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3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培育宝宝艺术之道。。。谈小孩子的美术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2 01:0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的第一个童年便是妈咪的第二个童年,重新拾起已经遗忘的童年,古老的童谣、儿歌或是一些游戏,都被尘封在记忆深处,借由和宝宝的互动中,重温童年记忆,对宝宝也是一种新鲜体验。而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也能看到你的另一半的童年,对夫妻而言,是一种美好、奇妙的感受,可让彼此间的感情联系为紧密。

启发艺术基因——美术教育

艺术不能教

创造不能教也不能学美术教育是所有学科中最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学的,可惜目前懂得美术的人真的不多,懂得美术的父母和老师更是少之又少,美术教育过度用力的教与学之中。

在过度用力“教”与“学”的过程中,孩子天生的直觉与创意被压抑或扼杀,站在原创的观点上,“教”反而是一种危险的事。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创造是一种无中生有,不能教也无法学,创造是一种天生的才情,幼儿从一岁开始就能涂鸦了,此时他需要的不是“教”,而是可供自由发挥才情与想像的宽广空间,亲自去体验。

色彩与美感需要培养

同时专家也提醒,艺术虽然不能教,但美感的培育与色彩认知则是需要教导与不断练习的。要培育美感及对色彩认知,最好的方式是拜大自然为师,以原野山林的自然原色,作为认识色彩的第一步。

成人总以为从婴儿房到幼儿园,教需以高彩度的亮色系或是各种颜色鲜艳的卡通人物,才能吸引幼儿注意,其实,每天浸泡在这样一个混色染缸中,却会造成孩子对色调的无感与错感。专家指出,不少幼儿的画,线条描绘力很强,但色彩却多而杂,显示出对色彩的感应度极有待开发与练习,要知道色彩智能并不一定随着年龄增进,而需要不断地练习与培养。

孩子是创意大师

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他们不需要像成人般,得要摆脱视觉惯性的束缚,以纯净的眼睛,便能直达事物的本然核心;这些独一无二的原创,都不是教出来的。因此本世界的伟大画家如毕加索、米罗等人,都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的艺术突破,及建立个人独特的风格,转向原始艺术儿童绘画寻求灵感,以开拓全新的视野与可能性。

幼儿的大脑纯净还未受到污染,能不受到视觉惯性的束缚,以守全直觉式的观察画出“心像”,是他们的本能,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是许多甚至艺术大师所毕生追求的

但随着年风的增长,这片想像活土若未经灌溉滋养,终会逐渐干枯。若想保有这份原创活力,应帮助孩子建立自发性的价值观,并鼓励独立思考能力,以免在成人的过度干扰或是各种视觉污染下,丧失信心与美感敏锐度。

孩子有“画不像”的自由

画得“像”,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绘画在于满足幼儿涂鸦的个体户与本能,让他养成独立创造的习惯,并且勇于表达自我。借由不同媒材的创作与形、色运用,开发生命的美感经验。

正确的美育观念才能保护孩子珍贵的原创性,在升学主义下成长的家长与教师,太过份于成果导向,并对技巧性过度需求,只求画得“像”,却忽略了最珍贵的“原创性”。

家长与老师在提供环境与材料之外,最大的功能是“引导”,虽然幼儿没有开发的视觉,对周遭漫不经心,但已经有内有的吸收心智;透过绘画,养成观察与联想。创造力不能直接给予,要从内在点燃,成人应该珍惜幼儿的原创自由,打破“画得像,才是画得好”的迷思,还给孩子自由涂鸦的创作自由。

大人插手孩子缩手

成人的干涉与过度的成果导向,是扼杀创意的元凶!让孩子尽情自由地涂鸦吧!这是生命初期一种奇妙的天赋本能,就如教育专家玛利.蒙特梭利的敏感度。

这种原本深藏的潜能,家长或老师应把握这个稍纵即逝的本能从涂鸦期开启孩子的创造之门,一旦年纪渐增,逐渐受社会种种所制约后,这个丰沛的创造力,将逐渐丧失,而且可能是永久地失去。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幼儿的自由意志在涂鸦中获得抒发,成为寻求独立及自我探索的内在动力,是自主学习的开端,自信与个人独特性,于焉形成。

