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65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转帖】宝宝出生后的第一针——卡介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1 20:0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针——卡介苗  你的宝宝接种过卡介苗了吗?卡介苗预防接种,在“预防接种时间及纪录表”中名列第一位,宝宝出生后,最先要面对的预防接种就是卡介苗。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而且是很安全的,但是它的局部反应过程比较特殊,有很多妈妈不甚了解,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以下是一些常遇到的问题,您一定很想知道吧!  Q 卡介苗(BCG)名称的由来?  A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性牛型结核杆菌疫苗,于1921年由法国的卡医生(Calmette)及介医生(Guerin)所研制成功的疫苗,为了纪念这两位医生的伟大贡献,所以就将预防结核病的疫苗称为卡介苗(Bacilli Calmette Guerin,简称BCG)(Bacilli: 杆菌)。  Q 为什么要接种卡介苗?  A 预防重于治疗,接种卡介苗可以使人体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力,以预防结核病(俗称肺痨)。婴幼儿的抵抗力最弱,若受到了结核菌的感染,容易发生急性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而危及生命,因此每一个婴儿都一定要接种卡介苗。  Q 婴儿出生后什么时候可以接种卡介苗?  A 正常出生,体重在2500克以上的婴儿,出生24小时以后,就可以接种卡介苗,最迟应该在1周岁前完成接种。  Q 早产儿什么时候接种卡介苗比较比?  A 如果家中没有传染来源,早产儿最好在出生六个月后再接种卡介苗,但如在半年内体重已经超过2500克,经医生检查发育正常的也可以接种。  Q 出生后有黄疸的新生儿,何时接种卡介苗为宜?  A 暂时不要接种,应等症状消失后经医师检查已完全恢复正常时,再接种。  Q 要到什么地方接种卡介苗?  A 在医院出生的婴儿,各大医院婴儿室都可接种。万一因故未在医院接种,可以等满月后到就近的卫生所接种。  Q 接种卡介苗后,局部会有什么反应?  A 接种卡介苗后约一至二周,局部会呈现红色小节结,以后逐渐长大,微有痛痒,但不会发烧;六至八周会形成脓泡或溃烂;十至十二周开始结痂,痂皮脱落后留下一个微红色的小疤痕,以后红色逐渐变成肤色。  Q 接种卡介苗后,局部有脓泡或溃烂要如何照护?  A 接种卡介苗后局部有脓泡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但局部要保持清洁,衣服不要穿得太紧,如有脓液流出,可用无菌纱布或棉花拭净,不要挤压,平均约两至三个月自然会愈合结痂,痂皮要等它自然脱落,不可提早把它抠去。  Q 接种卡介苗后,引起淋巴腺肿大,经常发生在什么部位?有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 婴儿接种后,在同侧腋窝偶尔会有淋巴腺稍肿大的现象,并不要紧,它会自行消失。淋巴腺肿大,多在左侧腋下,但偶尔也有在锁骨下或颈部发生;一般可以在发生部位皮下触摸得到可移动性的肿大淋巴腺;如果已经化脓时,则会与皮肤相连,有时局部会有化脓白点出现。发生淋巴腺肿大的主要原因是与个人体质有关,接种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此外与接种疫苗的种类或接种太深,如接种在皮下,也有关系。  Q 如果发生淋巴腺肿大,要怎么办?  A 在接种卡介苗三个月内有淋巴腺肿大,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在三个月后仍然还有肿大,请到结核病防治所就诊,医生会根据需要给予用药,服药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消失,并不需要用外科手术治疗。  Q 什么情况不可以接种卡介苗?  A (1)疑似已得结核病及疑似已被结核菌感染的人,应先经结核菌素测验,确定没有被结核菌感染,才可接种卡介苗。(2)罹患急性热病、发烧、皮肤病、严重湿疹、慢性病,及早产儿或体重在2500克以下之新生儿,都暂时不要接种卡介苗。(3)先天及后天免疫不全的人,绝对不可接种卡介苗。  Q 婴儿在医院出生二十四小时后,已经接种了卡介苗,但未留下任何痕迹,是何原因?如何处理?  A 已经接种卡介苗,但未留下痕迹,其可能性为:  (1)纪录错误,已纪录接种其实是遗漏未接种;  (2)发生反应时间未到,有时反应是在平均发生反应期间稍后才开始;  (3)操作技术上发生误差,如:未注入足量的疫苗。可以在接种后三个月作结核菌素测验,如为反应阴性,则再接种卡介苗一次。  Q 出生后立即接种卡介苗,和六个月后接种效果是否有差别?  A 卡介苗接种是否已成功地引起人工感染,一般都以接种后结核菌素测验变成阳性的比率作为指标。根据文献报告,出生后24小时立即接种,接种后结核菌素测验变成阳性的比率,常较出生数月后接种为低。但如果出生后太久才接种,又担心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会受到有毒结核菌的感染。