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368|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做聪明家长~~~~~~~(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1 16:1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做聪明家长!
读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人在旅行的时候捡到到了一颗珍贵的宝石,后来她又遇到了一个饥饿的旅行者。女人把自己的食品与那饥饿的旅行者分享。饥饿的旅行者吃饱后向女人提出,能否将那颗珍贵的宝石送给他。女人毫不犹豫地将宝石送给了那饥饿的旅行者。因为那宝石足可以让那饥饿的旅行者过好下半生,因此,他拿到了那宝石后高兴地离去了。但没过多久,那饥饿的旅行者却将宝石还给了那女人,并向女人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女人把拥有的那种把宝石送个他人的力量送给他。说白了,饥饿的旅行者要得到的是比宝石更加珍贵的东西——他要向那女人学习怎样做人。
    看了这个故事,我沉思良久。我为那聪明的女人叫好,也为那饥饿旅行者被聪明女人激发的反思击掌。同时,我不由想起了另外一个话题,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怎样向那聪明的女人学习,也来做这样聪明的家长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是像聪明女人给饥饿旅行者的食品和宝石,我们认为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孩子感到快乐;有的家长们甚至有这样的想法,希望我们给孩子物质方面的东西能使孩子轻松地享受一生。其实,这样做是多么愚蠢。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甚至还会屡屡痛心地看到 “富不过两代”的现象。父母艰苦创业,家业兴旺。而到了孩子手里,很快就被他们挥霍一空,孩子成了父母不愿看到的“败家子”。看来,作为家长,我们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并不应该是纯物质的东西,我们给他们的应该是如那聪明女人的那种“比宝石更加珍贵的东西”。
    那作为家长,怎样的东西才是“比宝石更加珍贵的东西”呢?我想罗列一些现象加以说明。比如,从孩子的学习方面来看。现在有的父母为了孩子能够专心学习,孩子除了学习之外的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包办了。有的家长在孩子念了高中以后,尤其到孩子念高三时,会辞去了自己的工作专门去照顾孩子。这样做显然是只给了孩子“食品和宝石”。其实,越是在孩子学习最艰难的时候,父母给予孩子精神上的鼓励就越是重要。在这样的时候,家长可以把自己在工作中和学习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经历巧妙秒地展示给孩子看,这才是给了孩子“比宝石更加珍贵的东西”。再比如,当孩子提出物质方面的需求时,父母也不要轻易就答应了。可以让孩子了解一下父母赚钱的不易;如果孩子已经是初中或者高中、大学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亲自体验一下赚钱的辛苦。这也是“比宝石更珍贵的东西”。再比如,给孩子买东西的同时,家长不妨同时给自己年迈的父母也买上同样的东西,和孩子一起给他们的爷爷奶奶送去,让孩子体会父母对长辈的一片孝心……
    总之,家长可以给孩子“食品和宝石”,但更应该给孩子“比宝石更珍贵的东西”。而要给孩子“比宝石更珍贵的东西”,这比给孩子“宝石”或许会更难,这就需要家长有这样的意识和智慧。但做家长的应该清楚,给孩子“比宝石更珍贵的东西”,将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金币 +1 收起 理由
deluby_55 + 1
小红蛇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9-11-5 04:46:42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 谢谢分享 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09-11-3 10:5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老等 的帖子

顶.很不错的帖子为了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9-11-2 12:29:57 | 只看该作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9-11-1 08:10:3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更要注意了.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9-10-30 13:01: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好好学习,学做聪明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9-10-29 13:23: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9-7-21 13:57:47 | 只看该作者
为了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9-7-11 14:41: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好的教育方法是应该都去学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9-7-9 14:20:47 | 只看该作者
聪明的家长教育聪明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学习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0 07:18 , Processed in 0.078031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