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76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洋洋的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8 11:3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说洋洋的案例
视频:关注北京首例私塾教育抚养权

http://news.sina.com.cn/c/2006-09-22/002511071133.shtml

http://v2.155.com/dvd.jsp?uuid=534079
另一个报道

1
我与女儿Angella一起看了两遍,在与她讨论时,Angella的看法如下:
1,洋洋的中英文都好,还要九岁考大学,很有自信;
2,洋洋对妈妈的态度不对,但一定要他去上学,有点勉强他了;
3,他爸爸教得很好,肯定比学校教得好,也比我爸爸教得好,是一个好爸爸。

2
洋洋缺失母爱,确实是孩子的不幸,但不是孩子的过失。其母把事情弄到法庭,多少有点借题发挥。
洋洋父亲能把一个问题孩子在两年时间教成那样,说明他的方式适合孩子,在家学习对孩子更有利。不止是知识方面,就是性格和品行方面,亦是如此。就从媒体反映的情况看,孩子敢想敢说,不怯生、不内向,自尊自信,有何理由说他不能与人交往?狂傲一点,有何关系?至少比那些唯唯诺诺、没有个性的学校孩子强了很多。
孩子在家学习的经历是充满快乐的,学习的快乐,难道不是快乐?没有真正学习上的快乐,孩子不可能有这样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这些正是学校孩子严重缺失的。
洋洋的在家学习,若能再坚持数年,必有成果。可惜的是,在现今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下,洋洋要被迫上小学四年级,这显然会影响他的发展,对他父亲也是一道难题:曲折迂回、坚持不懈,还是半途而废、徒唤无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家庭为主、学校为辅。”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3
感觉洋洋的父亲并没有忽略孩子的品行道德。他强调孩子在幼儿园自幼全托的经历,使他成为一个最坏的孩子,沾染了很多的毛病:打架、小偷小摸、撒谎,等等。正是正视了这些品行问题,父亲才领回家来自教。
其父将孩子领回家后,先是读经,既建立了文字和认知的基础,又提升孩子的情操和道德观念。孩子在励志方面的表现也很突出,敢说与张忻炀比高下,仅此一点就不同凡响。问题不仅在于他说了什么,而且还在于他也作了很多,他能有现在的认知能力,当然不是光说不练的。
其父从2004年6月将孩子接回家自教,迄今只是两年刚过,孩子的中英文能有这样的程度,当然来自不易。学校出不了这样的成绩,自不用说。就在这个论坛上有几个家长敢说可以与其一比,最多出几个只会说“不屑一比”的假大空而已。可是,教育的事情却是实实在在的,容不得假大空。

4
洋洋的情况也使我不由想起另一个出众的小男孩——窦蔻。他也挺“冲”,认知方面远远超越同龄,而且很多并非源于书本。他曾随父母“行万里路”,两三岁便有了摆摊叫卖的经历,小小年纪就有对生活的别样感受。读他的几本书,看他对媒体的应答,也能体会到他的“狂傲”,可惜后来去了学校,从此未见提起,“泯然众人”矣?要指望现在的学校能够善待这些出众的孩子,不扼杀他们的“狂傲”,实在太难了!
也使我想起美国的奇奇,也是八岁,仍然在家学习,新近又写了一本书,大批美国总统布什的对外政策,可谓狂得出奇了吧?不过她是幸运的,不用担心被强迫义务制教育,可以尽其本色,自由成长、自由发挥。
但我们国人却难于接受孩子本色的狂傲,倘若洋洋表现得更“巧言令色”,那就近乎十全十美了。殊不知这种不近人情的“普通”要求,会扼杀多少可造之才。

5
奇奇称:“如果能进行更好谈判和更多思考,伊拉克战争完全可以避免。如果我当总统,我将结束所有战争和贫穷。我们应当更加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而非无知。”这番高论令记者目瞪口呆。记者感叹称,布什总统真是幸运,因为邹奇奇还有10年才到选举年龄,否则她完全有可能击败布什,成为美国女总统。
http://cache.baidu.com/c?word=%C6%E6%C6%E6%2C%C3%C0%B9%FA&url=http%3A//cqhouse%2Ecn/jjxw%5Fwzlr%2Easp%3Fid%3D5149&b=9&a=1&user=baidu

倘若我们的孩子对国家的对外政策、对国家领导人说三道四,诸位不知会对这样的孩子说什么?

6
“狂傲”的现象不是每个孩子所能有,但却是大部分准杰出孩子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在孩提时代。诸位家长,如你正好有这样一个孩子,恰处于这样的阶段,那我首先要恭喜你,其次的希望便是善待孩子。
直截了当地说,狂傲,正是超前认知孩子在一个时期的必然伴随的影子。它体现出无视权威、但却极富探索和创新;它无视常识,但却能独辟蹊径;它是内在的力量、外化的触角、它也是期待升华的灵魂。这样的灵魂,不容于现今的学校、平庸的老师和愚昧的家长。他们合谋而残酷地扼杀了一个个这样的灵魂,难得的准杰出孩子复归平庸。
善待孩子,便是要守候好这样的灵魂,使之升华。于是,它不再那么偏颇、但却依然出众。

(2006-10-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1-26 00:02:46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了关于洋洋的一个电视片,我个人认为,爸爸对他的知识方面的教育应该是成功的,但对他很少与别人交流以及对母亲的态度,我认为教育方面还是有值得商议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28 23:45: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21:22: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mayavati,使我能看到王财贵先生的回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0 01:03 , Processed in 0.07692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