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2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孩子听什么故事长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3 12:2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来源: <span>薛涌</span>儿在美国出生,自幼上幼儿园、讲英语、听美国孩子的故事。如今3岁了。我们作父母的,总希望她能够保持中文,学一点中国文化的东西。于是,请国内的亲友寄来许多中文的儿童读物,什么《西游记》呀,《哪吒闹海》呀,等等,等等,都是些传统故事,应是很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了。孩子看惯了英文的读物,一见这些风格不同的中文书,更是新鲜得不得了,一天到晚缠著妈妈,&ldquo;讲书!讲书!&rdquo;闹个不停。 然而真给她讲起来,却发现根本讲不下去。比如上来先看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先是见白骨精变成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孙悟空上来不由分说,一棍子打死。女儿从小读英文的儿童读物长大,哪里见过这场面,忙问妈妈:&ldquo;他为什么打小姐姐呀?小姐姐怎么啦?&rdquo;她一边说,小手还一边指著被打死在地上的&ldquo;小姐姐&rdquo;。一会儿,白骨精又变成一个找女儿来的老奶奶,孙悟空立即又一棍子将她打死。女儿又问:&ldquo;他怎么打老奶奶呀?&rdquo;下面几页,白骨精变成了个和蔼可亲的&ldquo;老爷爷&rdquo;,结局当然还是死于金箍棒下,女儿还是要大惑不解地问,大人还是要满头大汗地给她解释。但不管你怎么解释,你无法向她说明为什么可以打人,为什么要使用暴力。 再看看其他的故事,什么《东郭先生与狼》呀,什么《农夫与蛇》呀,所宣扬的价值,无非是如何警惕他人,如何不能心慈手软。曹操当年&ldquo;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rdquo;残酷名言,令世人不寒而栗。但是我们的文化从小对孩子灌输的,是否也是类似的价值呢? 对于儿童而言,美国是个很危险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比中国还危险。但是人家从小教育孩子,重点还是教孩子如何信任别人,如何尊重别人,如何珍惜生命。而我们的读物里面,总是教育孩子如何不去相信别人:一个可爱的女孩,一个善良的老奶奶,一个和蔼的老爷爷,都不可信,都可能是妖怪,最后无不用杀、杀、杀来主持正义。对这样长大的孩子,你还指望能教育他们&ldquo;诚信&rdquo;么? 记得&ldquo;史学之父&rdquo;希罗多得在他记述希波战争的《历史》中,谈及波斯的专制君王在征讨希腊城邦联盟前讲的一段话:&ldquo;那些希腊人非常愚蠢。他们跑到市场上,一起发誓说&lsquo;我们彼此信任&rsquo;,然后就做起生意来,对这样一句空话还挺当真!&rdquo;他所指的,主要是雅典这样的民主城邦中的事情。在他看来,这些人头脑简单,轻信他人,不如他老谋深算,很容易征服。谁知最后他那数倍于人的远征军被小小的希腊城邦联盟彻底毁灭。 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从小对孩子灌输的,还是&ldquo;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rdquo;的信条。&ldquo;三打白骨精&rdquo;也好,&ldquo;农夫与蛇&rdquo;也好,&ldquo;东郭先生&rdquo;也好,都是这一哲学在儿童教育中的贯彻落实。象唐僧这样心地善良、爱把人往好处想的人,不仅成不了人们模仿的榜样,反而是个迂腐、昏庸的笑料。 当然,不管&ldquo;三打白骨精&rdquo;的故事多么暴力,这暴力后面总还有一套道理。毕竟我们的社会还不那么安全。《哪吒闹海》就更出圈儿了。小哪吒刚刚生下来不久,形象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跑到海里玩耍,搅得海水不静,东海龙王派自己的两个儿子来看个究竟。谁知见了哪吒话不投机,哪吒一下子把他们全打死了,而他的样子还是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就象女儿幼儿园了的小朋友一样。看到这里,我恨不得把女儿的眼睛给捂上。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互相之间为了个玩具常常冲突,老师总是借机教育他们,要分享你们的东西,要争得对方的同意,要通过谈话解决纠纷,不能容许有一点暴力。而我们的书,对这种无缘无故的暴力行为不是谴责,反而为之叫好:看小哪吒多有本事! 记得小时候带我长大的保姆,是一个从农村来的文盲,但她总是说&ldquo;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一说《西游》)&rdquo;。如今,《三国演义》也好,《西游记》也好,《水浒传》也好,都成了我们的文化遗产。可是你看看这些书里,&ldquo;英雄&rdquo;杀起人来,常常没有个是非。李逵要是&ldquo;杀起性来&rdquo;,那基本上是见人就砍,读者看了跟著说&ldquo;痛快&rdquo;!你也见不到作者对开人肉包子店的孙二娘有什么道义上的谴责。 难道我们还要坐视我们的孩子读这些东西长大吗?难道我们不该想想我们给孩子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吗?难道我们不该对我们的文化有所反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9-6 17:41:01 | 只看该作者
深有体会,小孩应看点美好的东西陶冶情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9-6 19:03:52 | 只看该作者
幼儿园老师也曾说过,少让孩子看《葫芦兄弟》一类充满暴力的书,但像哪吒等少儿频道也在放,想不让孩子看也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9-6 19:28:45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03:34 , Processed in 0.07527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