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838|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国专家听课后一句话 顿时让中国教育蒙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2 14:1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某校。上课铃声在校园里响出共鸣。铃声止息,所有的走廊都静悄悄。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这是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学生们已坐得整整齐齐。  

  今天,英美教育专家要来这个班听课。他们已经来了,他们听到自己的皮鞋在教学楼宽敞的长廊里发出清晰的声响……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大家坐定,教课的老师走进来了。  

  同学们起立后坐下,老师侧立于黑板前。他的目光没有去巡视全班同学,而是望向窗外。老师的头上已有不少白发,黑板衬出他侧立的剪影……这时刻,你发现,当学生连窃窃私语都没有时,教室里也并非完全安静。  

  你还能听到翻动书包的声音,一支笔从谁的手上放到桌面……老师仍然侧立,望着窗外,好像在酝酿什么。就这片刻,你听到,静了,更静了,一切声音都没有了,世界静到连听课的外国专家也仿佛不存在了。  

  这时,老师转过身来从容说道:“现在开始上课。”  

  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老师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黑板上的字渐渐丰满起来,那字大小不一。有些字,老师大笔一挥划上一个圈,或一个框,或一个大三角,看起来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像一个框架图。  

  整堂课,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也不必学生上去擦黑板。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就是重点,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踊跃,仍然不乏精彩。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最后老师说:“今天要讲的就讲完了,同学们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  

  铃声响了。下课。整堂课无懈可击。这是一位特级教师,他露出了笑容。同学们都很高兴。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外国专家听了却说不出话来。  

  “或许他们也很惊叹?等到了会议室再听他们的意见吧!”中方人员想。到了会议室,我们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
 
  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  

  我们问:为什么不理解?  

  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  

  这问题反映的就是当今欧美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所以,外国同行说,他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因而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   

  可是,教学、教学,在课堂上的45分钟,难道不是老师该教得精彩、精辟吗?学生除了课堂听讲和踊跃回答问题,课外不是还有许多时间去练习和温习吗?  

  这不仅是中国教师的理念。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能遇到好老师,不就是看重老师教的水平吗?“儿子啊,你上课别说话,别做小动作,你得好好听!不好好听,你怎么能学会呢?”所有的家长都这样说。

  可是西方教育认为:学生上课就是要说话,要动手,要又说又动,说做并用。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到底哪一种好?  

  不要问上述教师是谁,不要问上述那堂课发生在哪里,从都市到乡村,虽然许多教师还达不到这位特级教师的水平,但此种教育方式在中国无数课堂里反复呈现。你会不会问:我们这样教,有什么不对吗?  

  我选择从这堂“经典课”下笔,是想一步就写出,这已经是我们行之已久的认为很高水平的课,但就是这样的课,是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的。这意味着中国要变教育,有相当广泛的现状要变,有相当艰巨的路程要走。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cuijlmsm + 1 + 1 我很赞同。
丹芮妈 + 1 + 1 我很赞同。
clinda + 1 + 1 我很赞同。
oosakujq + 1 + 1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9-13 10:29:2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方式,从孔子到现在,不都是说"授课"二字吗?是授予,学生只要接受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9-13 19:43:1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教育的确该思考一下了,难怪中国的学生没有多少创造性,小学的孩子没有多少童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9-15 06:20:06 | 只看该作者
授业解惑,这不正是老师应该做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9-15 09:03:3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教育方式的确应该改革,上述的观摩课本个人认为很了不起呀。教师同学为了在课堂上有不俗的表现,在家里一定做了充分的预习与准备,如果每天都如此,学生哪有学不好的道理呀。再说预习也是同学们自主学习,砖研的过程呀。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并存的,中国的孩子习惯这种授业方式,并且成绩优秀,那就很好。国外的教育看似不错,气氛很轻松愉快。据我个人的感觉,至少小学阶段,中国的孩子们学力要稍强一些。但是,在社会实践和体能锻炼方面中国的孩子们相对弱一些。授业时间过长,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们可能会有吃不消的感觉。总而言之,为了我们有健康聪明的后一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以上只是个人拙见,不对之处,敬请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9-16 16:50:23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9-16 17:27:52 | 只看该作者

互动

外国专家想看到的是一堂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场景!可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9-17 16:20:13 | 只看该作者
国外的小学生哪有我们的班级人多,如果互动教学,不把老师累死,唉没办法,谁让我们人多呢?真喜欢国外宽松的教学氛围,我们的孩子真可怜,都被教育成只会听话不会思考的机器人啰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9-17 16:27:56 | 只看该作者
国情决定,试想,我们中国的教室每个班都在60人以上,若都说都动,岂不跟集贸市场一样了。不一样的教育方法针对了不一样的人群,如果我们的班级也在15人以内的话,想必让学生参与其中,可能性就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9-18 08:49:49 | 只看该作者
文化不同,背景不同,各有所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5 15:36 , Processed in 0.086754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