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92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转贴]英国专家认为爱因斯坦和牛顿可能患有某种自闭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3-28 10:0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3年05月01日 18:43



  中新网5月1日电 一些专家在作出有关研究后得出结论说,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和牛顿可能患有其中某种类型的自闭症。

  英国剑桥和牛津两所大学的研究人员相信,这两位科学家都显示出一种叫做艾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的症状。

  不少艾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都被认为行为怪异,而且缺乏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伎俩。他们也特别喜欢就复杂问题穷根究底进行研究,也在与其他人沟通时有困难。

  最新的研究现实,发现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以及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都在不同程度上显示上述症状。

  研究人员说,爱因斯坦在年幼时已经显示艾斯伯格症候群的症状。他经常都是独自一人,没有其他朋友,

  他后来在大学讲课时也以杂乱无章见称。

  不过,这位在德国出生的科学家在老年时的确有不少好友,也有婚外情,而且对政治问题也敢于发表言论。虽然如此,研究爱因斯坦的专家仍然认为他有艾斯伯格症候群的症状。

  英国剑桥大学得巴伦-科亨教授说,热情、谈恋爱,以及挺身卫道等完全与艾斯伯格症候群的症状相符。

  巴伦-科亨教授说,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一般都对闲谈感到困难。

  研究人员也认为,英国科学家牛顿也有艾斯伯格症候群的症状。他寡于发言,沉迷工作,废寝忘食,而且不少他的友人都认为他脾气恶劣。纪录显示,如果他讲课时没有学生上课他也会在空无一人的课堂内继续讲课。他在50岁时曾经因为抑郁和多疑症而引发了一次精神崩溃。

  不过,并非所有科学家都同意牛顿和爱因斯坦有自闭症的说法。

  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得埃利奥特博士说,不少天才都不善于交际,但是他们决非自闭症患者。

  他说,这些人对那些智力较差的人感到不耐烦,孤芳自赏以及热切追求自己生命的目标,这些特征都会令他们显得孤独,难以接近。

  他特别指出,爱因斯坦后来也以有幽默感见称,这不是自闭症患者所有的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4-3-28 10:07:09 | 只看该作者
 哈市3岁的王某说话、走路都较晚,两岁时还不太会说话,对某些事情特别专注,而且经常自言
 自语,外人根本听不清他讲的话,而且爱哭、协调能力差。起初,王某的家人没意识到孩子有病,后
 经诊断王某患有自闭症,这是记者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门诊采访时了
 解到的情况。
 
     据该门诊主任武丽杰介绍,自闭症主要表现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三大主要症状。交
 流障碍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缺乏与他人的交流,缺乏对亲人的目光对视,总是独自玩耍,不参加合
 作性游戏,与父母之间缺乏依恋关系。自闭症的语言交流障碍表现为多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
 2岁和3岁时仍不会说话,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但喜欢用手势或吵闹表达要求,表现重复刻板的语
 言。自闭症患儿的另一特征就是一般都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如来回奔走,特
 别依恋某种东西,爱看电视广告等。还有些自闭症的患儿出现感觉异常,包括对某些声音特别恐惧或
 喜好,听觉怪异,可能对震耳的声音毫不在乎,但一听到某些声音却逃之夭夭。
 
   据介绍,70—80%左右的自闭症儿童智力落后,只有约20%在正常的智力范围,约10%为智力超常,
 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在机械记忆方面如数字、年代等。但这些儿童认知功能异常,长大后很难
 适应社会和生活。
 
   据武丽杰说,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自闭症的孩子在经济文化层次比较高的家庭高发。其原因,
 可能是此类家长由于知识水平高,认识到是一种病,能够及时就诊,而在偏远地区的儿童由于得不到
 诊治可能发现不及时。自闭症的患儿3岁前诊断很重要,如果早期诊断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治疗效果
 好的成人以后可能接近正常人。
 
   目前,自闭症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也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彻底治愈,但采用语言训练、行为治
 疗、感觉统合、听觉统合训练和结构化教育,自闭症儿童可以有显著的改善。
 
     本报记者 李叔霞
     生活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3-28 10:08:15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nen.com.cn   2003-12-06 08:44:25  东北新闻网
  
   
  据土耳其《自由报》网站12月3日报道,近日迈尔密尔儿童医院的脑专家对52个2至8岁的儿童针对他们在成长期间开始说话早晚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迈尔密儿童医院的脑专家努朗·阿里特曼和白利·百尔纳利通过让孩子们听其母亲的录音对他们脑部活动进行检查发现,52个儿童中35个儿童开始说话的时间是正常的,另外17个儿童开始说话的时间比较晚,并且确定了说话期正常的儿童再说话时是受左脑控制,相反,说话期晚的儿童在说话时是受右脑控制。脑专家努朗·阿里特曼还指出如果发现儿童说话有困难时不要惊慌,及早的治疗是可以治好的。

( 国际在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4-3-28 10:09:35 | 只看该作者
2003年1月6日 11:43 《好妈妈,慢慢来》