但是涂鸦时专注且伴随创作快感的孩子,却老是被家长所干扰。看到满纸错乱无章的线条,便以为孩子不会画,急忙要教他或是送去才艺班,其实从两岁起的“错乱涂鸦”到四岁的“命名涂鸦”这段时期,所画的一片混沌,只有孩子自己才看得懂,但是只要成人一开始插手指导,这个自我探索的旅程便宣告中止。

当孩子说“我不会画”,大人开始“示范教学”,孩子便从此养成依赖的习惯,不懂得独立思考,自信心也在成人的指责中丧失。请了解到这是一段自然必经的过程,家长不用急也不急不来,过早介入与干预,就是提早剥夺孩子体验天马行空想像的自由,孩子大了,自然开始会逐渐画得像,但却可能逐渐失去可贵的原创性。

看看许多成人眼中所谓“画得好”的作品,却充满了僵化概念及成人拙劣指导的轨迹,大人的无知却错杀孩子的才情,令人惋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17:57:40 | 只看该作者

07-11-24日17点的作品

看看我画的火箭,爸爸妈妈就是按照上面的方法培养开发我的

[ 本帖最后由 yuanyuanmama 于 2007-11-24 19:59 编辑 ]

画火箭 01.JPG (95.91 KB, 下载次数: 0)

画火箭 01.JPG

画火箭 02.JPG (97.04 KB, 下载次数: 0)

画火箭 02.JPG

又一个画火箭 03.JPG (97.85 KB, 下载次数: 0)

又一个画火箭 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1:33:38 | 只看该作者

看看我的收获

我就是在上述原则上(不谋而合的),从女儿半岁开始 ,让她随处涂鸦,到今天(两岁半),已经有作品了

随意传两张,然大家看一看

[ 本帖最后由 yuanyuanmama 于 2007-11-23 21:59 编辑 ]

我今天下午画的蘑菇.JPG (98.26 KB, 下载次数: 0)

我今天下午画的蘑菇.JPG

画蝴蝶 长长的那个是翅膀.JPG (96.13 KB, 下载次数: 0)

画蝴蝶 长长的那个是翅膀.JPG

我画的桥.JPG (96.35 KB, 下载次数: 0)

我画的桥.JPG

我给太阳画发光 眼睛 嘴巴 08.JPG (97.7 KB, 下载次数: 0)

我给太阳画发光 眼睛 嘴巴 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2 14:57: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unkai 于 2007-11-22 10:58 发表
严重同意楼上的观点


好像应该说:坚决支持楼主观点才对      要么就说:严重错误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1-22 14:11:4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我的孩子就不喜欢画画,再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1-22 10:58:37 | 只看该作者
严重同意楼上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1-22 10:00: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yuanyuanmama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1-22 10:00:01 | 只看该作者
大人插手,小孩缩手……
很有道理,希望越来越多的美术老师和家长们都能认识到这一点
美术兴趣班里的孩子如果画出来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那就有点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2 01:37:57 | 只看该作者

帮助心灵种子的萌芽——谈儿童美育的启发(下)

帮助心灵种子的萌芽——谈儿童美育的启发(下)

要用怎样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开启他的心灵?

专家建议: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让他认识新的事物,观察大自然的景象。譬如你要带孩子上动物园看大象以前,在家中就可以先准备图画、书等有关的资料,让他先了解大象。到了动物园以后,问他象鼻有多长?要他用手比比看!注意看象的皮肤为什么皱皱的?让他对象有一番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回家以后,孩子对象已有了很深的印象,此后他要画象就能很快的表现出来,即使作文、说话,他也已有了很丰富的内容。

父母应对孩子多关注,多带他到大自然的环境里,让他在草地上追逐、奔跑,让他仔细的观察一片叶子……协助孩子们,拾回那对于自然的感受性。鼓励孩子的眼睛、耳朵、手指及全身,储存那丰富的,敏感的经验,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启发他心中对事物的关心、热爱。

帮助孩子、指导孩子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使他的绘画能进入新阶段呢?

