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9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青少年成长环境剧变 学校教育难以应付自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2 09:1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画:较量 中新社发 唐春成作
   中国官方进行的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指出,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适应今天中国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急剧变化。     按照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从2005年6月开始,教育部与中宣部、人事部、社科院、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进行了素质教育系统调研。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调研总报告。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系统调研表明,青少年的生活空间和学习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表现在:伴随对外开放而来的西方腐朽文化、腐朽生活方式对青少年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等现象以及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沉渣都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我国家庭结构主体,为青少年成长带来全新课题;互联网中一些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心灵造成了腐蚀。     调研组认为,面对这些新变化,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也在面临深刻变化:     ——在与社会的关系上,学校教育倡导的主流意识与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存在许多冲突,正面教育效果因受到社会各种消极因素影响而有所抵消和减弱;     ——在与家庭的关系上,学校与家长追求教育目标的不一致性增大,不尽相同的教育导向和成才期望使青少年学生出现困惑;     ——在与学生的关系上,学校的主导性地位有所削弱,教师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因此,面对学生成长环境的迅速变化,还没有找到更多的有效应对办法,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学校教育难以应付自如。     另一方面,调研也揭示,现有教育条件和体系结构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系统调研表明,从现有教育条件来看,中国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又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距,这是制约素质教育的客观因素。目前教育经费投入仍然只能满足教育的基本需要,对提高教育质量缺乏必要的投入,教师、课程、教学等教育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的建设还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特别是农村教育仍然相对落后。而教师的发展水平更是制约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目前,仍有约占5%的中小学教师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外语、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普遍缺乏;农村教师数量不足,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还有近50万名代课人员。教师工作压力也在普遍加大。显然,现有的教师管理体制、新教师补充机制、培训机制等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教育体系结构来看,现代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人才选拔制度的单一性这一突出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职业教育出口不畅、分流的吸引力不强,升学压力仍然指向普通高中、普通高校。由于各类高校定位与特色尚不明显,入学竞争从一般性竞争开始转向结构性竞争,升学压力聚焦到重点高校甚至北大、清华等少数院校上。     同时,终身学习还处在观念普及和局部探索的阶段,一次性完成学校教育还是人们的基本选择。而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日渐提高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成为加剧择校竞争的重要因素。



[ 本帖最后由 8989yyy 于 2006-11-12 10:3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00:57 , Processed in 0.07304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