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0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都市贝贝健康扫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8 12:3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主持的"中国十城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哈尔滨、石家庄、济南、郑州、武汉和西安展开。以大量的数据和科学的分析,从监护人状况、辅食添加、无机营养素的摄入到城市婴幼儿的一般健康现状,对我国城市0~6岁儿童健康的整体水平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得出了权威性的结论。调查报告对婴幼儿喂养和健康方面存在问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性解决方案,能对我国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
  
  婴幼儿时期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时期。他们最需要的是:营养、知识和爱。儿童早期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人后的生命质量和营养状况。如果儿童早期营养摄取不足,成人后就容易由此引发相关的疾病,这种"隐性"的伤害可能危及他们的一生。
  父母 不放弃照料孩子的责任
  在调查的8000多个样本中,3户家庭比例最高,达66%;按0至6岁儿童数量划分,现有1个儿童的家庭比例高达95%,这反映了当前大城市家庭结构是以核心家庭为主。由父母直接负责儿童起居、饮食的比例占所调查人数的72.5%;由他人帮助,但仍由父母负责的占15.4%,两项合计高达87.9%。这说明,我国城市儿童监护人的变化正朝着更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对儿童的照料已由传统的以祖父母为主,转变为以父母为主。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比以前有所提高,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为40%,高中文化程度的为35%,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占2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仅占4%,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口中。
  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父母中一方放弃工作专职在家照顾孩子的比例竟高达18%。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高,父母中"无职业人员"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在4~6岁儿童的监护人中,该项比例为12%。这可能与本次调查局限于照顾0至6岁儿童这一特殊人群有关,一定比例的全职父母的出现,对婴幼儿早期身体的健康成长和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是十分有利的。
  此外,监护人的家庭经济月收入在1001元至3000元的占到60%,说明城市中大部分家庭的收入已可以满足婴幼儿营养需要的支出,能够为儿童健康提供基本的保证。
  辅食摄入未当时
  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的"峰值"时间是4至5个月(占28%),这与科学喂养所倡导的时间一致。但调查表明,早于4个月(占37%)晚于5个月(占35%)开始添加辅食的儿童仍占相当大比例。
  我国大城市中辅食添加时间基本合理的婴儿不到一半,多半婴儿过早或过晚添加辅食,这不利于婴儿的营养摄取和健康成长。因为,婴儿的各种消化吸收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辅助食品添加得过早或过晚,或者食品形态过渡不良都将会对婴儿今后的营养健康状况造成伤害。
  调查表明,在8个月内仍未给婴儿添加豆制品、肉类、鱼类、蔬菜、水果和鸡蛋的比例分别为:57.9%、45.8%、42.6%、30.1%、22.9%和13.2%。"这说明在婴儿辅食添加关键期内,监护人向婴儿提供的膳食结构还不是十分合理,蛋白质和无机营养素的摄取量明显不足,这就是我国婴幼儿生长发育在4~6个月明显滞后国外同龄孩子的关键原因。"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赵顺义说。
  辅食添加的种类,排在前三位的是鸡蛋、米粉和水果,排在后三位的是营养品(如补铁、锌等保健品)、瓶装食品和鲜奶。按添加比例高低排列,出现峰值的月份集中在两个时间段,在4个月时,添加鸡蛋、米粉、配方奶粉的比例达到峰值,而添加水果、米糊/粥、面条、鱼、肉等辅食比例的峰值时间出现在6个月。调查发现,辅食添加的时间与监护人文化程度有关,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增高,及时添加辅食的比例上升。而在购买婴儿辅食时,86%和62%的家长考虑的因素是质量和品牌,仅有28%和8%的人考虑的是价格和产地。家长主要从亲戚、朋友、同事和电视那里获得辅食添加信息,而从医院和医生那里获得辅食添加信息的只占第三位。
  赵顺义呼吁,合理、及时的辅食添加对儿童形体成长及心理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政府应该大力宣传、普及和加强适时添加婴儿辅食方面的知识,从正规渠道帮助监护人优化婴儿的膳食结构,同时制定、完善婴幼儿食品的法律、法规,使监护人能买到安全可靠,质优价廉的婴幼儿食品。
  富裕家庭孩子不健康
  我国城市中6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趋好,接近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但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这主要体现在绝大多数儿童的三大基本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能得到保证,但无机营养素的补充普遍不足,特别是钙、铁、锌的缺乏。此次对10城市3618名0~6岁儿童头发样本做了五种无机营养素检测。结果显示,城市婴幼儿无机营养素摄入符合标准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镁(97.7%)铜(97%)、钙(94%)、铁(83%)、锌(61%)。五种无机营养素中达标最好项是镁,最差项是锌。城市婴幼儿五项无机营养素达标比例为47%,4项达标比例为39%,合计86%。
  其中,分年龄组比较可以发现,在5项达标上比例最高的是0~6个月年龄段,最低的为1~3岁年龄段。从整体上看,5项达标超过50%的只有0~6个月年龄段婴幼儿。如果按食品月支出划分,食品月支出低于300元的婴幼儿5项达标比例高于食品月支出300元以上的婴幼儿。按家庭月收入划分,在5项达标上,只有月收入低于1000元家庭的婴幼儿比例超过了50%。5项达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低于1000元、1001-3000元、3000元以上家庭的婴幼儿。这一现象耐人寻味,我们不能排除高收入的家庭由于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较多的选择超市速食或快餐食品而忽略了合理的膳食平衡的可能;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缺乏营养膳食方面的知识,盲目听信广告宣传,认为贵的食品就是营养好的食品,缺乏鉴别力。
  0至6岁儿童营养状况存在差异,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0.6%,严重营养不良患病率为5.36%,儿童生长迟缓患病率为3.83%。此外,调查还发现有5.95%的儿童超重,3.83%的儿童肥胖。南方儿童患营养不良与生长迟缓患病率明显高于北方儿童。南方儿童生长迟缓患病率为5.05%,北方儿童生长迟缓患病率仅为2.52%。南方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1.85%,而北方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9.3%。调查分析表明,3至4岁儿童最容易发生营养健康问题。在调查中,3至4岁儿童的生长迟缓患病率为11.74%至13.22%,3岁儿童营养不良率为20.19%至26.44%。
  在这10年间,我国儿童与以往的同龄人相比又"长高""长胖"了不少。18个月至20个月、4岁、4.5岁、5.5岁等年龄组男童的身高都比1995年的数据资料高出2厘米以上,其中的4.5岁年龄组的男童平均身高达到了110.2厘米,比1995年的数据高出了3.1厘米。各年龄组女童的身高都大于1995年的资料。其中,女童身高一般比1995年高出1厘米左右,差距最大的是5岁组女童,身高平均达到112.7厘米,比10年前的高出2.7厘米。在体重方面,无论是男童,还是女童,各个年龄组的孩子都比10年前有所增长。其中,1岁以前的孩子平均比10年前"重"了0.5公斤左右,1岁至6岁的孩子平均比10年前"胖"了1.5公斤左右。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家长对"什么是营养适中"还缺乏正确的认识,说明还需要广泛开展儿童健康方面的相关教育。监护人或托幼机构应注意婴儿辅食添加的时机和改善膳食结构,包括向婴幼儿提供经过强化了的含有微量营养素的食品;对于微量营养素高度缺乏的孩子,要向医生求助治疗办法,以解决婴幼儿微量营养素的缺乏问题。此帖由 风留人 在 2005-08-08 12:34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8-9 19:03:5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5 08:20 , Processed in 0.07698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