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不逼不急,慢功夫调教好儿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29 09:0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提起县物价局吴沛华副局长和县审计局李速建书记夫妻俩,人们无不羡慕:他们不仅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还有一对如明星般耀眼的儿女——北京大学毕业的女儿吴焱,清华大学在读的儿子吴昊。人们在羡慕之余不禁要问,他们是如何教育出这么一对优秀儿女的呢?曾荣获“徐州市十大杰出母亲”的李速建总结说,她和丈夫的家教秘诀就是一个“慢”字。

  慢一点认字,给孩子快乐的童年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没有对孩子进行识字、数数为主的早期教育,而是让孩子听儿歌、猜谜语、背古诗、玩积木等,让孩子快快乐乐地玩,坚持不让孩子上学前认字。

  早期教育是非常必要性的,但教什么、怎么教,我有自己的一套。孩子小时候经常在蚂蚁窝前看蚂蚁,泥土地里看蚯蚓,青草丛里看昆虫……在太阳底下一蹲就是大半天。奶奶担心孩子晒坏了,不让孙子去。我阻止了孩子奶奶,说孩子在动脑子呢。

  儿子1岁时就喜欢拿着笔乱画,我觉得这可以锻炼想象力,就由他信手涂鸦,但要讲出画的意思。虽然从没找过老师辅导,儿子四年级时得了全国绘画比赛二等奖,还自编自绘了一套连环画《新武松打虎》,40多张图配上有趣的文字,对古典故事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儿子的绘画能力为他在清华大学做系学生会宣传部长提供了帮助,“非典”期间他创作的一组抗“非典”漫画在新华网发表,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慢一点出成绩,使孩子对学习有兴趣

  孩子上学了,我关注的不是孩子考了多少分,而是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着重抓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自主,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首先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按时作息,保证上课时精力充沛。再就是认真听课,我告诉孩子,看书1小时不如听老师讲授10分钟。三是必须独立完成作业,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想法弄懂。

  自觉,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是持久学习的动力。女儿学加减法时,我觉得多做题目看似效果显著,可是太枯燥,可能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于是,我们开展了一场“家庭快乐教学活动”。每天傍晚,我们带上孩子边逛街边进行加减法训练:我们已经走过了4根电线杆,前面还有3根,等我们走完,一共经过多少根电线杆?家里吃水饺,爷爷要吃20个,奶奶要吃15个,他们一共吃多少……

  我觉得,孩子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够了,多做只会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我很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给孩子的“额外负担”是每天一问,或是看图说话,或是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而且只让孩子口述,说不好我来补充,说得好立即表扬。这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好成绩只是早晚的事。

  慢一点享受,给孩子纯真的心灵

  我们对孩子从小就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给孩子讲革命烈士赵一曼的故事,讲自己上学时的团员义务劳动,教育孩子有劳动任务时要拣重活干,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也要干,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我们从不给姐弟俩买零食,吃饭不允许挑食,生活上不给孩子搞特殊化。因此,优越的家庭环境并没有使姐弟俩养成享受、娇气的坏毛病。儿子吴昊在徐州一中读高中时住校,我给他准备了3套内衣裤,儿子说:“班上大多数同学只有两套内衣裤,我也只要两套。”他从不去食堂的吃小灶,都是和同学们一起排长队吃大锅饭。女儿吴焱在校喜欢和家庭贫困、成绩差的孩子一起玩,与他们交朋友,她说:“这些同学比较自卑,如果没有朋友的话,他们就更不开心了。”对女儿的做法我总是鼓励和支持,并为孩子的善良和有责任感而高兴。

  慢一点成功,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儿子喜欢读军事、航空、舰船之类的课外书,寒暑假把大量时间用于画画、练字、刻章等兴趣爱好上,还热衷于参加辩论赛。对儿子的这些兴趣爱好,我们不仅不阻止,还加以鼓励和指导。姐弟俩一直担任班干部,这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也得到了我们的支持。

  女儿读大学时学业优秀,大四第一学期被选派到美国加州某大学交流学习。毕业前,女儿被北京大学保送硕博连读,但她却选择到一家外企就职。经过一番考虑后,我们尊重了女儿的选择,因为学业有成和事业成功最后都要由女儿自己决定。

  现在,就读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儿子吴昊,仍然坚持自己的高考第一志愿——学建筑,并在为报考清华建筑系研究生而努力,对此,我们也是悉听尊便。因为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成长空间,父母急不得,这是我们一贯的主张和做法。

  来源:家庭导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0-1 23:19:43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不错!!渴望多多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0-22 23:07:2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1-26 23:36:4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叫人受益匪浅啦。收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02:14 , Processed in 0.08555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