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06|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電視帶大的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27 08:4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電視帶大的孩子

雷久南博士著

孟子如果出生在後半世紀的中國,他可能在電視機前長大,孟母可能因為沒有立刻覺察到電視的長遠負面影響,也不會阻擋。小孟子的大腦會因為失去正常童年的遊戲、玩耍、運動、聽故事、牙牙學語和好奇心驅使的學習而發育不全;成年後也不會有深度的觀察和思考能力,也沒有高尚道德責任感,也不會對中國文化有特殊的貢獻。如果電視早五百年在歐洲出現,現今我們可能聽不到莫札特、貝多芬和其他近代音樂家的傑作,也見不到達文西的畫和發明;如果電視早在中國出現,李白、杜甫也不會寫詩,很多藝術精華不會見過,也不會有中國文化。

如果你覺得以上的假設言過其辭,讓我們看看電視普及四十多年後的美國文化、教育、道德和社會。美國學齡前的孩子平均一星期看三十小時的電視,大人是每天四小時,也就是除了睡覺、工作和上學之外,電視佔據最多的時間,美國孩子在上學前已看了五千至八千小時的電視,到高中時,一生中,看電視的時間已超過課堂的時間。電視對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有什麼樣的影響?美國教育部報導,七千萬的青年人是功能性文盲;美國的公司發現很多高中畢業應徵者不識字、不會計算或思考;一家大公司Motorola,Inc.發現全國性的應徵者中,八十%的人沒有通過七年級的英文和五年級的數學;另一項報導發現,十七歲的青年中只有七%俱足上大學科學課程的程度;美國十三歲的孩子在一項國際性的科學數學考試成績是十二個國家中倒數第一名。

資深的數學老師們從六十年代中開始發覺到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一年不如一年,全國性的考試成績也年年下降;從事尖端科學研究的人士感歎後繼無人;美國大學研究院學生,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只占少數。一位教學三十多年的大學科研教授于一九六三到一九七三年間,每年都回母校為大學生講學,學生的反應,年年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在一九七三年那年,他突然發現學生們的理解能力明顯的下降,學校的物理教學完全改觀,學生們不再學習如何解決物理題目,而是看大眾化的電視、科學節目,問他為何改變教學方式,他回答說:「學生們無法應付傳統物理課程,只好沖淡課程,以看電視、觀摩工廠為教材。」

不少人對美國教育失敗歸罪於學校或家庭,但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Carniegie學習促進基金會在一九九一年詢問美國七千位幼稚園老師兒童上學的情形,如身體狀況、應付能力、情感成熟、語言的豐富、起碼的知識和道德概念,結果發現,三十五%的兒童不俱足上幼稚園的條件,這些孩子來自大小城市鄉鎮,不同的經濟、文化背景,這些五歲的孩子們不知自己的全名,不知自己住那兒,不會識別顏色,不會用鉛筆,說話有限,注意力很短,沒有表達自己的信心,不習慣聽從指揮,不懂輪流合用一張桌子畫畫......,他們智力正常,只是缺少生活體驗。

初生嬰兒的腦子平均重三百三十公克,是大人的四分之一,到二歲時已成長三倍,七歲時是成人的九十%。

所有動物實驗都發現大腦的成長與經歷有密切的關係。在柏克萊大學的Marian Diamond博士以老鼠為研究物件,住在「豐富」環境的老鼠的大腦皮層比住在「貧乏」環境大十一%。「豐富」環境的老鼠住大一點籠子,有不同的玩具和玩伴;「貧乏」環境就是普通的小籠子。如果將另一籠老鼠放在豐富環境中,牠們只會看其他同伴玩,但不能參與,牠們的腦部與貧乏環境一樣,柏克萊野生的老鼠經驗更豐富,大腦也最發達。