在传染来源很普遍或家中有结核病人的状况下,就越早接种越好;反之,小宝宝未满月前少有机会接触外人,也就是少有被结核菌感染的机会,若出生时在医院没有接种,等满月后到就近的卫生所接种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2-1 20:05:41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lass="tablebody2"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BREAK: break-all" width="600" border="0"><tr><td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5pt"> 你所不了解的计划疫苗接种 </td></tr></table>疫苗接种一直以来都是妈妈们关注的话题,因为很多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异常状况,让妈妈担心,甚至不知所措。“计划免疫”其实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有计划地增强对几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的抵抗能力,通过免疫接种,使孩子获得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免疫力,起到防病作用,达到最终消除这些传染病的目的。当然,免疫接种的疫苗作为一种异体物质,接种后人体在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也会发生一些对人体不利的反应。疫苗接种后的两类反应根据反应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两类。一般反应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不会造成生理功能障碍,例如某些局部反应,如接种处出现红晕、浸润、轻度肿胀和疼痛,有些疫苗接种后局部还可出现硬结、化脓、结痂、疤痕等;还有一些是全身反应,如发热、头痛、乏力、不适,个别小儿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有些疫苗注射后还会出现一过性皮疹等。而异常反应的反应率极低,如非特异性反应:继发感染、无菌性脓肿等;精神性反应:晕厥等,常与孩子本身的精神因素、身体素质有关;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属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较多的一类,多见于有过敏史的人,常见有各种类型的皮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等。免疫接种的一般禁忌预防接种用的疫苗作为一种异物接种于人体,在少数人群中可能会发生副反应,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这种不良后果,如有以下情况者一般不宜接种疫苗:1、有发热、特别是高热,或伴有明显全身不适的急性症状的小儿。2、孩子处在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一般指病后1个月内)。3、1周内严重腹泻的小儿应推迟接种。4、各类免疫缺陷症、恶性肿瘤患者如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以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代谢类药物等免疫抑制治疗的小儿应避免接种各类减毒活疫苗。5、既往接种后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孩子,如接种后发生过敏反应、虚脱或休克等不良反应的小儿,应避免再次接种同种疫苗。6、患有神经系统疾患,如癫痫、脑病、脑炎后遗症抽搐、惊厥等疾患的应避免接种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及含有百日咳抗原的制剂。7、患重症慢性病的小儿,应暂缓接种或慎种,如患活动性肺结核、心脏功能不全、急慢性肾脏病变、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造血液系统疾病、活动性风湿病、严重化脓性皮肤病等的孩子,接种疫苗后可能加重原有病情或使反应加重。TIPS 打了丙种球蛋白以后,至少要相隔1个月才能接种活疫苗。因为注射到体内的丙种球蛋白中,含有抵抗疾病的抗体,会干扰因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接种前需做好的6件事1、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孩子打预防针时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登记接种的疫苗名称和日期,以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2、掌握孩子的健康情况,注意近几天有无发热、拉肚子、咳嗽等,有没有接触过正患传染病的人,以便告诉医生作参考。3、了解这次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以及这种疫苗的作用性质。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发高热、抽搐、尖叫等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都要告诉医生。4、要给孩子洗净手臂。冬天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既便于挽袖子打针,也不会摩擦针眼处皮肤。