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18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秋战国十大愚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4 13:2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class="unnamed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74" border="0"><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font color="#990000" size="3">春秋战国十大愚人</td></tr><tr><td colspan="2">整理了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描述愚人的成语典故,正好有十个:买椟还珠、杞人忧天、南辕北辙、画蛇添足、郑人买履、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邯郸学步、刻舟求剑、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译文:   有个楚国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为珍珠作了个匣子,用香料把匣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匣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     杞人忧天  出处:《列子·天瑞》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踏,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有个人看他这样忧愁,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气积聚在一起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   那人忧天的人听了,又说;“如果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前来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那个忧天的人又问:“如果地陷塌了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回答说:“大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在它上面随便行走、跳跃,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担心它会陷塌呢?”   那人听了朋友的话,如释重负,非常高兴;那个前来劝他的人放下心来,也很高兴。    南辕北辙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谏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译文: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画蛇添足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译文:   楚国有一个人举行祭祀典礼。行完了礼,把一壶酒赏给他家里的几位客人。客人们商量道“这酒几个人喝嫌少,一个人喝,有余。咱们在地上画蛇,谁先画成了谁就喝酒。”有一个人先把蛇画成了,拿过酒来将要喝,却又左手举着酒壶,右手又画着蛇说:“我还能给蛇添上脚。”脚还没画成,另一个人又把蛇画成了。这人把酒壶夺过来,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于是他就把酒喝了。    郑人买履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量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走到集市上,看中了一双鞋子,突然想起:“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到他赶回来时,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   有人问他:“你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不就行了吗?为何还要跑回去看鞋样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揠苗助长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   宋国有个农夫嫌稻苗长得太慢,于是将稻苗拨高,满意地回了家,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稻苗长高一大截!”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守株待兔  出处:《韩非子·五蠹》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正在耕田。田边有棵大树桩,一只兔子飞奔过来,不小心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这个农民从此便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而他的这种行为却被当作笑话在宋国传开了。    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秋水》  原文: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译文: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刻舟求剑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掩耳盗铃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td></tr></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6 23:30: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虫,这么一整理真的清爽多了,可见真有心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6 23:33:37 | 只看该作者
小声说一句:转来的。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7 23:33:17 | 只看该作者
dawnch+2006-01-06 23:33-->引用:dawnch @ 2006-01-06 23:33 小声说一句:转来的。嘘。。。。。。
你给小虫而做的功课可见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3-14 13:51:2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不错,已经打印下来,准备说给儿子听.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3-14 14:49: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则上不给孩子讲成语故事,毕竟时代不一样了,价值观念也在变,拿老的东西教给孩子,如果被孩子反诘,真不知如何回答了。古人看了哈哈笑,今日不知该笑何人。粗粗点评一下:1、买椟还珠买椟的人才是真识货人,不受世俗价值的限制,只要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喜欢的价值万乘,岂一个小珠子所堪比。买东西的人呢,绝对有现代意识,你看看今日没有包装的东西,如何能让人接受。一个成语,让国人多少年丧失了必要的现代意识。2、杞人忧天没有人忧虑这个了,中国也就没有再产生天文地理的自然科学。现在的孩子拿这个去教他,他会问你太阳系小行星问题。3、南辕北辙哈,佩服那个人,那个年代就已经意识道地球是圆的了,可惜被人笑话4、画蛇添足创意就是这样被磨灭的,现在我们还在这样对待孩子。5、郑人买履信数据,不信感受,被人耻笑后,国人再无科学精神。6、揠苗助长这倒是世人天天在做的,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千万别给孩子讲这个故事。7、守株待兔其实盲目的去寻找,还不如就在树下面等着,其实笨兔子也是不少的。8、邯郸学步看到别人好的东西都不去学,真不知道要固步自封到什么地步9、刻舟求剑哈哈,都什么年代了,还在那里学习什么古代经典,真不知道历史的船开这么久了,怎么还在那个记号那里探寻。10、掩耳盗铃我先捂住耳朵,再发这个帖子。另外求助各位,昨天一同事领了结婚证,今天大家突然提出新婚燕尔的“燕”,是啥意思。我跟大家说诗经上有“宴尔新婚”一句话,所以新婚燕尔的“燕”就是通假“宴”字的,是他该请大家吃饭了。尽管是笑话,但自己也想知道是否这个意思,这个坛子高才多,而且都是“燕尔”过的人,应该有人可以回答我这个问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3-14 16:07:3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quote1-->买椟还珠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span>。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译文:   有个楚国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为珍珠作了个匣子,用香料把匣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匣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
<font color="royalblue">  箱子已经饰满珠玉翡翠,里面的珠所占价值比重太小了 了,可有可无,放箱子里吵死人了,送别人又怕害人,只好还给出售方,让他自作自受。
jerryhao+2006-03-14 14:49-->引用:jerryhao @ 2006-03-14 14:49 <p />另外求助各位,昨天一同事领了结婚证,今天大家突然提出新婚燕尔的“燕”,是啥意思。我跟大家说诗经上有“宴尔新婚”一句话,所以新婚燕尔的“燕”就是通假“宴”字的,是他该请大家吃饭了。尽管是笑话,但自己也想知道是否这个意思,这个坛子高才多,而且都是“燕尔”过的人,应该有人可以回答我这个问题吧。
<font color="royalblue">    百度结果:成语大全云:极言新婚欢乐。燕,宴,安乐貌。“新婚燕尔”,语出《诗经·邶风·谷风》。《谷风》是一首写妇女被丈夫遗弃后悲痛感情的诗,通篇都以怨女的口吻倾诉丈夫另娶新欢、自己遭弃离家的不幸。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3-14 16:10:14 | 只看该作者
安乐貌,看来是安乐的样子,又不知道怎么来的,不过好像不是请客吃饭,这汉语,居然有人说他简单,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01:59 , Processed in 0.08299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