被動性的看電視活動取代了兒童主動的參與活動,以至於腦部缺少刺激發育,電視本身對腦神經和所有感官有麻木作用,與吸毒有相似之處,因此看電視也會上癮。看電視時,腦波是Alpha Wave,比平常的Beta Wave慢,左腦尤其沒有反應,只有右腦接收畫面和情感的資訊,左腦是思考判斷和分析的功能,看電視時關閉。也難怪廣告利用這個弱點來推銷產品,因為它不必以理由來說明,只要借著生動的畫面和簡短的句子來吸引人,小孩、大人都會像被催眠一樣地去買。也因廣告,美國人喜歡吃高糖、高脂肪垃圾食物,肥胖症也成為流行性疾病。電視的螢光閃動每秒五十至六十次,超過我們神經系統所能跟上的每秒二十次,同時因為光線是直射光,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反射光,眼睛自然停止反應,眼球是在止靜狀態,視力完全靠眼球的頻動來調整焦距,看電視造成視力衰退可想而知;不僅視力,其他感官也休止。有報導說,看幾分鐘電視,腦電波的反應與在知覺隔絕的環境九十六小時的人一樣。德國某些醫院已有專門治療被電視傷害的兒童部門,一般父母不會想到孩子的睡眠不安、消化不好、心臟跳動不規律、情緒暴躁、疲倦、做事玩耍容易厭倦、吸毒、飲酒、硬心腸、性欲放縱、學習困難、手腳不靈活、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與看電視有關,歐美的一些父、母親已認出這些問題所在,開始「戒」電視,也許漸「戒」,也許一夜之間就「戒」了,觀察家人是如何的看電視是第一步。

史丹勒博士所創的沃道夫教學系統一向不主張孩子們看電視,也許十四歲以後可選擇性地看一些特別節目。電視大大減少兒童的想像力,因為兒童是借著「假想」的遊戲和聽故事時的想像來促進想像力,同時,兒童的肢體活動促進意志力的形成,如果缺少活動,則到少年期會覺得生命無意義且沒有目標,做事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臺灣電視普及比美國遲二十年,因此這些明顯的問題出現也會稍後,但現在,父母、教師已可看出電視對兒童和家庭的影響,現在挽救還來得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fddl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08:52:17 | 只看该作者
★誰扼殺了赤子之心
羅曉南博士著/世新大學

他們在電子文化下成長,他們過早介入成人世界的敗德喪行,他們喪失了培養「自製力」「是非心」的階段,目前這些震駭人心的事件,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又傳一樁令人震驚的青少年集體作案!

最近幾年新新人類中頻頻傳出一連串震撼人心的犯罪事件,其中最令人憂心與困惑的是:何以小小年紀就會工有如此沉重的煩惱惡習?他們多未成年,但犯罪之殘暴程度不輸成人,且往往毫無悔意。

對於此一現象,學者專家們提出了許多解釋:升學主義、缺乏人文教育、社會風氣敗壞、缺乏道德感、罪惡感,....等。然則有一項筆者認為重要的因素並未被提及:新新人類都是在電子媒體、電子文化侵染下成長的一代,他們幾乎沒有什麼「童年」,過早的介入成人世界,去玩那些他們身心發展還無法負荷的成人遊戲。

根據傳播學者的研究,在電子媒體(尤其是電視)發展之前,兒童之社會角色和認同的發展要受限於他們所在的場所,通常是師長們所認定的適宜場所。而電子媒體則使他們有機會(至少是「虛擬」式的)介入了成人的互動,使兒童可以輕易的窺知成人世界的秘密,一覽其表面行為的「後臺」。在過去印刷媒體掛帥的時代,由於閱讀印刷文字需要讀寫能力,所以這部分的社會世界或「後臺」,對兒童而言是隱藏的、較不易接觸到的,兒童也因此相信成人(包括師長)有能力自我節制,他們比較能明是非。這種信念,學者們認為,有助兒童發展其健全的自我觀念,並因而培養其理性的能力,即或在面對困難時也能保有理性。然而現在的電子媒體則使兒童和成人無區隔的暴露在同一社會情境中,兒童可以從電視中學到的不僅是補充了家庭、學校知識的不足,而且還包括了許多「反面教材」(如一時的「善有惡報」「惡卻有善報」、及大人們的「偽善」與無能),進而有助顛覆學校和父母在兒童早期社會化中的權威角色,最終則促成了「成人與兒童區隔的模糊化」,或「童年的消逝」。

對於這種「早熟兒童」或「小大人」的現象,許多家長、學校往往視之為是孩子智力開發,或獨立自主的表徵,予以鼓勵甚且揠苗助長,但孩童過早喪失其「赤子之心」而有了取巧之「機心」的同時,也使他們失去了一個適應成人社會的準備階段,在其中,道德觀的建立尤其重要。