5、在接种疫苗前应保证孩子的健康饮食、休息,以免在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6、接种前要把孩子的慢性病史、惊厥史等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能否适宜接种。接种疫苗后出现反应怎么办这种情况往往是妈妈最担心的,其实对于接种后出现很轻微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一般不需要处理,只要注意让孩子适当休息、多饮开水、避免着凉、注意营养,1-2天后反应就会自然消失的;局部反应较重时,可用干净毛巾做热敷,每天4-5次,每次10-15分钟,可帮助消肿,减轻疼痛(但卡介苗的红肿处不能做热敷);对较重的全身反应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点药;如果反应特别重,如针眼处化脓,或高热持续不退,甚至有抽搐、昏迷等,应及时就医。文/小雪指导专家/上海市妇孺医院新生儿科主任 顾曰萍 本文由《母子健康》杂志社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2-1 20:06:02 | 只看该作者
[推荐]接种疫苗要注意  宝宝一出生,就要打各种疫苗以预防疾病。很多父母都不太了解,宝宝适合注射这种疫苗吗?注射疫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如果疫苗让宝宝有不良反应时应该怎么办?让我们听听专家的指导意见吧。  预防接种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一般接种反应,这是由于制品本身所引起的反应,有可能是局部反应,也有可能是全身反应。一般来说,由于生物制品引起的接种反应轻微,时间也比较短,大概在一到两天就会消失,对此父母不必太担心,也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另一种是异常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的原因跟个人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表现为晕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接种疫苗后全身感染等。过敏体质的宝宝容易发生异常反应,父母应该多加注意,在注射之前和医生说明。  在接种前、后要注意的事项  1、要向医生说明宝宝的健康状况,如果是早产儿或者营养不良,最好先不要接种,和医生商量后定时间注射。  2、给宝宝接种疫苗以后不要急着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三十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出现高热和其他不良反应,可以及时请医生诊治。  3、宝宝一出生,医生就会给你一本小册子,上面会详细写有宝宝应该注射的疫苗和注射时间,父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和时间进行接种,不要半途而废。如果因为粗心错过规定的注射时间,一定要向医生说明情况,另外约定时间注射。  4、接种以后,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5、宝宝接种以后,父母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反应,不要让他剧烈运动,如果宝宝有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一般一到两天会自动消失。但如果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很长,就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诊治。  什么情况下宝宝不能接种疫苗  1、患各种疾病的宝宝不宜接种,例如:感冒、腹泻、发热、空腹饥饿、呕吐等情况下,有的疫苗不能注射。  2、如果宝宝患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以及严重心脏病等疾病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很在可能会随不住接种所引起的反应,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3、患有皮肤病的宝宝也不能进行接种。  4、过敏体质的宝宝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该咨询医生以后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  5、如果你的宝宝不宜接种,但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被狗咬伤而必须接种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疫苗。  6、有争性传染病而未过检疫期的宝宝不宜接种疫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2-1 20:06:24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真需要那些疫苗吗?  给孩子实施免疫接种,现在已经被绝大多数家长接受并认可。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存在疑问,因为某些接种疫苗项目不是强制必须做的。多数父母心疼孩子要挨那么多针,心里会有“不接种行不行?”的疑问。那么,孩子真的需要那些疫苗吗?  