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91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8 09:0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冰点】: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2007-12-12
本报记者 徐百柯文并摄
         4个四年级孩子的母亲围坐在会客室里,李泽武和张俐一个劲儿向她们解释四年级这个8人班的教学计划。从9月开学,母亲们观察了两个月,觉得教学进度有些慢,还有一个母亲转达孩子父亲的希望:"该增加一些科研性的课题。"     这时黄晓星走进来,搬把椅子,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过了片刻,他从身后桌上随手拿起一张小纸片,掏出笔,在上面画起什么来。李泽武是小学部主管,张俐是幼儿园园长,创办这所 学校的3个人里,就黄晓星没有"行政职务"。     母亲们继续热烈讨论着,并没有被李老师和张老师说服。一片四川话中,突然插进了黄老师慢条斯理的广东腔普通话:"我们换个频道好不好?"     说着他把纸片放在大家面前的茶几上。纸上画的是古希腊神庙的示意图。"古希腊的建筑为什么不垮?因为它建立在人的结构的基础上。石阶和石台,是手,代表身体和意志。柱子,是心,代表艺术体验和情感生活。屋顶,是头,代表思想和精神。从力学上说,两根柱子就够了,为什么他们要用那么多柱子?两根柱子,当然可以,不会垮,但你看几千年后它垮不垮?你可以把头弄重,但缺乏支撑。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修建这些支撑的柱子,可以多,但不可以少。"     "有道理。"母亲们终于点点头。     
顺从孩子的天性     
这是一所私立学校,一所非主流学校。   
4个母亲中的一位叫龚靖华。去年年底,她把儿子从成都最好的一所公立小学转到了这里,甚至不惜接受从四年级降到三年级。"我从2005年就开始考察这里了,也开始接触他们的 教育思想。但儿子不肯来。你知道的,孩子嘛,他们那个学校,挂在嘴边还是挺骄傲的。"     终于说服儿子来看看,结果他只待了半天就同意转学。正式上学第一天,晚上回家,儿子对她说:"妈妈,我到了天堂。"     "其实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孩子发展慢点好,太快了会出问题。但你不得不承认,社会上的影响毕竟还在。比如我们儿子转过来以后,约不到以前的同学了,都在忙奥数什么的。这个时候,当然就会有焦虑。不过我们和老师之间、家长之间交流非常多。"说着她和其他3个母亲交换了一下眼神,大家默契地笑了,"这些焦虑在交流中能排解掉,毕竟都是为孩子好嘛。"     另一位母亲叫熊红。她儿子原来在成都很有名的一所私立学校上学,"学费一年要18800元,条件当然也很好"。但她发现儿子并不快乐。通过朋友介绍,她下决心把儿子送到了这里。     "学校的功利性,从小学就开始了。压力不只是学业上的,整个思想精神上都在攀比。无论公立还是私立,这是现在教育的主流。"王锦是4人中唯一一个女孩的母亲。说起女儿,她感叹:"要我们看,女儿各方面都挺优秀的, 学习、才艺都好,又是班干部。可她总说,妈妈我不行。"     
进这所学校后,没有考试和排名,学校不主张在孩子之间展开竞争,而是强调合作,鼓励孩子们相互欣赏、相互帮助,王锦发现女儿变化很大。"自信,你觉得她内心强大了。不光是她,他们这个班的孩子,好像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整个状态是踏实、舒展、放松的。"     
王晓义话不多,总在微笑着听,终于也忍不住插了一句:"我儿子没他们家的半天那么传奇,但也只用了一天。让他试读一周,死活不干。好吧,那就试一天。结果一天后儿子说,妈妈,别的学校我不去了。"     
4个母亲都说,学校也在帮助她们成长。事实上,强调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正是这所学校的宗旨之一。     
傅燕是学校幼儿园里一个孩子的母亲。她记得一家人去给儿子报名注册时,各种用品中只有雨靴怎么也买不到,于是请幼儿园老师帮着买。为了量尺码,一个男老师拎出几双小雨靴,一双一双地让儿子试穿。儿子第一次穿这样的靴子,慢腾腾地。傅燕和丈夫忍不住催促起来。老师在一旁静静地说:"让他自己慢慢穿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   
一天,傅燕一家人去沙河边看火车。途中有许多店铺,丈夫不时停下来东看西瞧。她没兴趣,牵着儿子继续走。儿子拉拉她说,我们等一等爸爸吧。她说我们先慢慢走着。儿子迟疑了一会儿,听从了。后来,丈夫又钻进一间小店,傅燕还是牵着儿子继续走。儿子又一次说,我们等一等爸爸吧。她说慢慢走着等。儿子拽着她的手,坚持说:"妈妈,等一等吧。"     
傅燕于是想起,儿子在幼儿园有许多等待:等最后一个小朋友加入晨圈,等最后一个小朋友吃完午饭,等老师带他种的菜在明年春天的收获,等下一个小朋友生日的到来。她感叹道:"有时,我们真不知道自己急什么?"     
一次,她在饭桌前逗儿子:"让你再回以前的幼儿园好不好?"儿子用一贯老成、平缓的语调说:"不好。这里有沙坑,以前的幼儿园没有。这里有池塘,以前的幼儿园没有。这里有猫、鸽子,还有腊肠狗。"当儿子第一次说起校园里的癞蛤蟆时,傅燕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然而这个话题竟然如此吸引儿子。"今天,我在草丛里发现了这么大的癞蛤蟆。"儿子说,"凡凡胆子最大了,他敢捉癞蛤蟆。"渐渐地,她发现,春天采蜜的蜜蜂、狗尾草丛中的蚂蚁、树上停息的天牛,在儿子口中都是一样的话题。




[ 本帖最后由 水瓶子 于 2007-12-18 09:0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7-12-18 15:4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水瓶子 的帖子

相由心生,学佛了!不对,辩证法也是如此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12-18 15:4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水瓶子 的帖子

人家眼里的完美肯定是真的 .
但是人家眼里的完美并不等于你眼里的完美 .


所以需要考证一下是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完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8 15:47: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12-18 15:23 发表
不完美地也过了许多年没有觉得一定要完美,所以问题不是我要追求完美,而是人家告诉我那里有一个完美的美好,我不由想搞清楚那完美美好是真是假。


人家眼里的完美肯定是真的.
但是人家眼里的完美并不等于你眼里的完美.

就像读经,在某些人眼里是至上,可是在另外某些人眼里,又是洪水猛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12-18 15:3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susan_1201 的帖子

那我告诉你,没有真的完美,即使有,也是一定程度内的完美,一定范围内的完美.我已经早就搞清楚的,所以不再想了.

哦,这是我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12-18 15:23:26 | 只看该作者
不完美地也过了许多年没有觉得一定要完美,所以问题不是我要追求完美,而是人家告诉我那里有一个完美的美好,我不由想搞清楚那完美美好是真是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12-18 15:1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susan_1201 的帖子

我现在不相信有完全的美好,生活就是不完美的,人生就是匆忙的,认真踏实的过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2-18 15:05:05 | 只看该作者
我心里没有什么感觉,只想着美好的背后真的是美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12-18 15:02:1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看了,心中有种酸酸的感觉,老让我想起童年,想起家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2-18 14:55:53 | 只看该作者
链接去看过了,看照片感觉非常好。
大家一起活动,会不会催促呀,如果有人没有跟上活动的节奏,或者人节外生枝,会不会被约束着回到游戏本身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6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2 06:41 , Processed in 0.08300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