  有许多做母亲的,因为自己的孩子开口说话比别的孩子晚,整天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母亲会抱有这样一些茫然而侥幸的想法:“(孩子)以后肯定会有显著的好转”、“孩子他爸小的时候开口说话就比较晚,孩子大概是随了他爸吧”……。有一些母亲甚至还会有这样的想法:“别看孩子现在说话晚了些,可这样的孩子将来反而会更聪明”。

  其实,当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显得比较缓慢的时候,不论是过分的担心,还是过分的放任不管,都是非常有害的。那么,如何才能判断出,孩子在语言能力的发育上是否有什么大的问题呢?以下的一些提示和方法或许会对你有用。

  1)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和别人交流的能力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孩子在和别人对眼神、模仿别人的行动及其他各种“非语言性表达能力”的发育方面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你就可以不必为这个问题过分担心了。相反,如果你的孩子在“非语言性表达能力”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有可能是“幼儿期自闭症”,是在儿童成长时期时常发生的“发育障碍性疾病”造成的)你就一定要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专门的医疗机关接受检查和诊断。

  2)孩子认知能力的发育是否正常

  因为语言能力的发育能够反映孩子认知能力发育的程度。一般来说,智力低下的孩子说话常常要比智力正常的孩子来得晚。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全面综合地考察一下孩子运动能力的发育是否正常、玩游戏的水平是否和其他的孩子差不多等,这样一些涉及其认知能力发育程度的事项。特别是对于那些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孩子,只要通过观察他们玩游戏的水平,你就可以推断出他们现在认知能力的发育程度究竟如何。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玩那些需要一定想象力的玩具娃娃游戏,而只是热衷于一些和身体以及感觉有关的游戏,那么,这个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就很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也就是说,只有当孩子的智力发育的好,他语言能力的发育才会比较正常。当一些在语言能力的发育上存在障碍的孩子前来找我治疗的时候,我一定先为他们做智力检查。如果判明这些孩子的智力确实比较低下,那么仅仅对他们进行语言上的治疗就不会有多大的效果。

  3)孩子是否存在心理上的问题

  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会对他语言能力的发育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孩子在心理上感到极度不安,或者总是处于一种忧郁状态,他就很少开口讲话,也就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些孩子大概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多,表达自己的时候少。同时,因为这些孩子在心理和情绪状态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他们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程度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我治疗过一个刚刚才满5周岁的孩子:他上幼儿园以后,突然连自己以前说得比较流畅的一些话都不太会说了。在来到我的诊疗室的时候,这个孩子的状态非常低迷,经常不停地用眼睛打量周围大人们的眼色,连一句话都不说。他甚至对玩儿都不感兴趣了,只是寸步不离地紧紧跟随着自己的妈妈,好像生怕妈妈会突然消失,再也不回来似的。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是在孩子还没有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他母亲就过早地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时候经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因此心理上就总是处于一种非常不安定的状态。

  我在给这个孩子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也劝说他的母亲中止了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以便孩子能在自己的家里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不久,这个孩子就恢复了正常。现在,他各个方面的发育都表现的十分良好。总之,在类似的情况下,由于心理上的原因而导致孩子语言能力发育迟缓的,母亲们最好还是要找这方面的专家对他们进行治疗。

  4)孩子在社交能力的发育上是否存在问题

  语言首先是作为一种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和手段发育起来的,如果孩子对其他人显得漠不关心,那么他的语言能力发育就不可能太快。对孩子社交能力发育影响最大的,就是他和自己最主要的养育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孩子从小和自己母亲的关系就不很顺利、或者曾经轮流被很多人照顾过的话,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关上自己心灵的大门,把自己完全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

  我接触过许多这样的病例:因为母亲产后患上了严重的后遗症,或者是因为家庭出现了一些大的问题,从而使母亲不能在她和自己的孩子之间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作用,结果就导致孩子在语言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发育上产生了比较严重的问题。

  因为在社交能力的发育上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孩子在语言能力上发育迟缓,这类问题如果能够被及时发现,并进行积极的治疗,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孩子的语言能力发育都会恢复正常。但是,如果直到孩子的大脑已经发育到相当程度的4-5周岁这一阶段,在孩子身上存在的这一问题才被发现,然后再找医生进行治疗,那么,尽管孩子语言能力发育的迟缓主要是由于后天性的原因造成的,好多孩子还是会因此而多多少少地留下一些后遗症。

  当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出现了问题的时候,与其马上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语言能力或是认知能力方面的教育,还不如先对他的心理进行治疗,从而促进他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在这一治疗过程中,母亲积极的协助和配合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存在问题,那么丈夫和婆家的协助和配合同样十分重要。全家人都要积极地为孩子的母亲提供帮助,以便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正常而健康的人。通过这种积极的努力和治疗,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在社交方面的能力就会逐渐得到改善和提高,孩子说的话也会逐渐增多,情绪也会变得平稳下来。

