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40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绘画涂鸦] [原创]孩子永远比作品更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27 20:4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个驼背病人找医生治疗驼背。医生用一块大青石压在病人的脊背上,脊背平整了。病人已经死亡。家属质问“为什么人会死?”医生说:“不管如何,我已经治好了驼背。”

     “有个情况,病人的病治好了,但是人已经死了!”。听到这样的话,你肯定苦笑不得。有时候,在儿童绘画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同样的问题——孩子的作品很漂亮,但他不会思考问题了、不能想象了也无法创造了,甚至最为严重的是他开始懒惰了,不快乐了。为什么这样?因为儿童的创造和想象力都被忽略了或者被转移了,他想要表现的欲望被压抑了和替代了。

     他画了自己想象的怪兽,我们鄙视他“太恶心”。他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我们质问他“你见过谁这样说这样做?”他发现了颜料泡在水里会消失、水会变色,我们教训他“怎么这么浪费?”甚至当孩子感觉到了创造的快乐,我们还教育他“一天只知道玩!!”

孩子真的很无辜。这让他们开始迷茫自己究竟该如何长大?!!

    当你看着孩子的美术作品兴奋满足的同时,你去看看孩子。看看孩子的眼睛,他的身体状态,他的走路的速度,脸上的表情。问问他“你快乐吗?”为什么要问孩子是否快乐?因为,想象力、创造性或者主动性这些东西都在快乐的后面跟着。如果最起码的是孩子不快乐,你还期望孩子有想象力的发挥,有创造性的刺激或者培养主动性?艺术教育就更不能了。

    美术教学,指导者的作用不是给孩子制造一些成品让孩子拿着玩来获得满足感的,更不是制造一个套路给孩子学习。指导者要把握的就是教与放的尺度。过分的教育就等于代替了孩子的学,完全放任又可能错失了刺激的机会。
   
    我曾见过无数的家长不停在孩子的耳边说这个应该怎么样,那个应该如何。你都说完了,孩子还想什么呢?他一想问题,一思考,你就指点他,还不如不思考等着你说呢!这个成长很可怜。因此,很多的孩子被教成机器一样自动的反应,你说我就做,你不说我也就不做。我不会做你帮我做。让他画房子,哦,“老师教过,我会”。画沙发,“老师没有教过,我不会。”这个孩子已经被教坏了。老师要教多少年教多少次才能教会他自己画?
   
    我们一直在说教学是教与学的结果。因此,了解学生、也就是被教育的孩子非常重要。了解他们的需要,他们学习的动机,他们需要的表达方式。最好的未必是合适的,合适他们的才是最重要的。对人类来说,辣椒是很好的调味品,那么,哪个父母会把辣椒喂给幼儿吃或者把啤酒给幼儿喝?这是最起码的判断,适合他年龄的需求。那么,在教孩子绘画是什么样的情况?这“线不直,不美观”“怎么头这么大,身子这么小?”“都说了是圆形,怎么总画不圆?”…….你考虑过孩子的手有多嫩吗?考虑过孩子的眼睛有多发达吗?没有,我们考虑的是,美术要美就是这样的。

    当孩子迫不及待的拿起笔在纸上画下第一根线条,指导的观念就在成人的头脑中产生。我们也迫不及待的去教给孩子各种“正确”的方法。诸如怎样拿笔,如何画线条,如何画出一朵漂亮的小花,这是大多数的父母或者教师都做过的事情。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一则是因为在头脑中认为孩子的天真无知,一则也是认为自己能指导孩子而感觉到自己的权利和满足感。孩子在完全无知的情况下会拒绝这样的帮助,以哭闹的方式来拒绝。但通常“好心”的父母会固执地把住孩子的手画线条和自己还满足的图形。这对孩子非常的不好。

    这隔断了孩子跟自己肢体熟悉的机会。从这时候开始,孩子已经开始跟自己一切相关的体验说再见了。他已经无法支配和了解自己的肢体机能,手脚变成了父母手中延长的画笔。

    等到孩子不拒绝不哭闹的时候,就是父母以后该哭闹的导火线了。
不要等待着孩子把成果拿出来给你看,重要的是,他自己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否从中得到了满足感和自信心。当然,很多时候,父母或者教师画一个小鸟或者人给孩子,他也会从中得到相当大的满足感,这就是成人的责任了,这不叫帮助也不叫指导,这是代替。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2 金币 +22 收起 理由
小意0523 + 5 + 5 我好喜欢。。。
小小小鲸鱼 + 2 + 2 精品文章!
行至水穷处 + 5 + 5 学习一下。
听语漫步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3-28 20:40:58 | 只看该作者
很遗憾,现在依然有老师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龚江平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4-1 14:00:02 | 只看该作者
唉,感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4-1 14:01:49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龚老师的这些理论,受益良多,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4-2 15:43:27 | 只看该作者
应该做个索引放在家长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08:39: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7-3-28 20:40 发表
很遗憾,现在依然有老师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是的,孩子很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08:39: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lueseacloud 于 2007-4-1 14:00 发表
唉,感叹啊!


  同感,痛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08:4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4-1 14:01 发表
很喜欢龚老师的这些理论,受益良多,谢谢:)


  谢谢支持!请多提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08:41: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山水清音 于 2007-4-2 15:43 发表
应该做个索引放在家长学校


   受宠若惊,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5-23 10:15:5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大人未必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9:39 , Processed in 0.084767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