在過去,童年期被視為是一種「修行」期,有助所謂「修道院效應」,而使吾人社會之人性傳統得以延續。通過對成人世界秘密的維護,給孩童提供一個健康有序的成長環境,人們相信對一個尚未發展成熟的心靈而言,太早讓他們知道太多成人世界的暴力和「敗德喪行」乃是極危險而不健康的。即或不得已也是以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例如童話中的「壞人」)來展現,一直要到兒童的「羞恥心」已轉化成為一系列的道德規範和穩固的道德觀,這時,他們才得以以一種有「自製力」的方式進入成人世界。

而今天,在電子文化下成長的新新人類,當他們的「童年」心消逝或縮水後,他們也逐漸喪失了培養其自製力、「是非心」的階段,在面對成人世界的種種煩惱、挫折和困惑後,遂不免採取了某些極端、脫軌的行為,就此而言,我們的社會目前所面臨的這些震駭人心的事件或恐還只是冰山一角。

隨著資訊科技的突飛猛進,尤其是網路的發展,當前青少年之道德成長受到電子文化干擾的這種處境,可謂更形惡化。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們究竟如何響應呢?加速相關之資訊立法,以減少青少年暴露在不當資訊內容前之機會,自然是當務之急;而加強與親子之互動,改善日異疏離之師生關係,以重建家庭及學校在兒童學習規範過程中之主導角色,亦不在話下;至於媒體自律以及成人世界之自清自律,亦殆無可避免。

然則,在隔離、減少外在污染源的同時,任何有助兒童之自我「修行和陶成」,以增加其自身抗力的相關辦法,亦不應忽略。在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傳統中對兒童之「童蒙養正」的教育:它主張童子在理解力尚弱,仰賴父母師長權威尚多,但記憶力強而涉世未深、心性純正之際,宜鼓勵他們多多讀誦聖賢經典,在其反復背誦中,不知不覺的將聖賢們光明正大之智慧思想「內化」為其自身行事之準則。這種對兒童心性之潛移默化的辦法,在中國行之千年而效驗顯著,惟因西式教育之提倡,才逐漸式微、廢棄,然則,由於它顯然在對治當前,棘手問題方面似乎特別應機,又能順應國情且一向行之有效,因而值得吾人重新予以正視,對於關心我們下一代之教育問題的有心人士言,切不可再像過去那樣,誤以為只是「死啃」、「填鴨」,而忽略這種可以深入吾人潛意識的直覺智慧,對兒童心性涵養的潛移默化之功。

賢明的家長們,務請留心細看,這將會改變您孩子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2-27 08:52:29 | 只看该作者
赞同,说得有理,个人觉得这种后果正在或者已经在影响我们的下一代。值得警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08:53:28 | 只看该作者
★青少年問題的癥結與治本之道
耕雲先生講述
誰都知道,人格形成的過程中,青少年階段最重要;人格形成的因素中,父母的影響最深遠。事實上青少年犯罪,大多數是「有人生養,無人管教」;不缺衣食,只欠關懷的落寞子弟。???
青少年問題的癥結與治本之道

耕雲先生講述

是誰之咎
問題癥結
治本之道
結論

是誰之咎

青少年,寄託了國家的希望,決定著民族的前途和人類的未來。因此,他們一直是家庭的瑰寶,社會的寵兒和時代的驕子。令人遺憾的是近三五年來,我們的青少年犯罪記錄,竟追隨著國家經濟起飛和社會加速工業化,不斷升高著質和量。看來不僅無可避免地踏上了歐美國家的覆轍,而且也顯示出「早發」和「後來居上」的跡象。對此,我們儘管是憂心忡忡,但對於那些具備可塑性的大孩子們,除了惋惜,並無痛恨的意思。只是遺憾我們這一代的中堅人物,何以竟會無視于歐美社會的「前車之鑒」?現實到,為眼前,放棄未來,要事業,不要後代!