在家里,父母可准备大张的纸,铺在地上,用较大的笔沾上浓厚的颜料,让幼儿大笔的画,抒发心中的情感。也可准备六种基本色,让他有更多练习的机会。不过在做这种彩画练习时,父母最好要在一旁照顾,以免不小心把颜料打翻,或把画具弄乱。有时可准备几只软性的铅笔、或
彩色铅笔、签字笔,让他涂抹,做线画的练习。

平常外出时,父母可为孩子准备小小的画册,让他做速写练习,如画一块石头,一朵花等,让他仔细地观察,用很细心地态度去画这个东西。

在孩子生活的环境中,也可找出一些东西,让他仔细观看,如汽车,对城市的孩子而言,是最熟悉不过了,先找出一种车如卡车、计程车……,让孩子用线画来表现,这样使他容易表现具体性、线条也较为清楚。

给家长的话

父母们若发现您的孩子,对画有较大的兴趣,而自己又无法再去指导他时,该怎么办?

可让孩子到绘画班去,可是要注意一点,指导老师最好是美术教育家,父母可先跟老师谈,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内容,再决定是否让孩子跟他学画。

孩子在绘画班,其表现的机会也较多,而那里的设备比家中的好,材料、技法也比较丰富,对孩子该有较大的帮助。这时父母、老师应多给孩子欣赏教育,带他多看画展,到博物馆参观……,使他的接触面更广。

至于孩子的画能否得奖,并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一张得奖的画,并不代表画得特别好。专家强调:一张得奖的画,是经过评审,与别张画比较之下,因它具有某一点特色,而得奖的。随画展形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特色的画得奖。别人的感受,别人的画,不能用竞争去比的,所以家长应该不要拿孩子跟别人比,这样对孩子的心灵负担是很重,容易伤到孩子。

家长应重视的是,孩子自己的生活记录。每人的生活不同,家长应以充实孩子的生活为主,让孩子跟自己的昨日、今日、明日来比较,来评定自己是否有进步,让孩子在生活当中有进步感。

一个孩子从小就有了父母给他的具体教育,从小就有了自己的根,长大后碰到任何事,都不会迷失自己,自己能过很自信的生活,这是父母给孩子最佳的礼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2 01:36:15 | 只看该作者

谈儿童美育的启发(上)

谈儿童美育的启发(上)
在孩子幼小时,父母亲如能诱导孩子,对图画故事书有欣赏的兴趣,使他的小小心灵活跃在色彩当中,启发他神奇的想像力,则日后对于孩子的美育将是有相当大的帮助!

开启幼儿心灵的画室

近几年,国内的儿童美术教育,已逐渐地蓬勃发展,我国的儿童在国际比赛中也很受重视。因此经有许多父母,忙着把孩子送去学画,期望他的孩子能从此一鸣惊人,在比赛中抱着奖牌回来;这种“填鸭式”的方法,对孩子有帮助吗?

你一定看到过这样的情形:一个幼儿正在墙上涂画的兴高采烈,这时你却走过去叫他停止乱画墙壁?或是站在一旁以欣赏的眼光,看他画下去?

看幼儿画,好像都是在乱画,这其中有意义在吗?

专家表示:幼儿在二岁前后,所画的线条很乱、无组织。刚开始时,手腕尚不能控制得很好,等到过了这段时间后,线条就会变得较为有组织,这段期间“涂鸦期”,画画是渲发心里的不快感。幼儿在这段期间,主要是练习手腕运动,手臂的活动越自如,线条也越清楚。这段时期最重要的是圆线乱画及经线乱画的过程。

到了三岁左右,幼儿的手腕变得较会控制,会出现圆线、直线,产生有组织的形象,如连续的几个圆圈。这些形象在大人来说,虽然是无意义的几个圆圈,但幼儿却会很起劲地指着这些形体说,这是妈妈,这是爸爸,这个是饼干,这是幼儿从运动感受中,得到思考,想像的表现,这时期是从无意义的乱画,成长到有意义的象征事物表现。

在四岁后,幼儿的画中会出现人,首先出现的人,是一个头和二只脚,有如蝌蚪的样子,有人称这种最初出现的只有头、脚的人为蝌蚪人。幼儿第一个会画的就是人,因为是最常见的而他最早接近的也是他的亲人,所以使他有如此深刻的印象。

到了五、六岁,幼儿所表现出来的画,有了较接近自己视觉的表现。他会替人画上手、身体、衣服、会以头发分出男的或女的,会以人物的大或小来表现你、我之区别。

如果幼儿越早涂鸦,机会也多的话,他会越早进入绘画,涂鸦可以把心情渲发出来,减轻心理的烦闷,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活动。





[ 本帖最后由 yuanyuanmama 于 2007-11-22 01: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16:36 , Processed in 0.087016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