  如果对可能会导致孩子语言能力发育迟缓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仔细认真的分析和检查以后,还是找不出导致其语言能力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致断定,孩子是患上了“发育性语言障碍”这样一种疾病,就必须对孩子进行专门性的语言治疗。如果孩子经常患中耳炎或是经常感冒,他很可能就听不到比较小的声音,因此说话也就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为孩子进行听力测试或做口腔检查了。

  对于那些还不满2周岁的孩子,如果是因为他们过于幼小(从而语言能力发育有些欠缺),或者你感觉到你的孩子很快就要开口说话了,那么就没有必要非要找专门的医疗机构对孩子进行治疗不可。这时,只要母亲能对孩子积极地给以语言方面的刺激就足够了。不过,在这种时候,如果母亲过分地强迫孩子一字一句地跟着自己联系说话,反而有可能导致孩子闭上自己的嘴巴,再也不愿开口讲话了。

  那么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在开始的时候,如果孩子开口讲话了,母亲可以在他讲完以后,再让他跟着自己说,只对他进行一些微小的矫正就可以了。同时,你还要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长篇大论般的说明,而是要挑选一些比较简单的、孩子容易跟得上的词汇反复不断地说给他听。你必须要牢记:只有当孩子感到有兴趣,他才会说个不停。因此,你要想方设法制造一些可以让他感到兴奋的瞬间,这时他的心情就会感到特别愉快,你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反复向他说一些简短的词汇,给他以语言上的刺激。比如说,当孩子对玩具汽车显示出了比较强烈的兴趣的时候,你就可以经常性地让他听到像“汽车”、“叮叮当当”这样一些简单而好记的单词。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就会跟着你说了。

  有这样一个很有趣的研究结果:孩子说话的多少和母亲平时所说词汇的数量成正比。也就是说,对于大脑发育正常的孩子来说,他周围的成长环境对他语言能力的发育起着促进或延缓作用。如果他成长的环境比较有利,那么他语言能力的发育也就比较快。

  最近,母亲们常常抱有这样一种想法,即“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比较强,那么孩子的头脑也一定会更聪明”,所以,在孩子还非常幼小的时候,她们就开始读书给自己的孩子听。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语言能力的发育是在一个社会化的环境中,通过对语言本身的不断使用来完成的。打个比方,这同我们通过读书来学习英语是一个道理,我们也许能够看懂书面的英文内容,但是却不能和操英语的外国人进行口头上的交流与对话。孩子们也是一样,他们只有通过实际运用语言的经验,才能正确地学会如何用它来表情达意,进而把自己的意思比较正确地传达给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3-28 10:1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3-28 15:11:14 | 只看该作者
说到自闭症,现在很多自闭症发生于高知家庭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在城市早就诊。而是因为这些人总是觉得自己是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很自信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智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这些人往往忙于工作疏于和孩子交流常年累月导致了孩子自闭,往往到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很迟了。现在医院里很多这样的例子。
     关于说话早晚的问题,据国外的一个研究,说话晚的孩子因为经常处于思考的状态,所以他们长大后空间思维要比说话早的孩子好很多。所以只要父母保持正常的沟通,不要太在意这个问题。
     我不觉得爱因斯坦和牛顿是自闭症,这种人经常沉迷于思考自己的问题,异于常人是没什么奇怪的。如果他象常人那样每样生活事情都照顾周到,就不是爱因斯坦了。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 Last edited by rainbow on 2004-3-28 at 15:1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3-29 01:03:49 | 只看该作者
引用:好运妈发表于2004-3-28 10:09:
2003年1月6日 11:43 《好妈妈,慢慢来》
母亲们常常抱有这样一种想法,即“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比较强,那么孩子的头脑也一定会更聪明”,所以,在孩子还非常幼小的时候,她们就开始读书给自己的孩子听。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语言能力的发育是在一个社会化的环境中,通过对语言本身的不断使用来完成的。打个比方,这同我们通过读书来学习英语是一个道理,我们也许能够看懂书面的英文内容,但是却不能和操英语的外国人进行口头上的交流与对话。孩子们也是一样,他们只有通过实际运用语言的经验,才能正确地学会如何用它来表情达意,进而把自己的意思比较正确地传达给别人。

赞成以上的观点。仅仅是让孩子听书面语言对于孩子的语言训练是不够的,而更实际有效的途径,是平日生活中的口语交流。而读书给孩子听以后,比如英文,还要注意把书中的丰富语言鼓励、提示孩子恰当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语言。

这在我的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我的一个朋友,女儿和同同年龄相近,语言能力却落后至少一年。她是英语专业毕业,英文也很好,但她教女儿英文的方式,是每天晚上念英文故事书,而且念得飞快;平时由于上班,由爷爷、奶奶带,而她在生活中也很少和女儿讲英文,讲中文时经常特意用儿语,什么“吃饭饭”、“吃饺饺”、“拉笆笆”等。所以至今,我都没听她女儿说过 一句英文,中文也是偶尔冒出一、两个字或短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3-29 13:29:07 | 只看该作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4-4-2 09:59:23 | 只看该作者
杜曼的方法强调左右脑平衡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23:09 , Processed in 0.08182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