誰都知道,人格形成的過程中,青少年階段最重要;人格形成的因素中,父母的影響最深遠。事實上青少年犯罪,大多數是「有人生養,無人管教」;不缺衣食,只欠關懷的落寞子弟。雖然那些輕倫理、重功利,突出自我,放棄責任的賢父母們,實為青少年犯罪的製造者,他們卻無須負法律刑責,似乎也沒有良心可供責備,但無可否認的,他們的確已經不折不扣地「辱及先人,禍及子孫」,並且還殃及無辜,危害了社會國家。怪的是他們偏又「不自殞滅」。

問題癥結

依佛法觀察,「四大不調」,體弱多病,精力衰退,心智枯竭,力不從心,固然很苦惱。反之如果是「五陰熾盛」,就不僅止於坐臥不安,心神不寧而已,它已潛伏下爆炸性的毀滅因數。

所謂「五陰」,簡單地說,就是構成生命要件的「色、受、想、行、識」。因為被「無明」所覆,故曰陰。至於「熾盛」,顯然是與衰弱相對而言的。綜合來說,「五陰熾盛」就是生理和心理的亢進,也就是體力、精力、智力的過剩。這種過剩的現象,最常見之於青少年的身心,並且構成了導致青少年犯罪的癥結之所在。形成過剩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五個:

一、生理旺盛──在正常發育中的青少年,往往「血氣方剛」。如果得不到適當消耗,難免要走上打打殺殺的歧途,早晚惹出大禍。

二、生活優裕──家道富裕的父母,總耽心子女的營養不夠充足。想心思、動腦筋、出花樣、調味道,讓子女吃得又好又多。結果過剩的營養,造成孩子們「腦滿腸肥」,青春發胖,不但不是好現象,一旦促成發育早熟或精力過於旺盛,以後麻煩將很多。

三、時間過剩──一個既未到兵役年齡,又未能考取學校,家道小康,衣食無缺,有書不喜讀,無事可以做,加上父兄為生活忙碌,母親不長於「緊迫盯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閒居不善」的結果,最易出毛病。

四、缺乏關懷──如果有父心切事業,早出晚歸。有母性嗜麻將,家務委人。以為供給衣食費用,便算已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孩子偶然興致勃勃地訴說成績和榮譽,常常顯出不耐煩的神色。孩子的交友、消閒、課外閱讀等,概不關心。自然成長的結果,往往得到令人震撼的收穫。

五、溺愛不明──從小對子女溺愛。打架,總是自己孩子有理。需索,除了天上的星星月亮,可說是有求必應。闖出禍來,情願破財消災。離開學校立即畀與高位──事業是自己的。

這種在暖房裏培養大的,儘管可供欣賞,但卻絕非棟樑之材。一旦獨當一面,鮮不驕奢淫逸,若遇小人,必至行不由徑。

治本之道

一、齊家為本──古今中外所有偉大人物,無不出之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勤儉樸實,尚義明禮健全、和諧的家庭。反之,一個烏煙瘴氣,亂七八糟的家庭,絕對教不出堂堂正正的子女。正像垃圾堆只合繁殖細菌;佳子弟必出積善之家。

二、佛化家庭──齊家之道,古有明訓。惟佛化家庭,允為至善之圖。因為,如果子女人人堅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欺騙、不飲酒,則罪無從萌,禍無由生。人人自幼仁慈、廉介不苟,長大定能離邪存誠。父母若能正信三寶,便已經給了子女以最佳身教。盛德所積,至誠所感,祥和所潤,子女必定能成為對社會提供卓越貢獻之有用人才。故范仲淹每值閫內有孕者時,晨興輒于佛前祝禱:「不信三寶者,願勿生吾家」!吾人雖不能效泰國知識青年在就業前,必須過一段僧侶生活──國王也不能例外。否則不但找不到好工作,而且也找不到好的婚姻物件。起碼要使全家人一體皈依三寶,堅持五戒。果真如此,何慮心不正、意不誠、身不修、家不齊?治國、平天下也是當然之理,必然之事。

三、教勤教儉──衣但求暖,嚴禁奇裝異服。食惟攝生,勿恣口腹之欲。在學要督其日課,空閒應獎勉協作家事。起居有時,作息有度:不許睡太遲,起太晏。總求營養無過剩。精力、智力無過剩。金錢與時間無過剩。自然心平(衡)氣和(暢),一切保持正常,可免逸出軌外。縱使家道富裕,對此也不可放鬆。

