好各种图案的纸上用蜡笔涂上色彩,至于涂什么颜色,随各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每天放学回家,女儿都要把书包里的东西翻出来给我们看。里面除了有剪刀、蜡笔外,就是一叠一叠剪纸贴画和还未上彩的图画。妻子看了,不禁担忧地直嘀咕:“这学校真是放羊了,好像什么也不教。中国的孩子,3岁就开始背‘床前明月光’了,这么大的孩子,早该学两位数加减法了。”我的看法则不然:你看她几个月下来,英语已经说得挺流利,嘴里不时冒出一连串句子,让你发好一会儿愣才反应过来呢。再说剪纸,看起来好像没有“学”到什么,实际上培养了小孩的观察力和创造性。孩子们剪的花鸟或其他动物的形状都不是老师教的,是自己观察或想出来的。你说树叶是尖的,有的小孩说某种树的叶子是圆的。你说松鼠的尾巴总是往上翘,但有的小孩说,他家后院的松鼠生气时是拖着下垂的尾巴跑走的。大家都说坦克应该是绿色的伪装色,高倩把坦克涂成金黄色的。她说,她涂的色彩,表现的是落日前的坦克,不信,你出去看看,夕阳照耀下的汽车是不是金黄色的。
  我对这样的教育方法倒是挺欣赏的。它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背几句诗词要好。虽然老师不教两位数加减,甚至都没正经教数学,但是几个月下来,女儿翻着那一叠叠剪纸贴画和蜡笔上色的图画,翻来覆去地数着韦恩太太贴在上面的小星星,还是自己琢磨着把那个数目给“算”了出来。
  这样没有课本、没有教学目标的“放羊”,居然也收到了挺好的效果。更令我高兴的是,女儿对学校的感情日益加深。她每天总是巴望着去上学。放学一到家,就往我的办公室挂电话,而且总是这样开始:“爸爸,你知道吗?”接着,津津乐道地报告学校里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学校成了她快乐的源泉。
  不过,如果我盲目欣赏这种“放羊”式的教育,女儿一定不会取得今天的成果。在美国的小学甚至初中阶段,基本的、面对大众的普及教育的要求并不高,许多学生和家长没有认识到,仅仅达到这些学校的基本教育程度,绝对不足以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不少对美国教育不甚了解的华人家长,被孩子轻轻松松拿回来的一个又一个“A”所迷惑,直到十年八年以后,才大梦初醒,可惜为时已晚。
  我在既赞赏美国小学教育的宽松、开放和自主的同时,也珍惜发扬中国传统教育的经验,对女儿进行过不少重复性、熟练性的训练,比如说大量练习解数学题。我把这种思维叫作“中西合璧”的教育模式。
  在欣赏美国教育方式时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教育的优点是很不科学的。相反的,应该将中国与美国教育的经验和特点结合起来。
  从数学来说,熟练、勤练几乎是在基础数学学习阶段的唯一办法,虽然我并不认为这种数学训练的办法培养了所谓的逻辑思维,但是,适当的题海训练,对帮助孩子练就在一定的压力下,具备较好的“应试”本领是不可忽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试”本领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必须承认,我女儿早期数学学习完全采用中国式的题海战术。她上小学、初中时参加地区数学比赛曾得过第一、二名,上高中的头两年,还五次获得州数学比赛的一至四名。这些都是得益于题海战术的训练,练到很多题目都见过,根本不必思考就能答题。后来,她的数学比一般学生超前好几年,到高中十一年级就学完微积分并通过全国“统考”,相当于大学两学期的课程,以至上大学时免修数学。
  美国面向七八年级学生的最高级别的数学比赛是“数学大赛”( MATHCOUNTS ),由美国专业工程师协会和美国数学教师委员会发起举办。我提早一年为她订购了一箱子10年来的“比赛真题”。“数学大赛”有地区赛、州赛和全国赛,每年的实际赛题都超过100页,题解也有近百页。她参加了4人组成的校队,获得克萨斯州团体第二名。据统计,每年参加全美“数学大赛”决赛的250人中约有1/3是华人!他们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由于华人的“数学天分”而成功的?还有多少人不是由于中国式的“题海战术”而成功的呢?