乙型脑炎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在孩子12个月大时一次注射,2岁及7岁时各加强种1针。  我的孩子需要吗?  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主要侵犯大脑,又称大脑炎,一般为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患脑炎,但非常严重。可导致死亡或永久性脑损害。  有效吗?  在94%的临床病例中是有效的。  有副作用吗?  几乎没有。  乙型肝炎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对新生儿来讲,出生时注射一次,然后在1、 6个月或1、2、7个月时注射3 剂量,在婴儿时期漏掉接种的孩子也应该被免疫接种。  我的孩子需要吗?  乙型肝炎是一种能使肝脏发炎的病毒。而乙型肝炎疫苗能同时预防急性肝炎和所谓的乙型肝炎病毒的“长期携带”。乙型肝炎的长期携带者体内含有病毒,但却没有什么征兆。这些人将来更容易得肝功能障碍。大概1/4的该病毒携带者会在成年时期患上肝癌。  有效吗?  98%的乙型肝炎疫苗都是非常有效的。  有副作用吗?  1/100至1/15的使用者会出现疼痛和发热的症状。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在2个月的时候口服一剂量,然后在3个月、4个月和4年时强化注射剂量。  我的孩子需要吗?  脊髓灰质炎是由一种影响神经和消化系统的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还没有从世界上根除'而且由它引发的传染病能导致患者瘫痪'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致死。  有效吗?  无论是口服的还是注射的脊髓灰质炎疫苗都100%有效。  有副作用吗?  副作用几乎不存在,只有1/2500000的口服疫苗使用者发生瘫痪。  肺炎球菌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在2个月时一次注射'在4个月和6个月的时候强化注射剂量。对在婴儿期没有接种的孩子来讲'免疫接种被建议一直持续到2岁(在7个月至17个月的时候需注射2剂量'在18个月后只需1剂量)。  我的孩子需要吗?  肺炎球菌疫苗可抗侵袭性感染(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急性中耳炎,还可降低在鼻咽部的抗菌率。  肺炎球菌能引发耳部感染,肺炎,严重的感染和脑膜炎。在澳大利亚,曾经5岁左右的每1000个孩子中就有3个至少患一种肺炎球菌侵入而引发的疾病(严重的流血感染或者脑膜炎)。  有效吗?  在减少最严重的肺炎球菌引发的疾病(严重的感染和脑膜炎)方面,该疫苗在超过95%的场合下是有效的。另外它也能减少肺炎和耳部感染的发生率。  破伤风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在2到3个月时一次注射,在4个月,5个月各注射1次,4年和15~17年强化注射剂量。  我的孩子需要吗?  破伤风,也被称为牙关紧闭症,是由一种毒菌引发的。这种毒菌生长在土壤、灰尘和肥料里,然后通过皮肤上的伤口进入人体。接种该疫苗能保护皮肤上被感染的割伤口和擦伤口。  有效吗?  一次完整的注射接种能在几年内达到接近100%的保护作用。  有副作用吗?  几乎没有。  百日咳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在3个月时一次注射,在4个月、5个月、4年和15~17年强化注射剂量。  我的孩子需要吗?  百日咳是一种令人非常痛苦的、长期的、能在任何年龄发生的疾病'对婴儿来说特别的危险。在患百日咳的年龄小于6个月的200个婴儿中就会有1个死亡。  有效吗?  在进行标准的婴儿期接种后几年内,该疫苗在80%~90%的场合是有效的。  有副作用吗?  几乎没有。  白喉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在2到3个月的时候一剂量,然后在4个月、5个月各注射1针,4年和15~17年的时候强化注射剂量。  我的孩子需要吗?  白喉曾经在澳大利亚非常流行'每年杀死数以千计的人。它是一种影响上呼吸道和偶尔影响皮肤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白喉病菌的强大毒性能产生一种毒素'这种毒素能破坏心脏和神经组织。即使在最现代化的医疗条件下'1/15的患者仍会死亡。  有效吗?  白喉疫苗几乎100%有效。  有副作用吗?  白喉疫苗,也被称为DTP疫苗,是一种组合的疫苗,包括破伤风和百日咳。在大约1/10的婴儿中,DTP疫苗会引发局部的反应(注射点的红色和轻微的发热),严重的不良反应很少见。  麻疹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在婴儿8个月大时首次注射'然后在7岁时复种注射一次且比上次的剂量要大。  为什么要接种麻疹疫苗?  如果没有经过免疫,一年之内澳大利亚就会有10~15个孩子死于麻疹,而且麻疹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肺炎或脑膜炎。  有效吗?  有效程度非常高,在超过95%的临床病例中有效。  有副作用吗?  大约1/10的孩子会出现不适、局部发炎或者发热的症状。麻疹疫苗也被认为是孤独症增发的一个可能的原因。但是,一位就职于威斯敏斯特的一所儿童医院的儿童发展部的专攻孤独症的病理专家顾问,纳塔尔·西莱博士认为:麻疹与孤独症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他说:“医生们现在认为这种联系是巧合的,因为孤独症的症状慢慢会在那些看起来正常的孩子身上表现出来,而这个年龄正是麻疹疫苗接种的时候。”  