四、勵志勵學──若說「志壹帥氣」,稍嫌陳義過高。無論如何,培養少年正當志趣,以啟迪人生理想,吸引其情感、智慧投向所學,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從小學五六年級開始,提供世界偉人傳記,作為假期讀物;隨其興趣購買參考書籍,幫助其進行實驗,然後隨年齡之增長,誘導他把學問的興趣專一化。漸漸他就會上「癮」,一旦上了「癮」,為母所應耽心的便只是孩子「廢寢忘食」了。未來成就敢說已操左券。

五、期望勿奢──如果自己的子女資質不高,硬要逼他成龍成鳳,滿足自我意識,妄逞門第觀念,對子女不僅是戕害,更是荒棄。因為最後他們會一事無成,身無寸長。所以孩子們如果不是博士的材料,早日選個專科去讀,仍可不失為有用之材,硬要「趕鴨子上架」,失望悲痛的是你,而咎實不在鴨子。

此外,建議當局,請重懲戕害國家前途,斷送民族希望的「劊子手」、「謀殺犯」──凡販賣迷幻藥和誨淫書刊者,一律處以重刑;凡有子女而不肯管教者,課以重罰;凡惡性重大,犯罪傾向一時不能矯正者,集中開設心理病科附設學校,由其法定監護人員負擔一切費用。

結論

當茲歐美社會,正因物質文明高度發展,壓抑了人文精神,窒錮了心靈活動,而導致人本思想衰退,社會秩序混亂,侵蝕了人倫的理性自覺,助長了唯我的獸性的瘋狂;青少年大喊迷失,成年人沈溺功利,物化人心,豈可至死都不醒悟?

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為可大可久中華文化精髓之所在,以及中華民族「百劫千磨猶堅勁」之所以然。如果我們只是汲汲以蠅營狗苟為念,沾沾以功利得失為憂喜,而忽略青少年問題的解決,則隱憂何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08:54:21 | 只看该作者
★調查報告:電子媒體嚴重影響兒童閱讀能力
  新華網華盛頓電 美國凱澤家庭基金會近日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稱,長時間看電視或電腦對提高兒童閱讀能力有嚴重影響。
  這項調查是針對6個月到6歲大的兒童的。結果顯示,65%的兒童生活和活動的地方都有電視機;48%的6歲兒童擁有自己的電腦;70%的4歲到6歲的兒童使用過電腦;在兩歲以下的兒童中,43%的孩子每天都看電視。美國兒童每天要在電視機、電子遊戲機或電腦面前度過至少兩個小時的時間,而閱讀書本的時間只有39分鐘。報告指出,臥室中有電視機的兒童以及在家中長時間看電視的兒童,很少有時間閱讀書本或從事室外活動,更少有時間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上也就會遇到更多的困難。
  主持這項調查的賴德奧特博士說:“這項調查為人們敲響了警鐘。電子媒體對兒童的閱讀能力的確存在嚴重影響,我們將就這一問題繼續跟蹤調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2-27 14:49:27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这样,孩子通过电视了解知识,有利有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2-28 11:10:54 | 只看该作者
举双手赞成不要让孩子看电视!

[困难] 由于我要上班,平时宝宝与外婆在一起的时候就没办法控制。虽然多次与外婆和宝宝都讲过看电视的害处,可明显发现外婆是没有真正体会,因为她晚上的闲暇时间也是靠电视打发的。

[方法] 买书给宝宝讲故事、学知识/常识,不让电视替家长做这些事;陪宝宝做游戏,让宝宝找到游戏的乐趣;让宝宝尽量多去户外玩;还有就是自己要以身作则不看电视;最后要向家人坚持不懈地灌输“电视危害论”

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将一个房间布置成影视间,其他房间不放电视,影视间不让宝宝进入。(这是我老美老板的做法)

[ 本帖最后由 janetliu77 于 2007-2-28 11: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2-28 13:12:11 | 只看该作者
举双手赞成不要让孩子看电视!

我平时也是要上班,平时宝宝与奶奶在一起,虽然与奶奶讲过看电视的害处,可效果不好,我准备把这篇文章打出来给她看看,希望能有好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3-1 22:47:23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可以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比如每天不超过30分钟),毕竟中央电视台都有少儿频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3-2 22:26:05 | 只看该作者
那位dx帮帮忙,翻成简体的,先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01:25 , Processed in 0.097517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