  我深信,许多中国孩子在美国的成功,大部分得益于他们家庭的东方文化的影响,得益于在中国接受基础教育的家长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维的潜移默化。中国传统教育中目前正在广受批判的某些方面,其实正是在美华人子女获得成功的方法。不承认这一点是不公正的,放弃这个“祖传”至宝是不明智的。至少,以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我女儿和其他华人孩子早期教育的成功,正是这种中国式教育方法在崇尚美国教育的中国家长不知不觉的运用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8 18:44:22 | 只看该作者
9岁背SAT/GRE单词(1)

  没有哪个成人会认为背单词是件轻松、快乐的事情。利用幼童不知难、不怕难和好胜的心理,我设计了这种背单词的方法,让女儿9岁的时候在她自愿、快乐的心情下,轻松、有效地背下了3 000多个艰深的单词。
  美国中小学老师一般没有独立的办公室,老师的办公桌就在教室里,老师的教室是固定的,学生却是流动的。每个教室里都有老师收藏的一二百甚至三五百本书,这些书通常都是
  老师推荐的好书,与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生的阅读水准相当或略高。到了期末,女儿差不多就把老师的书全都看完,其间还不时要到学校图书馆去借一些书。
  放学回家,她的书包里总是装着不止一本课外书。有好几次,我把她的书包打开,都翻出三四本书来。我问她:“你借这么多书,怎么看?为什么不一本一本借回来?”
  “一天看一本怎么够?”她带着既得意又嘲讽的口气说;“这几本书,我一天就能看完。”
  她的阅读速度很快,读书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在乘校车来回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中,她总是抓紧时间阅读。
  一天能看几本书,说明所看的书必是难度不大的一些闲书吧。我想,该是给她加大阅读难度的时候了。我希望她开始有意识地只读经典文学名著。
  现代流行的通俗作品虽然让人感染到时代的气息,跟上潮流的步伐,但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我从女儿和我谈到的名著里的人物、故事已能感受到这一点。她每看完一两本名著,好像就长大一些。
  经典名著中自然流淌着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哲学、伦理知识和思想等,正是作为一个好律师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
  阅读经典名著是有难度的。词汇是个大问题,小说中常会碰上现代生活中少见的难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和研究生入学考试GRE里,常考的就有这些较难的词汇。这些词汇即使对一般美国大学生来说,也是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
  在阅读时,如果不断碰上不认识的词,就无法理解作品的意义,其连锁反应是很快失去阅读兴趣,甚至造成长期无法释解的心理障碍,也许从此再也不愿接触名著,转而只看通俗作品,以至在阅读欣赏和情感智慧上,上不了较高的层次。很多人尽管以后获得了高学位,但是,在思想情感上往往不够深沉,没有受过名著等精神产品的陶冶可能是原因之一。所以,我认为,从小培养阅读名著的爱好,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对人的一生都是很重要的。
  为了扫除阅读中的词汇障碍,只有一个“笨”办法,就是把那些难词集中在短时间内背下来,待单词熟悉了以后才开始阅读。因为没有生词的阻碍,读起来比较流畅,阅读兴趣会大大提高。
  暑假前,我到几个书店转了转,买回一本SAT/GRE英英词典。这本200多页的小词典有3 000多个单词,每个单词有注音、解释和例句。
  我给女儿布置了这个暑期的任务:把这本词典背下来!那是1990年5月,当时她还不到9岁。我很幸运,女儿翻了翻词典,不用我费太多口舌,就接受了这一任务。不是因为我说的道理,也不是迫于我的压力,而是她认为:“这有什么难,才200多页。你看,我读的这几本书,都是200多页一本,我不用一天就看完了。整个暑假就只背这一本?”她问我。
  说得很轻松。为了减轻她的精神压力,我还是把这个小词典拆成了7小本。
  ↓    9岁背SAT/GRE词汇,把小词典拆成7小本,减少精神压力
  “不过,要按我的要求”,我得寸进尺,“你要把每个单词念出来,有的单词一词多义,要记住每一个词义。如果注解是句子,也要背出整个句子。”
  “No problem( 没问题 )!”她说,把词典拿过去,查了查页数,再数一数每页的单词数,对我说:“爸爸,这里一共有211页,每页十五六个单词。我明天开始每天背3页四十几个单词,一个暑假就背完了。”
