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24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哲理故事的启示杨布打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25 19:0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iv style="LINE-HEIGHT: 22px; HEIGHT: 22px"><div style="FLOAT: left"><img src="http://bbs.zxxk.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div> 哲理故事的启示 </div><div style="ADDING-RIGHT: 0px; MARGIN-TOP: 10px; FONT-SIZE: 9pt; OVERFLOW-X: hidden; WIDTH: 97%;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LINE-HEIGHT: normal; HEIGHT: 200px; WORD-WRAP: break-word" onsubmit="this.style.overflowX='auto';">杨布打狗古时候杨朱的弟弟杨布穿了一身白衣服出门,下雨把衣服淋湿了,在朋友出借了一套黑衣服穿着回家。一进门,他家的狗就“汪汪”地追着乱叫,原来把他当成了陌生人。杨布大骂道:“畜生,为什么不认得我了!”拿起棒子去打狗。杨朱看到了,过来对他说“你快不要打狗了,且平心静气地想想。假如你的狗出去时,是一条白的,回来时变成一条黑的,你是不是就能一眼认出呢?”故事告诉我们:现象与本质有联系更是有区别的,人们通常直接感触到的只是事物的现象(狗区分黑、白衣服亦是如此)是表现本质的,认识了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了本质。本质深藏在事物内部,是不容易把握的(正如杨朱对其弟弟所言)。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并抓住事物的本质。.</div>任其挣扎有一个人得到了一个蝴蝶的茧。据说那只茧咬破了一个小口。这人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看着蝴蝶宝宝费力地挣扎着,想要破茧而出,好象母亲分娩一样。那个看不清形状的小生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有什么进展。有过了一会儿,它好象筋疲力尽,停了下来。这人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把茧的口子剪大了一些。小蝴蝶终于完全出来了。然而,它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展翅飞翔。它战战兢兢地抖动着一对皱巴巴的翅膀,身体还像一个肿肿的小虫。它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一直在桌子上,带着那对紫色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胀的身体哆嗦地蠕动着,直到死亡的来临。其实,正是那人的好心和性急断送了蝴蝶美丽的生命。因为,大自然设计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蝴蝶蛹破茧而出的挣扎中,它会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这样,当它终于自由的那一刻,她才能拥有轻盈的身体和丰盈的双翅。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地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人们只能去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上述故事中的主人翁不但没有帮助蝴蝶健康成长,反而促其早亡。这和 “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必须严格地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决不能为别客观规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zplong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3-25 19:09:46 | 只看该作者
困驴一位乡下农夫有头老驴子。一天,老驴子不小心跌进了一个深坑。农夫听到驴子的哀鸣,目睹它的困境,想了很久之后,断定救不了它,但又不忍心看着它痛苦而死。于是,农夫决定往坑里填土,把老驴子闷死,以便使它早些脱离苦海。当农夫开始往坑里填土时,驴子被吓疯了,但几乎是同时,老驴子又镇静下来,每次土打到背上,就用力抖掉,然后踏着土块,往上走一步。老驴不停地抖一下,爬上来一步。不管土块打在背上有多疼痛,那只老驴子就是不让自己放弃。不知道过了多久,那头筋疲力尽、伤痕累累的老驴子,终于安全地回到地上。原来会埋葬它的泥土堆,最终却拯救了它。唯物辩证法认为:1、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老驴子跌进深坑,农夫无法救它,决定往坑里填土,把老驴子闷死,但老驴子却借助于想尽快闷死它的泥土,奇迹般地生还了。在这里,生与死是一对矛盾,老驴子的努力则是由死转化为生的条件。2、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老驴子生还固然与农夫往坑里填土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它自己的主观努力。一次,站在路边等人,见几个工人在栽树。树栽好后,工人搬来一个铁架子把树围了起来。这个架子的中间有一个比树干大三倍的圆圈,刚好将树干套住。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不把树干牢牢地夹住?工人答:这样树就长不了了。他见我迷惑,补充说:这个圆圈太长了也不成,树会长不直。我恍然大悟。养猫还是养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唯物辨证法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主要矛盾是复杂事物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中心、抓重点,集中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它要求我们在分析矛盾时要分清主次,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为帮助学生有效区分两者间的方法论意义,介绍一寓言故事如下:赵国有一个人,因为家中老鼠成灾,吃尽了苦头,就向中山国要了一只猫。这只猫很会捉老鼠,但也很爱吃鸡,过了一个月,他家的老鼠确实没有了,可是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为这件事发愁,对其父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父亲说:“这个道理不是你所能懂得的。我家的祸害在于老鼠,不在于没有鸡。老鼠偷吃粮食,咬坏衣服,穿通墙壁,毁坏家具,我们就要挨饿受冻了,这不比没有鸡的害处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简要分析:故事中的父与子的不同认识究竟谁对谁错呢?这了就涉及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方法论运用。在养猫和养鸡的选择中,其父抓住了养猫这个主要矛盾,在分析猫的利的害时,抓住了“利”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他的做法和看法是正确的。其子由于颠倒了主次,混淆了事物的性质,因而是错误的。该故事启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分清主次,善于抓关键;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事物的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2-4 14:25:55 | 只看该作者
好故事,好人啊,我好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2-19 21:54:2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要是高中的政治老师在最好抄起来,上课可以用,也可以出成题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03:05 , Processed in 0.079729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