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2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将质量管理的工具应用到育儿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13 23:3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没人看,删了此帖由 yanyi 在 2005-11-26 00:02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9-14 09:06:34 | 只看该作者
<span>早知道<span>---就不会</span></span><span>很有意思</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9-14 11:45:13 | 只看该作者
  有创意。不知质管与育儿联系是否紧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9-14 12:17:56 | 只看该作者
哈,我也是搞质量管理的,可是从来没想过要将质量管理工具应用的育儿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9-14 15:00: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提供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9-15 12:55:48 | 只看该作者
<h1><span><font face="仿宋_GB2312">EFMEA</span><span>&mdash;</span></h1><h1><font face="仿宋_GB2312">教育的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span></span></h1>[关键词<span>]</span>:关键点控制 预知 风险顺序数 措施<span></span>引言: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封来自监狱的信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小各不相同苹果,。我一眼就看出中间的一个又大又红,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很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ldquo;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留给他人,不能总想着自己。&rdquo;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ldquo;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rdquo;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她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表扬我是一个好孩子,还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给了我。我说谎话,却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盗、抢劫,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有一天,我被送进监狱。<span></span> 人生会遇到许多岔路口,有的通往天堂,有的通向地狱,当人们面临这些岔路口时,人们的选择却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常人最想要的一种药可能就是&ldquo;后悔药&rdquo;了。但在关键问题上如果犯错误,可能就会遗憾终生的。那如何在<u>关键点</u>上减少犯错误的几率呢?我的经验是将现代质量管理的<span>FMEA</span>理论即&ldquo;潜在的实效模式及后果分析&rdquo;运用于孩子的教育。<span>FMEA</span>的理论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ldquo;早知道<span>---</span>就不会&rdquo;、&ldquo;我先<span>---</span>所以没有&rdquo;就是要提前<u>预知</u>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span></span>实施的关键之一是要提前进行,理想的情况是在怀孕之前就进行分析了,但由于实施的难度大,可以提前孩子发展一至半年进行。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是掌握在提前半年左右的时间的。最好是从<span>0</span>岁开始,如果孩子已经很大了,也不要失望因为教育本来就是终身的事情,后边还有好多关键期呢!比如:选择专业、婚恋、就业、跳槽。<span></span>实施的关键之二是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多看相关的书籍、杂志、教育网站,我参考的有:《父母必读》《赏识教育》、《关键期教育系列丛书》、摇篮网、儿童教育论坛等相关内容。只有在掌握相关的知识的前提之下才能掌握科学的方法。<span></span> 实施的具体方法如下:<span></span> 第一步:按照孩子成长的历程画出成长轨迹(流程图)并明确其中的关键点(即关键期)。例如:孕育&rarr;出生&rarr;会座&rarr;会爬行&rarr;会走&rarr;会说话&rarr;入托&rarr;入小学&rarr;入中学&hellip;&hellip;成长的流程图可以粗也可以细,但一定要包括各关键期,这方面的书籍可以参考殷红博的关键期教育系列丛书。<span></span> 第二步:就每一个关键点进行分析。这里采用量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如果认为此种方法复杂也可定性分析)下面以小女学习爬行为例进行讲解。(见附表一)<span></span><span>STEP1</span>:分析每一个关键点可能出现的问题、问题有多严重(<span>S</span>)?<span> </span><span>S---5</span>分:很重要<span>4</span>分:比较重要<span>3</span>分:一般<span>2</span>分:较不重要<span>1</span>分:很不重要<span></span><span>S</span>的评分原则是不要看现在,要看以后,一件现在很重要的事情十年以后也许不那么重要了。<span></span>孩子<span>8</span>个月<span>1</span>岁还不会爬行,有的家长认为无所谓,但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此时是孩子学习爬行的关键期,错过了以后他对爬行的兴趣就小了不想学习了,而许多上学后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都是应为婴儿期缺少爬行运动造成感觉统合失调造成的。<span></span>所以在附表中不会爬的<span>S</span>评为<span>4</span>分要引起家长的足够的认识。<span></span><span>STEP2</span>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span>O</span>)?能否发现问题(<span>D</span>)?<span></span>要尽量找出可能发生的所有原因,然后定量分析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出现问题后能否发现。这取决于家长经验和知识的多少。<span></span><span>O---5</span>分:很可能<span>4</span>分:比较可能<span>3</span>分:一般<span>2</span>分:较不可能<span>1</span>分:很不可能<span></span><span>D---5</span>分:很不易发现<span>4</span>分:较不易发现<span>3</span>分:一般<span>2</span>分:较易发现<span>1</span>分:很易发现<span></span><span>STEP3 </span>计算<u>风险顺序数</u>:<span>S</span>、<span>O</span>、<span>D</span>的乘积就是风险顺序数,这个数字的大小代表着风险的大小,应该决定我们投入精力的大小。