  我又给她定了三条规则。
  第一,在每天开始背的那一页上方注明日期,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今后留下记录,供调整学习计划作参考,二是可以起监督、促进的作用。我知道她是一个好强的孩子,她作出每天背3页的承诺就一定会实现,记录每天的起始页数对她自己就起了提醒、自我监督和促进的作用。
  第二个规则是,第二天要复习第一天背过的词汇,而且也要达到熟练背出单词和词义解释的水平。
  我拿出一盒空白录音带,宣布第三个规则:将每个单词读出,录在录音带上,每两个单词中间留出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个间隔大约是背出词义解释的时间。
  当自己认为已经背得熟练时,合上词典,打开录音机,播出一个单词,背出词义或长句。待到录音机播出下一个单词后,再接着往下背。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熟练程度,因为如果不熟练,就要不断地开开关关录音机,她的性格很好强,我深深了解她,她承受不了这样的“耻辱”;第二个目的,我不用坐下来面对面地测验她。我认为,如果那样做会给她造成压力,有被动的感觉。她会认为,每天努力背单词,是为了晚上的测验,久而久之,难免产生抵触情绪。我不希望造成这种不快的心理状态,而是让她形成一种面对自己的、主动的心态,让她感到每天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如果是为了通过晚上爸爸的测验,那么这种学习自然就是被动的“应试教育”。
  面对自己,打开录音机,一个个单词地通过,这不是跟打电脑游戏一样吗?如果卡在哪个单词上,就Game over( 游戏结束 )了。如果一次性通过,就得分,明天继续升级,进入下一轮“游戏”——下3页新的几十个单词。她被调整到这样的心态,很快进入了面对自我,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
  这种状态很像她从舞蹈老师那儿学来一支舞,忙着要表演给我们看一样。她6岁开始学芭
  蕾舞和民族舞,并带回老师给的舞蹈配乐带,一到家,急不可待地把带子放进录音机,让我们坐好,表演给我们看。她常常跳一遍不过瘾,让我把音乐带翻录成可以连续播放四五遍的带子,这样她就可以一个舞蹈连续跳四五遍,而不必停下来倒带,影响兴致。她经常这样不停地连着跳十几遍,累得满头是汗。她,就是这么个拼命的性格。
  那年夏天,每天我一下班,她就叫着,“爸爸,我ready( 准备好 )啦!ready啦!”接着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录音机,开始表演。机子里播出一个单词,她就复读单词、拼出单词、背出词义或一整个长句;停一两秒,又换一个单词……周而复始,直到最后一个单词。
  在这期间,我到厨房,打开煤气炉,淘一罐米放进锅里,走到沙发前躺下,拿起报纸扫两眼,再朝倩倩那儿看一看,偶尔张张嘴、点点头、竖起拇指,再微笑几下,表示赞赏。
  不过,也不能太夸张。她很专注,很凝神,我应该不打断、不出声地看完“表演”才是。
  “表演”结束,我冲过去把她抱起来,亲几下,再把她提起来,两腿腾空,上上下下地甩,一时间,屋里嘻嘻哈哈已闹成一片。
  她乐滋滋的,找到了良好的自我感觉,得到了爱,受到了赞赏,兴致更高。我也欣欣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样当爹,真轻松。我们有时看看女儿,再想想许多劳碌的中国父母,为什么要不辞辛苦地“陪读”、“陪学”,还搞得成天愁眉不展,没有好心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8 18:33:3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也赞成在家里教,当然有前提就是妈妈知道如何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8 15:45:18 | 只看该作者
在家教,对妈妈的要求很高,,妈妈很累..去早教中心我觉得其实并不单纯去学什么,,而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建立初步的社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8 14:16:02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在家教,可我觉的在家教并不好,母亲对孩子的期望会很高,孩子的压力也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9 06:16 , Processed in 0.07445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