水痘疫苗  什么年龄适用?  在孩子12个月大时注射一次,如果孩子或成人贻误了,在还没有出现水痘的情况下也都可以注射。  我的孩子需要吗?  水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非常普通的儿童疾病。在一般的健康孩子身上,它表现的并不明显,只能引发一些发痒的起泡的疹或者轻微发热。但是有时候它是非常严重的,每年数以百计的孩子会因此送入医院治疗。免疫力差的孩子患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有效吗?  在防治严重的水痘疾病方面这种疫苗将近100%有效,但是就算经过治疗,10~20%的孩子仍会有轻微的症状。  有副作用吗?  1/5的孩子有出现局部发炎或发热的症状,而3/100的孩子会出现红疹。很少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高烧,肺病如支气管炎、中耳炎等等)。过敏性反应的发生机率也比较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2-1 20:06:52 | 只看该作者
疫苗起效了吗? 孩子从出生后,就按部就班地打了各种疫苗。但怎么才能知道疫苗是否在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抗体,从而确实能够保护孩子呢?  作为父母,你们是否为疫苗的保护作用曾经产生过疑问或担心?首先,我们想告诉你的是,作为一项对人群的保护措施,只要你的孩子按时完成了计划免疫程序,你就不必为疫苗的保护率担心,因为它是由政府来控制和监测的。  谁在监测疫苗效果?  目前,疾病控制中心的一项常规工作是监测疫苗的成功率(即效果)。目的是检查疫苗在人群中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人群对一种疫苗的反应。  疫苗的成功率,需要一种科学的手段来评价。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选取一定的人群抽取血样,然后把血样拿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当抽样达到一定的量和比例后,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就可以监测出一个城市的疫苗成功率。这样一来,即使自己的孩子没有做检测,也可以知道所住城市的疫苗保护率。  体内抗体检测和常规的血样化验是不一样的,它的过程比较复杂,实验条件达不到对个人开放。但只要你的孩子按时接种,完成了免疫程序,就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个人没有必要主动做疫苗的效果检测,只是当疾病控制中心在做这项监测采血工作时,积极提供3-5毫升的血样就可以了,这不但可以帮助政府了解一种疫苗的保护率,也是个人对国家的义务。而且,在这种偶然被选中的条件下,还可以知道孩子在接种疫苗后的效果,对家庭也有益处。  疫苗能够保护多久?  疫苗的保护时间很难确定。有的疫苗可以明确地说保护10年,有的能达到三四年,但是从科学的角度说,过去的疾病免疫模式和现在的疫苗免疫模式,在免疫持久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过去是患病后得到终身免疫,比如小时得了一次麻疹,今后就不会再得。可是,疫苗的抗体在体内维持一段时间,会有个半衰期,逐渐减弱。以前传染病发病率较现在高,周围人群的发病,可以使个体体内的抗体水平不断加强,从而具有免疫力。但现在随着传染病发病率的降低,有些传染病已经很少发生,疫苗是否能达到终生免疫,在传染病学上还不能确定。主要是通过观察,得出一种疫苗能够保护多少年的结论。  有的疫苗在孩子很小时接种最后一针,就不会再打了,但它通过以后的自然感染,逐渐加强。比如很多人是乙脑病毒携带者,但并不会发病,当孩子接触了病毒携带者后,可能体内也会出现病毒,但并不足以发病。这种病毒对身体的反复刺激,就在反复加强抗体水平,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免疫程序是如何定的?  免疫程序的制定是通过许多年的监测得出的,它是政府为了保护人群,降低发病率所采取的有效手段,也是一种科学的防病方式,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而任意更改,也没有必要做额外的免疫。  甲乙肝疫苗需要检测吗?  对于传染病来说,常见的疫苗是甲肝和乙肝疫苗。如果准妈妈是“大三阳”或“小三阳”患者,她们的孩子在出生后不但要加强免疫,而且会受到重点监测。在1~2岁时要求查体内抗体水平,以排除母婴垂直传播的可能。  此外,每一个孩子在入托时都会查体内乙肝抗体水平。但有的孩子检查的结果是乙肝三项指标为阴性。对这样的结果,如果孩子是乙肝密切接触者,就按易感人群的剂量补种,如果孩子身边没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按一般人群的剂量补种。如果加强后仍然是阴性,密切接触者可根据需要适当补种,如果是一般人群,此时就不需再加强了。  接种甲肝疫苗后的抗体水平一般不需要检测,甲肝没有隐形感染的问题。凡是得过甲肝的人具有终身免疫性,就不会再得。如果没有得过甲肝,接种疫苗一般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保护率是经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得出的,接种者不必为此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5 00:54 , Processed in 0.07844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