高风险的应优先采取措施,投入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span></span>但无论怎样如果<span>S</span>的分数大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span></span>因此附表中的&ldquo;摔伤、碰伤&rdquo;应是最为关注的,可能一时的疏忽会造成孩子一生的残疾,应引起家长<span>100% </span>的关注。再有&ldquo;不会爬&rdquo;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ldquo;爬不好<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rdquo;</span>就不必担心,也不必采取措施,只要孩子一直愿意爬,就一定会学会的。<span></span>以此为依据,小女顺利通过爬行关,<span>8</span>个月的时候已经成了爬楼梯的能手,爬上爬下、四处游荡,乐此不疲,伤害事故<span>0</span>件。<span></span> 只有预知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在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个关键点上最大限度的减少失误,少走弯路、错路,引领其顺利通过人生的每一个岔路口。<span></span><span></span>附表: <span>EFMEA---</span>教育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用表<span></span><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72" border="1"><tr><td width="84">关键点<span></span></td><td width="60">可能发生的问题<span></span></td><td width="60">后果<span></span></td><td width="48"><span>S</span></td><td width="169">原因<span></span></td><td width="35"><span>O</span></td><td width="25"><span>D</span></td><td width="47">风险顺序数<span></span></td><td width="144">措施<span></span></td></tr><tr><td width="84" rowspan="7">会爬行<span></span></td><td width="60" rowspan="5">不会爬<span></span></td><td width="60" rowspan="5">感觉统合失调<span></span>未来学习障碍<span></span></td><td width="48" rowspan="5"><span>4</span></td><td width="169">怕摔伤总抱着<span></span></td><td width="35"><span>2</span></td><td width="25"><span>1</span></td><td width="47"><span>8</span></td><td width="144">放在地上爬<span></span></td></tr><tr><td width="169">老人不重视<span></span></td><td width="35"><span>3</span></td><td width="25"><span>1</span></td><td width="47"><span>12</span></td><td width="144">与老人沟通,讲解重要性<span></span></td></tr><tr><td width="169">练习少<span></span></td><td width="35"><span>3</span></td><td width="25"><span>1</span></td><td width="47"><span>12</span></td><td width="144">经常练习<span></span></td></tr><tr><td width="169">过早使用学步车<span></span></td><td width="35"><span>3</span></td><td width="25"><span>1</span></td><td width="47"><span>12</span></td><td width="144">不使用学步车<span></span></td></tr><tr><td width="169">缺乏指导<span></span></td><td width="35"><span>4</span></td><td width="25"><span>1</span></td><td width="47"><span>16</span></td><td width="144">请专业的人员指导<span></span></td></tr><tr><td width="60">爬不好(横爬、倒爬)<span></span></td><td width="60">晚些学会爬行<span></span></td><td width="48"><span>1</span></td><td width="169">儿童行为发展的规律<span></span></td><td width="35"><span>3</span></td><td width="25"><span>1</span></td><td width="47"><span>3</span></td><td width="144">&mdash;&mdash;<span></span></td></tr><tr><td width="60">摔伤、碰伤<span></span></td><td width="60">身体受到伤害<span></span></td><td width="48"><span>4</span></td><td width="169">从高处跌落、周围有危险物品<span></span></td><td width="35"><span>3</span></td><td width="25"><span>4</span></td><td width="47"><span>48</span></td><td width="144">放在地上爬、清除孩子能碰到的所有危险物品<span></span></td></tr></table><span></span>参考文献:<span></span><span>[FMEA-</span>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span>] ---IATF</span><span>[</span>关键期教育<span>]</span>系列 殷红博<span></span><span>[</span>是谁杀了我<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mdash;</span>影响孩子一生的一件小事<span>]</span><span> </span>吴苾雯  闫怡 2005年5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9-15 13:03:05 | 只看该作者
替你贴出来,一目了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9-17 12:56:5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不是产品,如果将学校变成工厂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家庭也不是车间,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04:19 , Processed in 0.07959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